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34)
自从她穿过来到现在为止,她每一天,每时每刻都把这只神器贴肉藏在身上。
原因很简单,她要防备意外情况。如果有人要杀她,或者她遇到什么非常危急的状况,她必须保证自己可以随时启动这只神器穿越回现代。
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刻。
然而,她的手刚刚碰到神器,却听到旁边传来一声怒吼:“哆!你想做什么!”
她赶紧把神器攥紧,一面慢悠悠地抬头。只见一个小吏正凶神恶煞地看着自己。
霖铃冷静地说:“我皮肤有点痒。”
那小吏嘴角歪一下,凶神恶煞地骂道:“个狗婆娘,皮痒打一顿就好了,扭来扭去地做什么!”
按照霖铃平时的性子,她肯定会和那小吏吵起来。但此时她却没这个冲动了,只是看着对方微微一笑,好像看一个傻子。
谁知她这个样子反而激怒了对方。那小吏怒目横眉地骂道:“你笑什么!个狗婆娘果然欠打!”
说着,他抽出腰间的细鞭,在霖铃身上抽了一下。
周围群众就像看戏终于看到一个高潮一样,纷纷欢呼叫好起来。
子骏此时此刻再也忍不住,直接冲过去想要拦下那个小吏。
但他刚要迈步,忽然感觉自己的手臂被人紧紧拉住了。
他回头一看,常安正拉着自己,表情严肃地轻轻摇了摇头。
他的意思很明显:不能去。
子骏在那一刻有些犹豫了。常安在子骏耳边说道:“二郎,我们走吧。”
子骏愣愣地看一眼常安,又回头看看戏台。
那个小吏抽了霖铃两下也不抽了,就是叉着腰在那里骂霖铃。霖铃耷拉个脑袋也不理他。
子骏忍着眼泪朝霖铃的方向看了许久,然后一咬牙,转身跟常安走出了人群。
他转身时,霖铃正好从柱子上抬起头。
她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清癯,挺拔,就像一根春日的青竹一般,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质。
她看着子骏远去的背影,这一刻忽然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行吧,连自己在这个时代唯一留恋的人也要走了。
那就这样吧。
她闭上眼睛,手指轻轻移到穿越神器的键上,在心里默数三下。
3,2,1…
再见了子骏。
一行眼泪在霖铃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她的手指深深地按了下去。
**
浣渚,又名浣溪,是诸暨一处有名的景致。传说春秋时期西施就在这里天天洗衣服,后来无意中被人发现她的惊人美貌,被送到吴王夫差处当间谍,这是后话。
因为有了这个典故,这段平平无常的水域有了独特的风味。这一带山青水秀,绿树葱茏,山麓边矗立着宝塔,一向平静的水面上也偶尔停着各种船舫,是当地闲散人家出来游山玩水的工具。
这一天天气晴好,湖面上也停着一只中型画舫。画舫船身雕梁画栋,船头扎着彩帛,看上去非常精美。
子骏坐在船舱中,木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小桌子。桌子上摆着几只彩漆盘,盘子上放着些果食,蜜饯之类的吃食,旁边还有一壶羊羔酒和一支金钗。
子骏木呆呆地坐着,耳边陆陆续续传来孙季常的絮叨。
“子骏,一会石娘子的船来了,有婆子把石娘子搀到我们船上。你先站起来对她行礼,然后我会问她家人一些年龄之类的问题——等我问完了,那边的人也会问我,我就替你答了。然后旁边有人说,请郎君决断。你就把这支金钗插到她头发里,知道了么?”
插钗是宋朝相亲的一个重要仪式环节,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认可。当然如果男方相不中女方,也可以送对方一匹彩缎,这叫“压惊”。
但是对于孙季常来说,子骏和石娇定亲只不过是走个过程,结果早已经定了。所以孙大舅干脆连彩缎也没准备。
孙季常说完,一脸期待地等着外甥的反应。但是子骏依然呆呆的,好像他说的是耳边风一样。
孙季常撇撇嘴说道:“子骏,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
子骏依然没反应。
孙季常气得要跳脚。这小子怎么光读书厉害,在这件事上就是横竖不开窍。他自己儿子告哥儿比子骏还小两岁,已经会在大街上盯着漂亮小娘子看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唉!
他急得推一把外甥,斥道:“你不要云里雾里的,一会石娘子来了惹人家不高兴,说咱们马家没有家教。”
子骏这才稍微清醒过来,皱着眉头说:“知道了舅舅。”
孙季常咕噜咕噜又叮嘱了他几句。这时,常福在旁边说道:“他们来了。”
孙季常掀开船帘往外面一看,只见湖面不远处荡过来一只硕大的彩船。那只船大概有三层高,各种彩饰辉煌,珠栏玉砌,比自己的这只要气派好几倍。
没过多久,彩船驶到了子骏所乘的大船旁边,两快船板架在一起。船舱里走出许多丫鬟,簇拥着中间一位明媚艳丽的中年女子和一位美艳无比的少女,正是石娇和她的婶婶——琅琊郡夫人闵氏。
闵氏勾着石娇的手臂,和她一起昂首迈进子骏的船舱。孙季常连忙带着子骏过来给闵氏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