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62)
子骏问他:“此话怎解?”
王燮说:“前日我去岑观处找他,听他说孔寅已去找祝山长,说科举举行在即,学生不宜出外时间太长。说我们行医是假,游玩是真。”
韩玉懊恼道:“孔寅怎恁的多管闲事。我们一年到头憋在书院里都要憋出鸟来,好不容易能出去活动活动,又被他搅黄。真是可恶!”
其他几个学生也是抱怨连连。王燮叹气道:“总之你们不要想得太好了,放低期待才是正理。”
大家咕哝一番,渐渐都不说话了。
霖铃听到这里,心里也为这些男孩感到可惜。她默默地在门外站一会,然后转身回家去了。
**
第二天她上午无事,去洗心斋找岑观聊天。谁知一进去却看见柳慈和祝山长正在说话。
她听见祝山长对柳慈说:“柳老,你说的我当然知道,但是孝仁也同我说了,他们一去十天半个月,功课都要拉下了。如果是往年也就罢了,今年是应举的关键时期,绝不能让其他事妨碍他们学习。柳老你看行医一事今年能否取消?”
霖铃心中一动,立刻留心听柳慈怎么说。
柳慈道:“祝山长,出外行医乃是医者本分。我若是不开这堂课便罢了,既然开了,就一定要让学生们做此事。”
祝山长皱眉不语。柳慈又道:“至于妨碍应举,恕在下不能赞同。难道少读七八天书,他们应举结果便会迥然不同?他们日日闷在书院里,血气不通反而影响发挥,不若带他们出去走走,行医之余还能舒筋活血,通畅心智,反而对他们考场发挥有利也说不定。”
祝山长想要打断:“但是...”
“祝山长,”他身后忽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嗓音。祝山长转头一看,原来是霖铃。
霖铃说:“柳老说的有理。据我所知,学生们都对这次外出行医非常期待呢。若是毁了他们期待,反而叫他们士气低落,说不定还会产生厌学心理。”
她顿了顿,见祝山长皱眉思索,又继续道:“至于祝山长您说的耽搁功课一事,不若这样,这次我和他们同去,一路上抽空给他们上课,这样便念书行医两不误了。”
祝山长又想了一会,终于叹口气说:“既然你们如此坚持,那就好吧。”
“不过,”他见霖铃喜形于色,又说道:“此次行医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最多十日必须回书院。”
柳慈立刻应道:“此次行医长则十日,短则一周,请祝山长放心。”
祝山长点头道:“那你们早去早回吧。”
霖铃走出洗心斋时,整个人都是飘的。柳老见她这么高兴,有些好奇地问她:“李先生,你与我们同去行医,不嫌烦累么?”
霖龙立刻摆手:“不嫌!不嫌!
柳老抚须笑道:“难得有李先生这么开明的先生。往年孔先生斋舍的学生想去,被他狠狠骂了好几天呢。”
霖铃一听,嗯可以想像,孔寅这种老古董肯定不赞成学生出去乱耍,呵呵。
她与柳慈分别后,走到闻雀斋门口。学生们都安安静静坐在位子上等她上课。
她走到讲桌边拿起书本,正要开讲时,忽然又把书放下了。
坐在下面的子骏微微一愣。
霖铃笑着对大家说:“讲课前,我先告诉大家两个好消息。”
没人说话,但眼神已经暴露了学生们的好奇。霖铃嘴唇一抿,笑着道:“祝山长已经答应让大家去行医了。”
此言一出,底下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但是碍于霖铃的面子没有大声喧哗。霖铃笑一笑,又对大家说:“第二个好消息是,我也会与大家同去!”
这下学生们终于忍不住了,大家发出一阵欢呼,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霖铃看学生们这么高兴,心里也挺开心。不过课还是要上的,她用戒尺拍一下桌子道:“别吵啦,先上课。”
大家马上安静下来。她把课上完,又对学生们说道:“好啦,今天课就讲到这里。各位今天回去早点把行李整好,明天一早我们在书院门口集合,一起出发!”
大家齐声应是,然后欢欢喜喜地结伴出去。子骏走在众人后面,霖铃要走出斋舍时,看见他站在门口等自己,眼睛里亮晶晶的都是喜悦的神色。
霖铃心神一荡,走过去问他:“子骏有事吗?”
子骏摇头说:“无事。”
霖铃看他一直在笑,忍不住问他:“你笑什么?”
子骏道:“我没笑啊。”原来他一直意识不到自己在笑。
霖铃看他这副傻兮兮的样子,越发觉得可爱。她对子骏说:“你早点回去让常安帮你把行李整备好,别明天一大早临时抱佛脚来不及。”
子骏乖乖道:“是。”
两人边走路边聊天,子骏问霖铃:“先生,你为什么这次与我们同去行医?”
霖铃想了想,应付祝山长,给学生上课当然是一个理由。但还有一个私下的理由她没说出口,就是她也担心这些学生出外不安全,柳慈年纪大了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所以跟他们一起去。
更何况,她也想陪这些学生一起出游,尤其是子骏,咳咳...
不过这些不能全告诉子骏。她只说:“我是你们教习,陪你们行医也是应该的,你们难道不希望我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