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乡下教书糊口(357)
子骏眼神一动,咬咬牙道:“好!就这么办!”
第192章 影帝
几日后,石府花厅。
子骏坐在桌边吃饭,上首坐着石棠。石娇没有来——自从上次子骏在大相国寺撇下她一走了之以后,她就再也不肯和子骏一起吃饭,子骏也好久没见过她了。
子骏边吃边偷偷抬起眼睛朝石棠看。只见石棠脸板得像块青石板一样,很显然也没有消气。子骏有点怵,转头朝常安看一眼。
常安给他使个眼色,示意他快点开口。
子骏定定神,小心翼翼地对石棠开口道:“石伯父,小侄明日想外出去州桥一趟,请石伯父恩准。”
石棠眼皮也不抬,冷冷道:“你又想出去做什么?”
子骏连忙说:“下个月就是家慈的生辰,小侄想去州桥挑一份礼,送给母亲上寿。”
石棠听完,冷冷淡淡地说:“你想送什么,我让乌管家替你去买便是了,不用你亲自去买。”
子骏顿时有点慌,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石伯父,给母亲贺寿的礼品,怎可以假手他人?小侄不敢如此敷衍。更何况,我也没想好要给母亲送什么,只想明日去了现场再决定。”
石棠不吱声。子骏又接着道:“另外,小侄上次一时糊涂,惹恼了石娘子…小侄也想给石娘子买件礼物,权当赔罪。”
石棠听他这么说,才抬起眼睛看了子骏一眼。
他见子骏满脸愧色的样子,又想起自己和马羌的情谊,忍不住心头一软。
“子骏,”他语重心长地对子骏说:“我与你父亲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进学,情分非比他人。我虽非你父亲,但亦视你如子。你可知道?”
子骏赶紧站起来行礼:“小侄知道。都是小侄年幼无知,辜负了石伯父待我的情意,请石伯父责罚。”
石棠叹口气。他再怎么对子骏不满,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毕竟他信里已经答应要替马羌“管育”子骏。管育么,肯定不能只管不育。
他缓和语气对子骏道:“也罢,念在你一片孝心,明日你就去吧,让乌管家陪着你。”
子骏大喜过望,立刻行礼道:“多谢石伯父。”
旁边乌管家的眉头已经皱起来了。他总感觉马子骏今天不大对劲,但具体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而且他现在的注意力也不在子骏身上,而是盯着子骏身边的常安。
因为他越来越发现子骏并不难对付,但是他身边的这个小厮确是个难缠的货色。怪道人总说阎王易对,小鬼难缠,也不知道这主仆二人又在打什么鬼促促的主意。
有了上次大相国寺的经历,乌管家也不敢怠慢,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把监视子骏的任务完成到位。
**
回去后,常安溜出去把一切布置妥当,然后回来向子骏报告。子骏很满意,摩拳擦掌地准备第二日的行动。
第二天吃过早饭,子骏和常安便在乌管家的陪同下从家里出发。
乌管家站在暖轿边给子骏掀帘子。子骏上轿时,他忽然发现子骏的袍子上有几处破洞。
乌管家皱皱眉头,忍不住问道:“衙内,你昨日穿的那件缎面织金袍呢,今日怎么不穿了?”
子骏看他一眼,淡淡说道:“那件衣服常安洗掉了。”
乌管家“哦”一声,表情将信将疑。
子骏也不理他,直接自顾自上了轿子。几个人兜兜转转来到州桥。
**
州桥位于汴河之上,是汴京南北中轴线的一处知名景观和交通枢纽。这座桥北连皇城正南的宣德门,南连朱雀门和南薰门,横跨东西向的汴河,可以说是汴京最最黄金的地带之一。
它的地理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位于直通皇宫的御街和龙津桥之间。
所以这条街上经常会行走一些大人物,比如上朝下朝的官员啦,一些皇亲国戚啦,从大内商讨完国事出来,也会在州桥一带逛逛,感受下民间的风味。
比如前宰相王安石就特别喜欢逛州桥,还留下了关于州桥的两句名句: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也因为州桥的地理位置关键,这一带的商业非常发达。特别是小吃行业,各种各样的吃食铺子绵延数里,什么烤肉摊、熟食店、冷饮铺、卖鸡鸭鱼肉包子馒头,内脏杂碎,蔬菜水果的应有尽有。
但凡天上地下当时能吃到的,在这里都能买到,而且做生意的时间很长,一直要持续到三更半夜夜市结束为止。
当然子骏几个到达的时候才是中午,夜市还没开始。子骏下了轿,就跟常安两个在食铺里拱来拱去,一边踮脚往皇宫的方向张望。
乌管家一直寸步不离地跟着子骏。子骏越发烦他,磨磨蹭蹭地黏在食铺边不肯走。他在梅家食铺前买了一份肚肺,和常安两个分着吃。
乌管家一直斜眼盯着子骏。见子骏一直在磨蹭,他忍不住说道:“马衙内,你不是说要给你娘买一份寿礼吗?为何一直在食铺前瞎逛?”
子骏白他一眼道:“我想给我娘买一份吃的寿礼,乌管家有何不解?”
乌管家:…
子骏话虽这样说,心里也是焦虑的,所以一直暗搓搓催常安盯着御街的人流,怕错过了人。
常安心里也有点着急,毕竟这个地方不能常待,再待下去肯定会被乌管家看出蛛丝马脚,这样自己的一番心血也白费了。所以他不时踮着脚,往大内的方向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