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239)
霖铃一下子急了,拉住何净的手臂道:“何兄,我…哎我跟你说实话吧。现在岑东山走了,孔寅接替他的位子教我斋里的学生。但这个人脑子不正常,总是打我学生。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何兄,算我求求你,你去顶替教一阵好不好?大不了等找到新的人你再回来。我实在不想看见我的学生被人揍了。何兄我求你了!”
她说到心急处,忍不住要给何净行大礼。何净心里一颤,连忙扶住她道:“端叔,你别这样,你快起来。”
他看着霖铃被烛光染亮的脸庞,一双大眼睛清澈如镜,又透着无比的真诚。
这一刻,何净的心突然跳得咚咚作响,他自己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
“端叔,”何净忍着剧烈的心跳,强装镇定道:“你对这些学生的心意,实在叫人感动。不过…哎,你给我几天时间考虑可以么?”
霖铃看他松动,赶紧点头道:“当然可以,你好好考虑,随便考虑!”
何净见霖铃的眼睛因为惊喜闪闪发亮,毫无保留地看着自己,心中又是滚过一阵颤栗。
他将微微发抖的手指藏到背后,对霖铃羞赧一笑,也不知该说什么。
**
两天后,祝山长喜滋滋地跑来告诉霖铃,何净已经同意在书院任教了。
“是吗?”霖铃故意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他怎么突然想通了?”
“我也不知道,”祝山长满面笑容:“可能是我常常游说他,他被我说烦了也未可知,哈哈。”
霖铃心里想笑,嘴上只是恭喜祝山长。
这天正好是她上课的日子。她一走进斋舍,子骏便带着学生们站起来向她行礼。
霖铃看看大家。这次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坐下,而是对众人道:“有件事我跟大家说一下。我和祝山长为大家请了一位新的经义课教习。大家也都认识,就是何净先生。
何先生无论才学还是人品都是万中挑一的人物。希望大家对何先生尊重一点,别把何先生气走了!不然你们也只能跟着孔寅混了。”
说到这里,她朝子骏的方向看了一眼。子骏接收到霖铃的目光,心里有点不好意思,微微低下了头。
霖铃又说:“明天开始何先生就要为大家上课了,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尽可以请教他。何先生学问胜我百倍千倍,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生员们齐声应道:“是!”
**
第二天早上,霖铃赶到闻鹊斋的门口迎接何净。虽然她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热情了,但她还是决定来一趟。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给何净面子,让他觉得舒服受尊重,进而套牢这位大牛。
没过多久,何净翩翩而来。霖铃看见他穿了一件白色直裰,头戴青色逍遥巾,整个人看起来儒雅至极,儒雅中又带有一点风流。
霖铃主动对他拱手行礼:“何先生早!”
何净笑道:“端叔你怎么来了?”
霖铃笑着说:“何兄今日第一天执教,我来替何兄庆贺。”
何净看她调皮的样子,忍不住道:“你不是来为我庆贺,是来监督我,怕我教一半跑路吧?”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霖铃说:“我知道何兄不是这样的人。”
何净微微一笑说:“端叔,我先进去了。”
霖铃笑着做个“请”的动作。
何净迈步走进闻鹊斋。
他一进斋舍,便听见后排一位生员叫一声“起”。
随着话音落下,所有学生齐刷刷站起来,对何净躬身行礼道:“拜见何先生!”
何净的目光掠过这些年轻学子的脸庞。迎着他们清澈又恭敬的目光,他好像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怀念,又令人惆怅。
他收拾心神,对大家微微一笑说:“各位请坐。”
**
霖铃在斋舍外面站了一会。没过多久,屋里传出何净温和清朗的声音。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霖铃长舒一口气,一颗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第124章 严师高徒
何净来书院教书后,霖铃和他的交集更多了。两人总是一起吃饭,一起交流,一起找祝山长聊天,甚至一起在射圃里散步。
这些天已经步入春日。书院里萼软花香,桃红柳绿,一派春光明媚的模样。霖铃时常看见燕子成双结对地飞来飞去,还有两只喜鹊在闻鹊斋门口的树上结巢。
霖铃上课时,经常听见它们叽叽喳喳地叫,把斋舍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闻鹊斋”。
这些日子她发现何净的气色也好了很多,果然人就是应该找点事做。他原来一直嚷嚷着不肯教书,可一旦教起来比谁都认真。
而且他天生就是教书的料,因为他既温和又威严,学生们对他都敬畏至极。就连子骏这种傲气十足的人,在何净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半点造次。
霖铃心里挺开心的。她觉得自己真是做了件好事,不管是对何净还是对学生们。
有一天,祝山长突然派吕清风来找霖铃。霖铃过去后,祝山长说道:“端叔,再过几日我就要带学生去杭州参加春光诗会了。我想着,你是不是与我们一同去?”
霖铃愣了一下。祝山长忙说:“端叔别误会,我只是问一句,你若不想去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