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218)
子骏点点头,想了想又说:“她若是给你看那些女子的生辰八字,你先拿来让我看看。”
王燮哭笑不得地说:“你又不是先生的爹娘,为何要你先过目?”
子骏烦躁道:“这你就不用管了。你去把待嫁娘子的生辰八字收集好便完了。”
王燮应下这事后,当天就回家说给王老爹听。王老爹听了也很高兴,又带他去见那个姨妈。
三个人凑在一起把姨妈手头的“存货”盘点一遍,删去一些特别不合适的,剩下的生辰八字和基本家境都誊写在一张纸上。
王姨妈还特别贴心地在每个女子的八字后面添上一句话,介绍她们每个人的优点。比如有的女子擅长做女红,有的身材高挑,有的性子娴静等等。
王燮拿到这份名单后,第一时间返回书院交给子骏。
子骏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然后提起笔划掉了其中两个名字。
王燮奇怪道:“这两个人怎么了?”
子骏淡淡地说:“年纪略大了些。”
王燮哭笑不得地说:“你怎知道先生喜欢什么样的人?万一他就喜欢年纪大的呢?”
子骏想想也有道理,又把这两个人加了回去。
他又仔仔细细地誊写一遍,把几个特点为“为人贤惠”的女子放在最前面。
王燮在旁边取笑道:“子骏,莫不是你看上了这几个女子,偏要把她们排在前面?”
子骏懒得理他,只说:“你别蝎蝎螫螫的。快跟我去鹅毛斋。”
王燮奇道:“为什么你给先生做媒,偏要拉上我?”
子骏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不敢一个人去,只能嘴硬说:“既是你找的人选,万一先生看中哪个问起来,我如何回答得出。”
王燮心里好笑。他也看出来子骏是在嘴硬,但也不想戳穿他,就说:“走吧,我陪你走一遭。”
两个人走到鹅毛斋门口推门进去。霖铃正在看书,见这两人鬼促促地走进来,奇怪道:“你们干什么?”
子骏想要开口,又不知道怎么说,只能推王燮。
王燮只好站出来背锅。他对霖铃道:“先生,是这样。我有一个姨妈,平日里专给人保媒拉纤。她手里结成的姻缘没有千件也有百件。
她近日受托好几户女家,想要找个青年才俊行婚嫁之事,多方打听下打听到先生一表人材,相貌堂堂...”
子骏在旁边咳嗽一声,王燮忍住笑说:“总之姨妈托我把几个女方的庚帖交与先生,请先生看看有没有中意的。若有中意,她可安排后续的相亲事宜。”
他说完,子骏赶紧把那张誊写的女方庚帖纸递给霖铃,小心翼翼地说:“这是女方的庚帖,我替先生抄好了。”
霖铃简直哭笑不得。这两大哥在搞什么!想撮合自己当Lala?
而且她对子骏也有点生气,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不开心。
她把庚帖往桌上一放,对子骏和王燮斥道:“你们不好好复习,整日都想些什么!”
子骏和王燮都愣住了。霖铃控制不住情绪,有些生气地说:“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会解决,不用你们替我操心!你们只要平时好好念书,不要到处闯祸我就谢天谢地了!”
子骏和王燮脸色都变了。子骏听霖铃话里的意思,明明是嫌弃自己最近在邬家村“闯祸”。
他顿时羞愤难当,立刻上前弯腰行礼道:“先生请息怒,是弟子错了,弟子今后再也不敢拿这些事打扰先生。”
霖铃见子骏惶恐的样子,心里不由一软。她当然也知道子骏是出于一番好意才给自己介绍对象,而且自己刚才反应是大了些。唉。
她现在心欲静而风不止。子骏就是那一缕搅乱她情绪的清风...
她定定心神对子骏道:“你们先回去吧。”
子骏和王燮行礼后转身走了。霖铃透过窗户看着子骏略显寂寞的背影,心里不由五味杂陈。
自己刚才不该对子骏那么凶的。哎...
**
走出鹅毛斋,子骏和王燮都有点丧丧的。子骏忍不住埋怨王燮说:“都是你连累我被先生数落。”
王燮差点没气哭了:不是您大哥要给先生做媒吗?
子骏心情也低落得很,对王燮道:“文召,你有没有发现先生最近不大对劲?”
王燮愣道:“不对劲?”
“嗯。”
王燮想了想说:“没有吧,先生一直是那个样子。”
子骏不再说话了。他直觉觉得先生似乎从邬家村回来后就不大高兴,但是又似乎像王燮说的那样,是自己想多了。
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唉!
第112章 大搜查
临近月考,两斋的学习气氛又紧张起来。尤其是闻鹊斋的学生,因为出去浪了一周,一个个都紧张得要死,从早到晚不是上课就是背书,连饭都没心思吃。
这些人中间又以子骏为典型。他念书本来就属于刻苦型,这两天临近考试,他就更加刻苦,每天读书要读到深夜,睡也睡不到几个时辰。
其他人在他的带动下,也是加倍勤奋。
但是也有例外,这个人就是王燮。别人都在努力用功时,他依然说说笑笑,功课也做得马马虎虎,每天天还没黑就倒头大睡,第二天又很晚起床。
因为他平时也这样,所以大家也不在意。但这次月考情况比较特殊——大家本来就落后一大截,再不用功估计连一道题都答不上了。
所以王燮这么吊儿郎当的,大家也替他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