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177)
她后半句话没说出来——就算留得一时,难道还能留一世么!
庹太君沉默不语地对她摆手,示意霖铃出去。霖铃也知道庹太君现在不想被打扰,行个礼便出去了。
霖铃走后,庹太君一个人留在屋里。她从床上站起来,慢慢走到桌边坐下,望着蜡烛的光晕发呆。
不得不说霖铃刚才那段话杀伤力实在太强,以至于过去很久,依然一字一句盘恒在庹太君的心头。
这些年来,虽然她一直很想念姚松,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当日的决定。
直到此刻,听了霖铃的话,她心里忽然产生了强烈的震动。
生平第一次她问自己,当年她的做法是否值得?
如果她跟随邻居落草,也许会漂泊半世,名声尽毁,但起码孩子会一直在她身边。
而像今天这样,用孩子换来一个看似幸福的生活,却又一辈子生活在痛苦和牵挂之中。
这种牵挂尤其在这两天和姚松的相处中达到了顶峰。对方说得对,原本自己可以拥有一个这么好的儿子,现在却只能眼睁睁听他喊别人娘。这种痛苦,简直是人世间最大的惩罚!
想到这里,她眼前又浮现出这十几年来自己受过的煎熬。送走孩子时他撕心裂肺的哭喊,送走后自己的辗转反侧,以至于窗外有一点风声雨声都会想起他...
因为他,自己的一头乌发在十年里变成一堆白雪。
因为他,每次走在路上看到别人家孩子,心里都会有哭泣的冲动。
因为他,自己富贵后就急不可耐地领养孤儿,只为补偿当年对儿子的亏欠...
这种伤痛,无法对外人道,因为除了亲身经历,别人根本就无法理解。
庹太君颤颤巍巍地闭上眼睛,任泪水再一次打湿自己的衣衫。
第90章 慈母手中线
从庹太君处回来,霖铃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天空才刚微微亮。她梳好头到村里去吃早饭。
庹太君家当然也供应早饭。但是霖铃喜欢早上到外面走一走,锻炼一下身体顺便解决早饭。
石榴村是个很美丽很安逸的小镇。清晨时分,空气里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有些早起的村民已经挑着担子在市集上卖菜吆喝,街边的食肆在陆续卸门板开门。
这样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很难让霖铃把眼前的这个地方和昨晚庹太君说的哀鸿遍野,到处杀婴儿的人间地狱联系起来。
不过霖铃知道,庹太君说的极有可能是真的。人性在太平时节有多么善良,在极端情况下就有多么恶劣,何时何地都是这样。
她选了一家店面干净的早点铺子吃了一碗豆腐花,再偷偷从衣服里拿出干粮啃几口。
其实她的动作早被店老板发现了,不过对方只是笑笑,并不来阻止霖铃。
吃完早饭,霖铃继续在镇上闲逛。走到一座桥边时,她看见有不少村民在桥墩下摆地铺卖各种东西。而在一个老奶奶的地铺旁边,赫然站着一个身着青衣,玉树临风的背影。
“子骏,”霖铃走过去在他肩膀上拍一下:“你买什么呢?”
子骏回头看见霖铃,立刻笑着说:“先生你也来了?我买一些梅干菜回去。”
霖铃往老奶奶的地铺一看,果然摆着不少梅干菜,黑乎乎湿漉漉的看起来挺新鲜。
霖铃跟风道:“那我也买一些。”说完就准备掏钱。
子骏连忙说:“先生,要不我一起付了方便。”说完也不等霖铃回答,就把钱给了那个老奶奶。
老奶奶一看钱就说道:“这个钱找不出,小哥等一会,容我问问其他人。”
子骏淡淡一笑说:“大娘不用找了,留着买双新鞋子吧。”
霖铃被子骏一说才发现,这老奶奶穿着一双很旧的布鞋,鞋面都已经破了,两只黑乎乎的脚趾从里面露出来。
老奶奶连忙千恩万谢,又打量着子骏叨叨:“好骏的小哥,就像画上的神仙一样。不知小哥从哪里来,今年几岁了?”
子骏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是明州书院的学生,今年十九岁。”
老奶奶立刻脸上堆满笑容说:“小哥儿家里缺丫鬟通房不?我有个孙女长得极是俊俏,干活儿又麻利,和小哥儿甚是相配。”
子骏有点哭笑不得,赶紧支吾几句就跑路了。
霖铃在旁边看得想笑。子骏就像一只行走的金元宝,谁都想争一争抢一抢,偏偏他自己毫无知觉。
她和子骏在村里逛了一圈回到庹府。一回去柳慈就说:“端叔,庹太君刚派人来说,她给我们设了一场临别宴,邀请我们午时过去。”
霖铃心中一动:临别宴?这是不是说明庹太君肯放他们走了?她改变主意,是不是和昨天晚上那一场对话有关?
霖铃心中有很多疑问。不过有一点她是确定的:庹太君设宴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姚松。
她叹口气,转身对子骏说:“通知大伙早些准备,中午一起去赴宴。”
**
午时一到,霖铃和柳慈带着学生们到牡丹堂赴宴。庹必和庹念已经带领一群丫鬟家丁们铺下满满一桌酒席,请霖铃等人落座。
众人坐下不久,庹太君就来了。她又换回了第一次见面的装束,头发上没有簪花,眼圈泛青,看上去有些憔悴。
大家连忙站起来行礼。庹太君对众人笑笑说:“各位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