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274)
林月珍拿了剪刀、菜刀去后院水井边,一起帮着杀鱼。
林兰将清洗干净的鲫鱼回到灶台前,往锅中放少许油,将鱼放入,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起锅,放开水,放入鱼,加入少许盐,葱姜片,熬至汤汁奶白色,鲫鱼汤就熬好了。
林兰将蒸笼里的蒸饺夹盘子里,端到桌上,又去夹了一碟腌豇豆,拌了一碟泡萝卜。
小豆子喝了几口鲫鱼汤:“好喝,鲫鱼汤好鲜哦!”
“慢慢喝,小心鱼刺。”林兰笑着叮嘱他。
小豆子点点头,夹了一个蒸饺,大口吃了起来。
几人就着鲜美的鲫鱼汤,将蒸笼的蒸饺吃了个一干二净。
做完第二天早市的货,林兰回忆了一下以前服装店里的装修,画了图样出来,放在枕头下睡了。
吹了一晚的北风,第二天起来温度又降了,王志学兄弟,把杨丽群需要的大料清单带来给了林兰,让她称好放着他们中午来取。
林兰收下单子,把货点给了兄弟俩,回屋见小豆子醒了。
“儿子,今天冷得很,妈妈给你加一件一件厚毛衣,把后厚毛裤也穿上。”
“哦!”小豆子揉揉眼睛应道。
林兰从箱柜里拿出,林月珍用酱红色和黑色毛线混织的毛线帽子,一套厚的毛线衣,毛线裤出来,给他套在春秋衣外面,再穿上小袄,戴上帽子。
小豆子扭了几下:“太厚了,我都不能动了,脱一件好吗?”
林兰看着穿的有点圆的小豆子,亲了他一下:“不能脱,感冒要打针的。”
小豆子害怕打针,点点头:“妈妈,老师说月底就放寒假了。”
林兰看着蹲下穿鞋的小豆子:“寒假想去外婆家玩不?”
小豆子想了一下:“去玩几天就回来。”
“好,出去洗脸刷牙吃饭。”
“哦!”小豆子去了灶房。
林月珍给他倒了热水,看他端着竹杯去后院刷牙去了,给他冲好牛奶,开始摆饭。
红苕稀饭,白煮鸡蛋、油渣炒盐菜,还炒了一个豆芽。
小豆子洗了脸,端起牛奶“咕咚、咕咚”喝下,擦了擦嘴,坐到了小方桌前。
几人吃过饭,小豆子和小凯一起上学去了,周小红也来把货拿走了。
刚发完货李木匠兄弟就来了,林兰把城东的土杂点的工钱和料钱结给了他:“麻烦了李师傅,那边的货柜做的不错,我很满意。”
“满意就好,满意就好。”李木匠感激的接过,拿出李向阳给他的图纸:“小林,那天小李拿来的图纸我们看过了,你图纸上那种柜台我们能做,你打算啥时候开始做?”
他们兄弟喜欢给林兰干活,不像别的雇主斤斤计较,还要欠工钱。
林兰笑道:“今天就可以动工,你先把料算好,我让向阳和你一起去买玻璃。”
李木匠乐呵呵的点头:“我已经算好了。这样吧,小李还没来,我们先把工具带过来,你带我们去铺子。下午再和小李一起去买木料、玻璃。”
林兰说:“好,你们回去拿工具,我在家等你们。”
这年头连买木料都要开证明,没证明只有去黑市找人买木料。
第246章 246找碴
李木匠兄弟高兴的走了,林兰还没进屋李桂芝就来了:“小林,张亚珍说今天轮到你家养牛了。”
林兰惊讶的看着李桂芝:“我那天说了我不养牛,以后也不用牛,养牛的事找不着我,咋又让我养牛了?”
大队分了田地后,队里的耕牛也按户头抓阄了,每头牛由十来户人家轮流养,以后耕田犁地也轮着用。
金会计算好了人头,将每个小组的人召集到一起。林兰这一组有李桂芝、何翠翠、还有后面的几家人一组。
林兰当时就表态,她不会犁田,她不养牛,以后也不用牛,李桂芝、何翠翠他们都同意了。
熊建军两口子当时没吭声,林兰以为他们同意了。今天竟然又说轮到她养牛了,两口子脑子有病吧!
李桂芝撇了撇嘴:“我们也说了,少一户以后用耕牛的人就少一户。张亚珍却说大队把牛分给我们这一组的人共同喂养,
少了一户,其他几户喂养的天数就比别的组多,万一牛生病,大家平摊下来钱也多,她不同意你退。”
李桂芝今天把牛送张桂枝家,人家不接,说她过了该林兰家。李桂芝觉得张亚珍故意找碴,和她理论了几句,可人家就是不接,现在她也很为难。
“金会计找我们开会的时候,他们没带耳朵去啊?”林兰见李桂芝为难的样子,想了一下说,“他不同意就去大队找大队干部。”
李桂芝觉得只能这样了:“我去找大队干部重新分。”
“好,需要我,来喊一声就成。”
“嗯!”李桂芝点点头,蹙着眉头回去找另外几家人商量找大队干部的事去了。
林兰把家里的干货清点了一下,准备找一辆架架车把干货拉去放周小红隔壁楼上。
李向阳进了院子见巧慧在晾衣服:“巧慧,你表姐呢?”
巧慧指了一下放货的屋子:“表姐在房里清货。”
林兰和林月珍抬着一袋木耳走了出来:“你来啦!”
“你搬出来干啥?”李向阳忙上前将麻袋提起放好。
林兰抹了一把汗:“放地上湿气重,我想把干货送那边楼上,省得潮了。”
李向阳觉得也是:“绑车后座,拉过去还是用架架车拉过去?”
“我去美华姐那借架架车,咱们一车就拉过去了。”
“我和你一起去拉。”
“我自己去就行了,你把里面的麻袋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