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11)
宋代虽说经济比较发达,但普通人能出头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如果寒窗苦读多年后,佟云还是回老家种地,江陵去帮他妈经营瓦子,霖铃还是会觉得伤感。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在半个时辰后决定分晓,霖铃如何能不紧张?
她甚至在心中默默祷告上苍,希望老天爷助力自己学生,让他们多年的努力有个好结果。
**
一行人到达贡院门口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令人头疼的情况。
这天看榜的人非常之多。贡院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十几米之外就走不动道了。
霖铃和祝山长尝试着往人堆里挤,但没挤几步就放弃了。
毕竟祝山长年纪大了,挤肯定挤不过年轻人,而霖铃也不喜欢当沙丁鱼的感觉,只好站在人群外干着急。
霖铃本来打算等人少一点再挤进去,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晌午一过,贡院门口的人越来越多。霖铃他们非但没有挤进去一步,还被人群推出来一点,离榜单反而越来越远了。
祝山长也有点着急,就对霖铃说:“要不我们派几个人挤进去,我们在外面等着。”
子骏一听就说:“我和常安挤进去看榜吧,先生你在这里侯着便可。”
韩玉一听也自告奋勇道:“我也进去。”
霖铃想了想便道:“这样吧常安,你带一根棒子进去,找一块颜色鲜艳的头巾绑在木棒上。若是有桃源书院的学生中了,你就将木棒举起来,我们也好第一时间看见。”
祝山长在旁边道:“这个方法好。”
这时朱勉头上正绑了一条大红色福巾。霖铃便让他把福巾解下来,绑在一根三尺长的木棒上,让常安举在手里。
这样安排好后,霖铃拍拍子骏的肩膀道:“去吧,你们小心一些。”
子骏道一声是,转身和常安韩玉一起钻进人群中,拼命朝榜单的方向挤。
霖铃只看见三人的背影淹没在一群乌泱泱的人群中。子骏青色的头巾刚开始还闪现几下,到后来就完全没影了。
等子骏三个人完全消失后,霖铃她们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她心里已经焦躁到不行,跟个大白鹅似的伸长脖子踮着脚往子骏消失的方向看,生怕自己老眼昏花错过了他给的信号。
过了一会,霖铃还是没看到任何红色福巾的影子。她心里像一千只蚂蚁爬着,不停问祝山长和旁边的简唐:“你们看见红色了么?”
祝山长心里和她一般焦急,伸着脖子张望半天,却什么也没看到。
他也忍不住问旁边的学生们:“你们看到了么。”
大家都摇头说没看到。
霖铃不愿意接受没人考中解试的事实,一个劲说道:“我们再等等吧,再等等。”
等了半天,还是不见红色福巾的影子。
霖铃心中难过到极点。学生们寒窗苦读多年,自己没日没夜地备课上课,上得老命都快没了,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样的事实谁能接受?
反正她很难接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祝山长心里也是失望至极。他的书院多年自从出了一个吴邦彦以后就多年没出过一个进士。本来他满心期待这一届能出一两个进士,好振振书院的士气,没想到最后还是…
一场空。
他长叹一声对霖铃道:“端叔,回去吧。”
霖铃不肯放弃,依然坚持着说:“我们再看看呢,也许子骏他们还没挤到榜单这儿。”
祝山长苦笑一声。这么长时间别说挤到榜单下方,就算把榜单通读两遍都够了。
他看霖铃一副要哭出来的表情,叹着气道:“端叔不必如此。应举本来就是难于上青天。这次不成,三年后还有机会。”
霖铃都要抓狂了。三年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但她也知道如今是没办法了。榜单上没有名字,就算等到半夜也没有用。
她只是不甘心,却无计可施。
最后她也没办法了,只能灰溜溜地跟着祝山长和其他垂头丧气的士子们一起转身回去,就跟一群没抢到肉骨头的丧家之犬一般。
**
她和祝山长刚走出几步,忽听朱勉在旁边尖叫一声:“红色福巾,我看见了!”
霖铃虎躯一震,和众人飞速转身朝榜单的方向看。
在乌泱泱的一片素色的人海中,她隐隐约约看到一抹跳动的红色。
“真的是红色!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她拽着祝山长的手臂激动大喊,把祝山长晃成了一根狗尾巴草。
祝山长眼神没她好,似乎看见又似乎没看见,有些不确定地朝人群中某个方向一指:“是在那里么?”
他刚说完,人群中的红色又闪了一下。这次学生们都七嘴八舌地叫起来。
“我看见了!”
“我也看见了!是常安!”
“常安在那里挥头巾!”
霖铃也看得清清楚楚。常安站在某个人的肩膀上,对着他们的方向挥舞木棒。那条红色福巾就像一簇红色火苗,在远方执着地跳跃着。
霖铃心中仿佛奔涌着一条破冰的大河,全身上下都是稀里哗啦的声音。旁边朱勉等人也是兴奋尖叫“中啦中啦”,惹得路人不断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