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216)
霖铃淡淡地说:“我回清河书院。”
子骏立刻说:“我也去。”
霖铃看他一眼。子骏的眼睛湿漉漉的,眼神就像动物那般干净真诚。
她心里更加烦躁,甩下一句“你好好陪陪石娘子吧”就走了。
子骏愣住了。他本能地觉得先生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只好带着常安匆匆地追上去。
**
霖铃等人回到清河书院时,只见学生们都在嘻嘻哈哈地打闹,气氛非常活跃。
王燮,韩玉和朱勉三个活宝还上演了一场好戏,扮演那天马羌,石棠从头而降救公堂的名场面。
朱勉演的是苟县令,这小子披着个床单,一看到王燮韩玉演的石马二人就吓得屁滚尿流跪在地上求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霖铃看见他们的表演有点哭笑不得,对他们说:“你们行李收好没,明天一大早咱们就走了。”
王燮笑道:“现在才下午急什么,而且明天走不走得了还两说呢。”
霖铃又好气又好笑,奖励他一个响榧子道:“闭上你的乌鸦嘴。”
这时雷捕头也从外面进来了。雷捕头这次也算帮了大忙,所以大家看见他来都热热闹闹地迎上去。
常安看见雷捕头进来,也走过去跪下道:“雷捕头,小人向你投案,任你处置。”
雷枫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着拉起常安道:“常安兄弟!案子都结了,还投什么案。”
常安道:“上次我冒犯了雷捕头,请雷捕头责罚。”
雷捕头笑道:“嗐常安兄弟,咱们学武之人,哪能没有一些磕磕绊绊的,哪里称得上冒犯二字!常安兄弟小小年纪刀马便如此精熟,端的是了不起!”
常安也笑着说:“那是雷大哥手下留情,不然我怎能活到今日。”
雷枫心里一动。他对常安有点英雄惜英雄,又看他说话这么乖觉,心里难免起了结交之心。
更何况常安虽然身份不高,但却是马家的家奴。而且雷枫见子骏很信任常安,搭上常安就是搭上马家。
想到这里,他舔着脸笑道:“常安兄弟,不瞒你说,哥哥我对你的功夫确实喜爱的紧。若是你不嫌弃,我想与你撮土焚香,结为兄弟,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知你意下如何?”
常安一下子呆住了。
他从小是孤儿,除了子骏外身边没有亲人。平时做梦时他也常常幻想自己有个兄弟姐妹会是什么样。如今真的有人提出要和他结拜,他如何不欣喜如狂?
他想也不想,立刻对雷枫下拜道:“雷大...”
“诶等一下等一下,”雷枫连忙拉住他,又对身边一个捕头说:“去把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叫来。”
那人应一声就去了。没多久,四个高矮胖瘦不一的男人走进书院,一进来就大大咧咧地喊道:“大哥,谁要与我们结拜?”
原来雷捕头平时在县衙里有四个把兄弟,上次那个放霖铃进监狱探监的六郎也是其中之一。
他们听雷捕头一说,各自都欢喜得不得了。雷捕头又让人买了些结拜要用的香炉,鸡之类的东西。
大家把香案摆在书院里,一起跪下说了些同生共死之类的誓言,然后歃血为盟。
常安论年纪最小,排行老五。他念完誓词,又跪下一一拜见了四位哥哥。
仪式结束后,几个人围着常安问个不停。尤其是六郎,他平时在几个兄弟里是老幺,现在竟然翻身做了哥哥。而且自己兄弟是在两浙转运使府上做事的,说出去简直可以吹一辈子牛。
常安和那几个人结拜时,子骏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围观。
其实他心里对这些头巾气的东西没什么感觉,不过他看常安高兴,也就由着他去了。
**
第二天裘四的案子复审升厅。裘四当场认罪,被判处问斩,在邬家村闹市区行刑,并让村民观看,以敬效尤。
在苟县令宣布这个判决时,霖铃和学生们却已经启程了。雷捕头因为案子不能来送他们,就派了六郎和常安的三哥过来送他。
两个人和常安虽然刚结拜,但对常安都依依不舍的,还给常安塞了一大堆村里的土特产,还有他们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一类的东西。
常安一直推说不要,它们也不听,一直塞到常安的包装不下为止。
子骏见他们兄弟情深,就笑着说:“你们有空来我府上坐坐,我让常安招待你们。”
六郎几个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了。他们平时连苟知县的家都没去过,现在可以去兵部侍郎的家里做客,简直像做梦一样。
几个人连忙点头哈腰地谢恩。子骏微微一笑,也不跟他们说话了。
除了六郎,白五嫂和顾烛山夫妇也来送他们。两人陪着霖铃走到村口,然后作揖而别。
霖铃对顾烛山笑道:“顾兄,有空来碧螺山找我和祝山长玩,我们两家书院的生员也可走动走动。”
顾烛山看一眼妻子,对霖铃说:“五姐儿的身子还没完全康复。待她痊愈了,我带她出来散散心。”
霖铃没想到随便一句话也能吃到狗粮,心里有点感慨,又有点小嫉妒。
大家又寒暄几句后,霖铃带着众位生员对顾山长等人行礼告别。顾烛山和白五嫂也还礼,一边说道:“柳老李兄一路保重!”
“保重!”
别了邬家村!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霖铃走了几十步又回头看看,只见顾烛山和白五嫂还在原地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