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50)
韩玉一愣,继而抚掌笑道:“刘安世好!”
子骏问他:“好在哪里?”
韩玉道:“你没听人说么。此人以直谏敢谏闻名,得了个雅号叫殿上虎。此人做知贡举,定然喜欢直率洒脱的文风,那些词藻僵化的必然入不了他的眼。”
子骏喝一口酒,点头道:“你说的也是。”
子骏和韩玉两人聊科考聊个不停,旁边朱勉有点不得劲儿。因为他是三个人里面唯一落榜的,见子骏和韩玉不理他,他故意找话题插嘴道:“你们看,外面又下雪了。”
这间阁儿正好靠着窗。听朱勉一说,子骏和韩玉不约而同扭头朝窗外看去。
子骏看见窗外果然下起了一点小雪,星星点点的就像棉絮一般。有的行人已经打起了伞,大红色的绸伞面在雪花里看起来分外醒目,有种别样的诗情画意。
子骏不知怎么的,看着雪景呆呆地出神。朱勉又在旁边补刀道:“你们记不记得那时先生让我们玩雪作诗,那日的雪比今日的还大些?”
佟云在旁边道:“可惜她已不是我们先生了。”
众人都沉默起来。朱勉这时突然说道:“其实我觉得先生是男是女也不打紧。都说妇人不如男的,我怎看秀秀哪里都比我强,又会做饭又会劈柴,还会绣花绣鞋子,反而我却什么都不会。”
大家又不说话了。子骏听了这些话依然呆呆地看着窗外,人都有些痴了。
**
因为他发着愣,所以没注意到楼下的街道上有一把小小的白色布伞,正在朝他移动。
撑着这把白伞的正是赶来樊楼的霖铃。
自从戚月出发去明州,霖铃也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见子骏一面。
哪怕他想见自己也好,不想见自己也好,自己一定要把想说的话告诉他,让自己的人生不留一点遗憾。
她想是这么想的,但是真正来到樊楼门口,将要见到子骏的前夕,她还是觉得心口咚咚地跳得飞快,整个人就像要面临什么生死抉择一样,连手指都忍不住微微颤抖,也说不清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冷。
这些天她为了这次见面做了很多训练,包括见到子骏应当怎样和他打招呼,怎样和他说话,怎样面对他等等。
她脑子里翻滚着这些浆糊,一面迷迷糊糊地走进了樊楼。她一进来,一个过卖就走上来问她:“小娘子一个人来么?”
霖铃说:“方才这里有没有一群士人来吃酒,为首的是姓韩或者姓朱的?”
北宋的很多酒楼也会提供外卖服务,包括类似于现代那种报姓名订包间的情况都非常常见。
那过卖眼珠一转,说道:“方才是有一个姓朱的客官带着一溜人上去了,在天字号阁儿。”
“多谢。”霖铃立刻道。
她沿着楼梯走到二楼,一步一步来到天字阁的门口。门口的竹帘半隐着,里面隐隐绰绰传出一些男生谈话的声音。
霖铃轻而易举地听出韩玉朱勉和..子骏的声音。
他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不疾不徐的,轻轻划过霖铃的耳膜,在她心里激起一阵又一阵的酥颤。
她一只手放在心口,想要捂住自己疯狂的心跳,另一只手慢慢地,带些颤抖地掀开了帘子…
果然一桌子都是熟悉的人,韩玉,朱勉佟云他们都在。
子骏也在,不过他坐在最里面的位置,眼睛看着窗外,一时间没有看见她。
霖铃看见子骏的一霎那,脑子里嗡的一声,之前排练好的那些动作全都抛之脑后。她本能地朝子骏走过去,一边喊了一声:“子骏!”
第188章 你想抱我吗
子骏听到霖铃的声音,心里猛地一惊,立刻回过头来。
这一瞬间,他看见一个身着鹅黄色狐皮褙子,长相明艳的少女朝自己走过来,一双秋水般的眼睛一直望着自己。
她的五官眼神,还有眉宇间淡淡的调皮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是那么陌生。
他一下子傻眼了。
是李先生,或者说是方娘子。
他呆若木鸡一般看着眼前的霖铃。她的眉毛变细变弯了,嘴唇上涂了一点淡淡的口脂,就像许多爱漂亮的小娘子一样。她今日梳了一只半圆形罗髻。这种发髻是当时年轻女娘常梳的发式,只是霖铃偏偏不守常规,在发髻的一边漏出一缕青丝,编成一个发辫垂在肩头,让她看上去明媚之余又露出几分俏皮。
她在发髻上面簪了一朵颜色清淡的梅花。梅花的香味萦绕在她的头发上,悠悠传入子骏的鼻中,简直是销魂蚀骨。
子骏一时间心跳跳得超快,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霖铃。
韩玉这时已经看出来子骏和霖铃的情况不对,立刻知趣地说道:“朱勉佟云,我去外面出恭,你们一起去吧。”
佟云“嗯”了一声,朱勉却说:“我不想出恭”。
韩玉忍无可忍,在朱勉背后踢了一脚。朱勉嘴巴张成了一个圆圈,在韩玉再三的眼神威胁下,终于被韩玉提溜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霖铃和子骏两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屋角的炭火烧的有点烫,子骏忽然觉得全身发热,心跳快得就像得了什么病一样。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面对昔日的恩师,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傻子一样。
而站在他面前的霖铃也好不到哪儿去。她这几天一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让自己勇敢地向子骏表达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