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15)
吕大防微微一笑道:“朝廷广纳人才不假,但也要他们确有这个才能,亦要仰仗祝山长的栽培。”
祝山长手抚胡须,听得很高兴。
吕大防顿一顿,又问祝山长道:“祝山长,这些生员中可有一个名叫江陵的学子?”
祝山长一愣,心说吕大防怎么突然问起江陵了。他忙说:“有,有。”
吕大防追问:“此生平时德行才学如何?”
祝山长更疑惑了,但他也没功夫细细思考,直接回答道:“此生颇有才华,德行亦好,确是难得的人才。”
霖铃在旁边也看出点门道来了。这个吕大防分明是冲着江陵来的,虽然她不知道江陵怎么会搭上这种朝廷大官,但是既然人都来了,自己这个班主任怎么也得发挥点作用。
想到这里她主动说道:“吕相公,明远之才,确实非常人可比。家世贫寒却不自暴自弃,身处逆境亦不改初心,说的就是他。”
吕大防看看她:“阁下是?”
霖铃连忙做自我介绍:“在下是江陵的教习,鄙人姓李。”
吕大防打量她几眼,慢悠悠说道:“你方才说他身处逆境亦不改初心,可有例证?”
霖铃立刻把江陵平时如何发愤图强,如何受到同窗的打压却依然不卑不亢,也不用卑鄙手段回击的一系列观察都说给吕大防听。
说完她诚恳道:“吕相公,人若处于底层,如江陵一般饱尝冷眼嘲笑,极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充满戾气之辈,或时刻想着如何报复他人之人。
但如江陵这般饱尝贫寒失亲,人情浇薄之苦,却依然保持一颗善心的人,实在是世之少有。不,不只世之少有,简直是万中无一!”
她把明远夸得天花乱坠。一顿吹捧的攻势下,吕大防的眼神也渐渐柔和下来。
过了一会他点点头,对祝山长和霖铃说:“不瞒两位,我也对此生颇为看好。但他家世贫寒,仍需好好打磨一番,才能考中殿试进入官场。”
他想了想,又对祝山长说:“依我的想法,想把此生接到京师去居住,由我找人再好好教他一段时间,如此方有把握得官家青眼。”
这下不仅是霖铃和祝山长,再场的人都惊到了。
一个家里唱戏的寒门弟子,被当朝宰相看中,要接到家里去亲自调教?这是什么爽文剧本啊啊啊。
难不成江陵是吕大防失散在民间的私生子?不然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甚至连站在旁边的林知县也羡慕不已。心说这小子竟然一步登天得到尚书左仆射青睐。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运气,唉。
如果当时自己也有宰相看中,也不用考了六年才考上进士,苦哈哈熬了半生才熬到一个知县啊。
人与人之间怎么差距这么大啊,唉。
祝山长也激动得不得了。自己书院的学生竟然被宰相看中带回去调教,这是戏本子也不敢写的奇遇啊。
他立刻行礼道:“明远能得相公亲眼,真乃明远之幸,亦是书院之幸。清风,你快把明远叫来。”
吕清风立刻应道:“是!”
没过多久,霖铃看见吕清风带着江陵过来了。江陵的表情带有一点疑惑,当他看见吕大防时,这种疑惑就更深了,脚步也变得踟蹰起来。
霖铃连忙提醒他说:“明远,吕相公欣赏你的才华,今日特意来书院看你,你还不快拜见吕相公。”
江陵还是没有完全从震惊中醒过来。吕大防是朝廷的尚书左仆射,那倩容就是…宰相的孙女?
他之前也猜到倩容的家世不俗,应该是出生于富贵人家,但他万万没想到倩容竟然“贵”到这个程度,竟有一个身为宰相的祖父。
江陵心里一时间很乱,犹犹豫豫地跪下来道:“小生拜见吕相公。”
吕大防脸上也难得露出慈爱的表情。他上前一步对江陵笑道:“明远,你我第二次见了。不必多礼,起来吧。”
江陵又懵懵懂懂地站起来。吕大防再次打量江陵,越看越觉得对方是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他语气温和地对江陵说:“方才我与你的几位教习聊了聊,他们对你都评价不俗。我看了你的习作,也觉得你有几份才气。”
江陵低头道:“学生不敢。”
吕大防微微一笑说:“不过殿试和省试难度非比解试,以你如今的见识,能否考中还不好说。所以老夫向你的几位师长提议,接你去老夫京城家中,由我请人再给你点拨一二。他们几位都同意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说完,他就笑眯眯地看着江陵,等着对方同意。
不只是他,洗心斋里所有人都等着江陵感谢吕大防的知遇之恩,然后美滋滋地和伯乐一起踏上去汴京之旅。
江陵却没有立刻说话。过了片刻,他终于开口道:“江陵多谢吕相公厚爱。知遇之情,小生感激不尽。”
说完他对吕大防深深行了一礼。
第168章 一念之差
行完礼后他直起身来,再次开口道:“只是小生家母居住此地,平时家中需要照料。小生恐去京城后,家母在家无人照料,故而不敢从命,请吕相公原谅。”
众人没有料到江陵竟然这样说,一个个都傻眼了。
霖铃也傻眼了。江陵竟然婉拒了吕大防的邀请,这是咋回事??这孩子是不是被夺舍了,还是这两天下雨,他脑子里进水了?
吕大防也是眉头一皱。以他的阅历,不可能听不出江陵是在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