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297)

作者: 周记的九命病猫 阅读记录

林兰以前跟买衣服的朋友学过怎样辨认毛料,纯毛用火柴点燃燃烧不快;火焰小,还有股烧毛发的气味,离火即熄灭,且燃烧后的灰结用手指捻一下呈粉末状。混纺料燃烧后呈沾胶颗粒,颗粒状的硬物越多,代表化纤成分的比例越高。

林兰发现小梅这次听得认真多了,又让她们辨别了一下开司米和羊毛线、还有混纺线的区别,华达呢、咔叽这些她也不怎么分别得清楚。

还是这次进货批发老板告诉她的,华达呢坠感好,提在手里也有分量,咔叽料的衣物提手里要轻一些,坠感也没那么好……

李向阳和水清站在门口,等林兰讲解完了才推起卷闸门进了铺子:“小兰,水清哥来接小雪她们回家吃饭了。”

说着将放在门口的单人床和被褥拿了进来。

林兰笑着点头:“水清哥,我把小雪和小梅的工资和你说一下。”

水清连忙摆手:“你们刚开始还不知道咋样呢!等生意上路了再说。”

林兰笑道:“那不成,可不能让两个小丫头帮我白干活,我相信生意不说爆火,赚钱还是不用愁的,就是赚多赚少而已。”

她顿了一下说道,“暂定三十块的底薪,卖一百块钱抽五角钱,多卖多得。”

水清摇头:“太多了,我才三十五一个月呢!卖一百块抽五角又是啥回事啊?”

林兰想了一下:“就是提成,卖的营业额越高工资相应也高。”

水清还是有些糊涂,小梅拉着他:“老汉,我晓得,就是我们卖一百块钱,林阿姨另外再给我们五角钱。”

她想到那些毛料衣服一件就好几十块钱,如果一天卖五百块一天两块五,一月下来,光自己的工资给妈买药还有剩……

小梅两眼亮晶晶的看着姐姐,小雪也看向了她,姐妹俩打定主意,一定好好帮林阿姨卖衣服,早点把妈送到省城看病。

小雪拉着小梅的手,看着林兰说道:“林阿姨,我们一定用心卖衣服,回去好好背你教我们的东西。”

林兰笑着点头:“好,卖的好,过年林阿姨给你们包大红包,还让你们自己挑自己喜欢的衣服送给你们。”

姐妹俩重重点头,水清看了一圈铺子里的衣服,觉得会大卖也不一定。

第267章 267小男子汉

水清父女走后,林兰和李向把单人床拉进仓库铺好出来,拿了一件丝袄,三件羊毛衫出来,准备带回去给吴淑芬三个。

门口传来重重的脚步声,杨志刚钻进了铺子,“哥,嫂子,我来了。”

林兰瞪了他一眼,把手里的羊毛衫递给了他:“你哥给你挑的,不喜欢自己挑。”

“喜欢,我哥的眼光比我好多了。”杨志刚乐呵呵的接过道。

李向阳笑着把钥匙拿了一把给他,指了一下门后的锁孔:“我们出去你把门锁好,夜里警醒一点。”

“知道了。”志刚拿着钥匙说道,“何叔明早带何丽来乐兴。何丽知道要进城当售货员,高兴的一跳八丈高,差点把猪食桶踩烂了。”

李向阳笑着拍拍他肩膀:“嗯!等铺子弄好了,我还有事和你们说。”

志刚挠挠脑袋,幽怨的看着他:“哥,你就不能现在说么?省得害我猜来猜去!”

“别猜了,保证是好事!”李向阳说罢拉着林兰往外走。

志刚看着两人出了铺子,关上门歪着脑袋自言自语:“难道是我嫂子要给我介绍女朋友?”他觉得有点激动睡不着的感觉。

铺子外面,李向阳跨上自行车,扭头看着林兰:“上车。”

林兰坐上后座,一手揽住李向阳腰部,把头靠在他结实的后背上一动也不想动。

李向阳柔声道:“累了吧!开业以后就可以交给小雪她们做了。”

“也不是很累,就是脚底心有点痛。”林兰顿了一下,“开业后也丢不开手,还得去守着带她们十来天。”

李向阳说道:“要是没人数限制,咱们就多请两个人,就不用那么累了。”

林兰想起姚秀云的话:“向阳,服装店有志刚守着了,百货店那边谁来守啊?”摊子铺大了,没可靠的人手也是个麻烦事。

李向阳想了一下,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百货店后院大,我觉得可以让水清哥一家住过来,省得他们在联防队那小房子里挤。”

林兰奇怪的问:“勇哥都买了小院,水清哥怎么没买啊?”

李向阳缓缓说道:“嫂子的心脏有点问题,还有哮喘病,水清哥赚的钱全都用在看病抓药上了,还欠了些外债。”

“水请哥那人,自尊心强为人又讲义气,又不愿借我们的钱买房子,一家四口就挤在一个套间里。”

林兰觉得不管哪个年代家里有个常年患病的人,的确很难攒下钱,“明天你去问问他,愿意就早点搬过去,住百货店里,小雪和小梅上班也近。”

两人说着话,转眼就到了乐兴。

小豆子听到旺财的叫声跑了出来:“妈妈,向阳叔,你们咋才回来啊?”

林兰柔声说:“你吃了吗?妈妈想着把货摆好回来,就耽搁了一会儿。”

小豆子点头:“我吃了一点,外婆她们没有吃。”

林兰牵着小豆子进了灶房,吴淑芬三人已经摆好了饭菜。

巧慧倒了热水,给两人洗了把脸,吴淑芬凉拌了萝卜丝,烂刀肉,爆炒油麦菜,还炸了小酥肉煮豌豆尖,几人热热乎乎的吃了,

李向阳对林兰说:“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摆百货店的东西。”

“嗯!”林兰拿了手电筒给他,把他送到院门口,看着他走了才转身关门进了院子,“妈,月珍姐,巧慧我给你们带了件衣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