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122)
四五天后霉豆瓣就长满了黄带绿的霉毛,霉毛的颜色和祭祀用的香颜色有点像,老辈人都叫做香灰霉。
林兰去供销社买了一口能装五十斤的大口坛子回家,用开水烫过后放院坝里暴晒杀菌。
捂好的霉豆瓣拿掉南瓜叶暴晒干,倒大口坛子里,倒白酒、菜籽油、花椒面拌匀,盖上纱布放在院坝里暴晒几天。
豆瓣晒好了,挑红透了的海椒摘下,摘掉海椒柄清洗干净,放大木桶里用铲刀剁碎,晒好的豆瓣倒进里面,按照一斤海椒三两盐的比例,加盐、加白酒,花椒面拌匀。
拌匀的豆瓣放阴凉处发酵几天,抬到院坝里晒制,晾一晚搅拌一下继续晒,晒得越好越香。
晒好后分装到小坛子里,再倒一些生菜籽油在豆瓣酱上面,坛子不用加水也不会坏。
过了个把星期小豆子回来高兴的告诉她,老师选他做班长了。
看着高兴的小豆子,林兰也乐得嘴都合不拢。
想到自己以前就是个学渣,父母常用她的成绩来激励小妹,让她争气不要学你那长着猪脑子的姐姐。
林兰觉得自己除了读书不开窍,别的一点都不笨,学做吃的看两遍就会,或许就是老人常说的,老天爷给每个人都留了他吃饭的本事。
七月半前几天,老太太来了林兰家:“还有几天就七月半了,得去买纸钱,纸包包了福纸送你太爷家。”
林兰点点头,问道:“叔奶,七月半要送福纸到太爷家烧啊?我怎么从来没送过?”
老太太嗔怪的瞥了她一眼:“你要还像以前,今年也没人来喊你。杨老幺啥都不管,都是丽英姐妹买了送去的。”
林兰不好意思的说:“以前不懂事,以后要做啥您都告诉我。”
老太太笑着点头:“好,以后都叫上你。”
一老一少去买了纸钱回来,朝太爷家走去。
老太太说太爷解放前在重瞳观当过道士,解放后归家成家,今年九十高寿了依旧神清目明。
林兰还是第一次去杨家的族亲家,到了太爷家,看到他家的院子还是以前的老式院子,墙壁下半部分是带花纹的青砖,上半部分全是木质雕花窗板。
第108章 108七月半惊魂
堂屋前有个宽敞的厅堂,几个叔伯坐在稻草打制的圆草凳上,拿着个铁质的瓦片状的纸凿子,将一叠纸钱放在圆树桩上,用木锤敲打纸凿子打制纸钱,然后将纸钱封包。
胡子头发都白了的太爷坐在小方桌前写福包,旁边的箩兜里面已经放满了福包。
伯娘提着两把竹椅过来,笑着招呼:“叔奶、林兰坐。”
“好。”林兰笑着把纸钱和糖果递给了伯娘。
太爷看到老太太来了,搁下笔笑道:“弟妹来啦!”
老太太笑着点头:“大哥,你忙不用管我。”
“太爷!”林兰喊了一声。
太爷看了看林兰:“你是老幺家的?看着和以前不一样了。”
老太太笑道:“是不一样了,现在勤快了,不懒了看着有精气神了。”
两眼闪着精光的老太爷看了林兰一眼,点点头:“来了就好好过日子。”
林兰的心扑通一下,恭敬的说:“是,太爷。”
从太爷家出来,老太太又叮嘱林兰带好小豆子,七月十四之前白天不要去有山坟的地方逛。
晚上出去不要在十字路口逗留,看到有人在烧纸钱要从别的地方绕过去……
林兰点头应下。
回到家,林月珍对林兰比划:“小兰,我想过两天回石莲,买了纸钱给我爸妈烧福纸。”
“好!”林兰应下进屋拿了二十块钱给她,“姐,你拿着用。”
林月珍急忙掏出林兰平时给她的钱,表示自己还有钱,回家足够用的。
林兰拉着她的手,把钱放在她手里:“姐,你拿着,回去买点肉菜好好祭拜一下。”
林月珍感动的点头。
七月半头一天,林月珍回石莲烧福纸去了。
林兰去了太爷家,见太爷将写好的福包,散纸钱码到堂屋正中央专门供奉福包的八仙桌上,点上香蜡纸钱,贡上各家送来的肉、糖果,水果。
正日这天,烧福纸前太爷将供奉的水果、糖分给了孩子们吃,说祖先会保佑孩子无病无痛、健康成长。
大家磕头跪拜后,太爷带着几个叔伯将福包竖着码在一起,用香烛点燃几张散钱,放到福包下,一点点添加,火光熊熊,
香烛和福纸随着火焰飘起来的已燃烧成灰烬,却还闪着点点红光的轻飘飘的灰白纸屑,随着清风飘到院子上空。
丹丹小声问:“太婆,祖先啥时候来拿钱啊?我们看得到么?”
一旁烧福纸的堂伯指着闪着红光的纸屑说:“丹丹,你看祖先来收取福纸了。”
一个半大的孩子看着他:“爷爷,我们咋看不见?”
旁边一个叔伯说:“钢娃,你们去捡一张瓦片顶在头上藏到门角,就能看到坐轿、骑马、挑担的先人来拿钱。”
“啊!”几个孩子不约而同的扭头看向堂屋大门后,片刻后不约而同的摇头:“我们不敢去。”
林兰记得她以前也听长辈说,他们那会儿也好奇问过长辈,但谁都不敢找瓦片去门角藏着证实真假,这句话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
给亲人祖先的福纸烧完后,开始给没有后人祭拜的孤魂野鬼,还要给据说是给祖先抬轿推车的小鬼烧上几封。
福纸烧好了,林兰和伯娘、婶子把福纸灰搂到箩筐里,端到水渠边倒进水渠顺水流走。
回到太爷家,男人们坐到堂屋前喝酒划拳,女人们吃吃喝喝摆摆龙门阵,小孩子在院子里捉迷藏,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