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217)
“小兰,我们的一样的。”林月珍把腕上的表取下来递给林兰和吴淑芬看。
吴淑芬接过看了一下,高兴又不安的看着两人:“这表真好看,肯定很贵,向阳和阿勇挣钱不容易,你们还给他们,让他们去换一个便宜点的!”
林兰看着她心里一暖:“向阳说是找一个卖私货的朋友拿的,等我明天和他说说,看看能不能换个便宜的。”
“嗯!”吴淑芬欣慰的看着姐妹俩,“只要以后你们都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林兰挽着她胳膊,靠着她笑道:“您放心,您和爸就等着我们好好孝敬你们。”
“还有我!”林月珍两眼含泪的看着吴淑芬。
吴淑芬一手拉着一个,满脸笑容的说:“好好好!我们就等着你们孝敬了。”
翌日一早,林兰把南瓜饼烤好,想到家里那些南瓜籽,舀了一瓢倒进烤盘摊开,放入烤炉烤制。
货发完,李桂芝和张荣庆一人挑着一担老南瓜到了院门口:“林兰,你家旺财拴着没?”
“拴着了!”林兰跑到门口,将院门拉开,“快进来!”
“我回娘家收了几百斤老南瓜回来。”李桂芝放下箩筐,笑着抹了一把汗,“队上的老南瓜已经被我收完了,大伙儿都高兴的很,说没想到往年最不值钱的老南瓜,今年还卖了个好价钱。”
林兰笑道:“我和美华姐说了,让她回娘家看看。明年大伙儿多种一些。”
李桂芝笑着点头:“嗯!南瓜秧随便种哪儿都能活,明年多种点,都送来给你。”
这一趟他们也能挣二十来块钱了,多亏了林兰,她家今年宽松了不少。
林月珍拿出林兰新买的大秤,称过后记下数量,捡出来放筐子里,李桂芝夫妻又回去挑南瓜去了。
夫妻俩跑了几趟才把南瓜全部送过来,林兰把钱算给了他们,又拿了些烤熟的南瓜籽给他们。
李桂芝高兴的接过:“小林,今天起鱼塘,我看到有人去牛背山下等着了,你去吗?”
林兰还是好久以前看过起鱼塘,笑着点头:“去,等收拾好就去。”
“好,我也回家喂猪去了,等会儿我来喊你一起去。”李桂芝说着风风火火的走了。
等林兰他们收拾好,叫上老太太往鱼塘走。
李桂芝小声对几人说:“往年都是腊月才起鱼塘的。我听他们说,这次起鱼塘,是刘国志为了刘金宝元旦节办喜酒才起的!”
老太太笑道:“管他为了啥呢!这样大张旗鼓的起鱼塘,我们也有鱼分,总比别的大队队长,悄悄的把鱼塘里的鱼捞完了,大伙儿也不晓得好。”
第194章 193起鱼塘咯
吴淑芬笑着点头:“亲家叔奶说的对,咱们老百姓只要有口吃的就成。”
张荣庆说:“是啊!听说建设大队去年腊月起鱼塘,几口大鱼塘才起了几百斤鱼,去年咱们最大的那口鱼塘都捕了这么多。”
几人说说笑笑的到了鱼塘边时,塘岸边已经来了不少看热闹的社员。
林兰指了一下山脚草棚边:“我们去那看!”
李桂芝点头:“好!”
张荣庆不想和她们在一起,朝几个说得来的汉子走去。
塘岸上站满了人,林兰几人只得从茶籽田里穿过,去了草棚边的空地上站着。
鱼塘的水已经放了一些了,何向华带着几个高大的汉子,抬着两架水车放到了鱼塘的出水口,几人爬上水车开始抽水。
大伙儿有的围着鱼塘热闹的议论着,有的高声呵斥跑到鱼塘边玩水的孩子。
水越来越浅,鱼塘里的鱼开始跳跃,忽然一条尺长的白鲢鱼奋力一跃,蹿向半空,大人小孩一齐惊呼起来:“看啊!那条大鱼跳起来了!”
来这边看热闹的社员也越来越多,草棚边也挤满了人。
张亚珍和几个女人也来了草棚边,看到林兰和李桂芝,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
她听娘家妈说,李桂芝又回去收东西了,光老南瓜就收了不少。
她心里暗骂:“舔沟子婆娘,自从巴结上林兰那狐狸精后,对自己就爱理不理的!”
李桂芝装作没看到她嫉恨的样子,微笑着和林兰说着话。
何向华和几个汉子穿着捕鱼裤,拿着抄网下了鱼塘,刘国志和金会计也提着箩兜站在鱼塘边。
有几个小伙子也脱掉鞋子,提着木桶挽着裤脚下了鱼塘,在满是淤泥的池塘里头走得哗哗响。
鱼塘里的鱼很杂,也很多,小伙们的手脚又很利索,不一会儿提着的木桶就装满了鱼,送到鱼塘边,递给守着箩筐的社员,倒进箩筐里,鱼儿在箩筐里挣扎,溅得围着箩兜的人一身泥点。
何向华看见一条大黑鱼刚想去抓它,谁知大黑鱼头往烂泥里一钻,尾巴一甩,溅起的泥点弄得他满脸都是。
“向华叔,我来!”小伙儿喊着两手一抄,将大黑鱼抱在了怀里,快速扔进桶里。
何向华笑着拍了他肩膀一下:“军子手脚不错!”
“叔,你太坏了!”叫军子的小伙儿,鼓着腮帮子指着自己肩膀上的手爪子印喊道。
老太太笑道:“还是小年轻灵活。”
吴淑芬笑着点头:“是啊!每年起鱼塘都是这些小伙儿最高兴的时候!”
李桂芝笑着说:“腊月起鱼塘更热闹,娃都放假了,那些半大的毛孩子,下到鱼塘里面,和泥鳅没啥两样!”
林兰也看笑了:“豆子上学前还在说,腊月起鱼塘他要下塘子摸鱼呢!”
这时杨丽英也挤到了几人跟前,扯着嗓子:“你们在这啊!我找了一圈才找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