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106)

作者: 周记的九命病猫 阅读记录

翌日一早,周小红和王志学拿上货走了后,林兰把送礼的的粽子留出来,就去了桉树林,把粽子交给了定制的顾客。

又去供销社打了两斤散酒,和油盐酱醋一些大料,还买了两瓶全兴大曲。

一路走来,林兰只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了一把艾草和菖蒲,她觉得还是这个年头有节日的气氛。

刚到家,李向阳就骑着二八大杠提着菜篮来了,小豆子亲热的迎了上去:“李叔叔你来啦!”

李向阳把他搂到坐凳上坐下,笑着问道:“小豆子乖了没有?”

小豆子笑眯眯的看着他:“乖了的,我还帮妈妈撕棕叶了。”

林兰听到说话声从灶房出来,笑道:“我准备了粽子,还想着请叔奶带我送你家去呢!”

李向阳笑笑:“我早就和东子他们说了让他们别包粽子,都等着呢!”说着递上菜篮,“里面有猪肚和一条肉,半边猪头肉,定邦出任务回不来,麻烦你做了给杨奶奶送一些过去。”

林兰笑着接过,把装了粽子、豌豆糕、芸豆卷的菜篮给他:“叔奶在我家过节,说要给两个孩子洗药澡,洒雄黄酒,等会儿该来了。”

李向阳点点头:“好,我先过去看看,我把小豆子也带过去了。”

“妈妈我去太婆家了。”小豆子欢快的朝林兰摆手。

“去吧!”林兰点点头,把菜篮提进了灶房,拿开姜芋叶子,提出一条二指厚肥膘带五花肉条和一块后腿肉,看到下面的猪肚和猪头全都打整干净了。

林月珍笑着比划:李向阳家真客气。

林兰点点头:“是啊!欠他的人情太多了。”

两人煮了大料把猪头肉卤在罐子里,过了一会儿王志学来了:“舅母,我送节礼来了。”

“这么客气干啥?”林兰接过麻鸭和咸蛋,笑道,“你妈不回来过节啊?”

“我姑他们都回来了。”王志学皱了皱眉,“她忙着做饭呢!”

林兰拿了粽子、咸蛋和两包红糖,笑道:“我也不留你了,你赶紧回去帮她去,忙过了让她回来耍两天。”

王志学笑着接过:“志林和志东最喜欢您家的粽子了。”

林兰笑道:“喜欢让他们过来吃。”

“嗯!”王志学提着篮子离开。

第94章 93包裹来路

林兰想到家里那些豆子得亏有陈师傅和李红梅的帮忙,才那么快运回了乐兴,又捡了粽子,咸蛋,豆卷送去了车站。

老陈和李红梅高兴的接过林兰送的节礼,觉得林家人比城里人还懂礼数。

林兰从汽车站回来,杨丽英家也送了麻鸭、咸蛋,还有半桶黄鳝。

老太太在家煮了一大锅草药给小豆子、丹丹泡澡,还用配好的丝线给两人做了个小猴子香包,挂在脖子上。

收拾好,又煮了蒜瓣和咸蛋装筲箕里,送到林兰家让他们吃。

小豆子和丹丹跑进院子,就把脖子上的香包给菜园子里摘菜的林月珍看:“姨妈,你看太婆做的。”

林月珍笑着点头,放下菜从兜里掏出两个小猴子香包,分别给他们挂上。

“谢谢姨妈!”两小欢喜的去灶房找林兰显摆。

林兰赞道:“哇!好漂亮的香包!”

“我们去小凯哥家,看看他的香包、”两人高兴的去找小凯他们比香包去了。

看着欢天喜地的孩子,老太太笑道:“还是他们有福气。”

林兰把肉和卤好的猪头切了一半给老太太:“向阳送来的,让我做好给您送一半过去。猪肚我凉拌了一些,还烧了个莴笋肚条。”说着夹了一条猪拱嘴在她嘴里,“您尝尝味道咋样?”

老太太尝后笑道:“手艺越来越好了。定邦说初九回来请向阳他们吃饭,你早点过去上灶做菜,他女朋友也要来。”

林兰看她高兴的样子,爽快的应下:“好嘞!您就等我大展身手,好好替您招待您的孙媳妇。”

“成不成还两说!”老太太笑着端起了筲箕,“我先把肉送回去用盐腌起来。”

“嗯!等下我和月珍姐过来抬八仙桌。”

老太太点点头,端着筲箕走了。

林兰做好凉菜,和林月珍去老太太家把八仙桌抬了过来,摆在堂屋里,等杨丽英一家过来,菜就上了桌。

斗碗里装着粽子、咸鸭蛋、还有一大盘端午必备的蒜泥汉菜。

卤猪头、凉拌猪肚头,蒜泥白肉、莴笋蒜瓣烧肚条、芋头烧鸭,还有一盆蒜瓣烧黄鳝,和一些素菜。

杨丽英看着桌上的菜色,笑着说道:“诶呦!以前的地主家恐怕也就这样的菜式了。”

老太太笑道:“那要看什么样的地主了,我听说刘文彩吃鸭子只吃鸭舌,几十岁的人还有几个奶妈子呢!”

林兰笑着点头:“我也听说过。咱们不管刘地主吃啥,咱们忙了这些天,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这几天你们是累惨了!”杨丽英笑着说,“过节生意好了不少,端阳节这几天我们也卖了不少豆腐。”

“好好好!”老太太欣慰的看着他们:“你们的日子都好起来了,以后好好过越过越好!”

赵德海笑着点头:“知道了叔奶!我给您倒酒!”

老太太笑着拿起雄黄包,倒进酒碗里,一人倒了一口:“都喝一点,意思意思!”

“好!”

几人笑着点头,端起酒盅喝了一点。

老太太对几个孩子招手:“来,太婆给你们擦点雄黄酒。”

“哎!”几个孩子排到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端起雄黄酒,在几个孩子脸上点点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意思是请药王菩萨驱避毒虫侵扰,护佑孩子们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