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362)
山上有板栗、核桃、柿子、罐罐梨、白花桃,还有菌菇、花椒,藤椒、草果、草寇……出门不方便,弄出去也换不了几个钱。
柿子和桃、梨子,都烂树上没人摘。
大伙儿苦哈哈的也习惯了,他们这一辈就这样过了,就担心后辈也像他们这样,一辈子窝在山里头,往后走恐怕连老婆都讨不到。
没老婆决了后,做人就没了奔头。
几人见状安慰他,说他们这环境土质都不错,等以后有钱了,修一条机耕道,车子能进来,把山里的出产拉出去换钱,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林兰想到乐兴包产到户的事,又和他说了说。
金队长点点头:“我去粮站交公粮听下面的队长说了,其他大队的人说,最晚明后年就该轮到我们了。”
“单干好啊!勤快的下力气干,交了公粮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娃也能吃几顿白米饭,省得顿顿洋芋红苕。”
“对,我们队长的人也这样说的。”
林兰吃了几口酸汤粉条,扭头看着金队长:“你们这的粉条口感不错。金队长,我建议你们不要拉洋芋、红苕下山卖,做成粉条送东市,一斤红苕粉能换两斤多大米,红苕渣和洋芋渣还能喂猪。”
第326章 努力的活
姚秀云三人也尝了尝粉条,觉得口感果然比在东市买的粉条口感好,比别的地方的软糯,而且还有劲道。
金队长见几人都点头称赞,有些得意的说:“供销社收购站的人也说我们队的红苕粉和洋芋粉,比别的大队送去的糯,劲道,每次送去都给我们评一等粉条。”
为了粉条能卖个好价钱,队里还专门砌了一间屋子,用来阴雨天时烘烤粉条。
林兰见他笑得满脸褶子,笑道:“金队长,你们队的粉条还多的话,可以送下去给我,我在一等粉条的收购价上,再上浮两成收。”
金队长高兴的说:“粉条不多,洋芋和红苕还有不少,我明天就带人做,做好了就给你们送去。”
林兰点点头:“还有,板栗、核桃你也可以组织人送下山,柿子你可以做成柿饼,给我送去。”
金队长摇头道:“我们做的柿饼不好看,卖不了好价钱。”他说着起身,去角落里放着的箩筐里,取出一串黑褐色的柿饼,“你们尝尝,甜甜的一点都不涩,就是颜色不好看。”
林兰想了一下,以前她过的制作柿饼的方法:“想要做出好的柿饼,靠日晒风干,露天晾晒是不行的。”
“你们得砌一间烘烤房,把削干净了的柿子烘干,挤压成型后,再装大缸里捂,等缸里的柿饼上白霜了,就能卖了。”
金队长皱眉:“烘烤房?我们没见过,该咋砌啊?”
林兰听后也为难了,她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烘烤房,土建的她也没见过:“我也是听别人这样说过,没亲眼见识过烘烤房的样子。”
不知几时站在堂屋门口的金大春说道:“老汉,我们烘红苕粉那屋子,应该可以烤柿饼。”
金队长听后,觉得能行,笑道:“你们今天累了,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看。”
林兰见外面已经黑透,点头道:“好,我们明早去看。”
金队长老伴带着媳妇收拾好了房间,林兰和姚秀云带着小豆子睡一间屋,李向阳和徐东住了一间。
小豆子倒在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林兰和姚秀云说了一会儿话,也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几人跟着金队长父子朝大队烘烤房走。
队上的社员都跟了上来,听说林兰他们是来收老南瓜,豆子和花椒那些的,都高兴的议论起来。
到了烘烤房,金队长打开挂锁,推开门进去,林兰见屋子四圈靠墙砌了火墙,中央搭着一排排架子。
金队长指着火墙:“阴雨天我们把做好的粉条挂架子上,烧火把粉条烘干,省得捂坏了。”
林兰说:“今年你们可以试试,做好了送下来我看看,再给你们定价。”
金队长满口答应,约好半个月后,就送粉条去东市。
林兰几人走的时候,把带着的糕饼和糖,全给了金家两个孩子,拒绝了金家送的洋芋和红苕。
小豆子还小声告诉林兰,让她把自己不能穿的衣服送给那个小弟弟穿。
金家父子把林兰几人送到山脚,硬塞了两把粉条给李向阳和徐东才转身回去了。
下午,几人回到东市,姚秀云夫妻俩把林兰三人送到乐兴,才开着车走了。
佟兴兰打开院门,笑嘻嘻的看着三人:“表姐,表姐夫。”
李向阳点点头,抱着小豆子进了院子。
旺财欢快的摇着尾巴,在他脚下绕来绕去。
小豆子听到旺财的呜咽声,睁眼对李向阳说:“叔,我要下来。”
李向阳点点头,放下了他。
小豆子搂着旺财脖子:“想我们没有?乖乖看家没?”
旺财仰头,望着他,“汪汪~”
佟兴兰指着旺财:“表姐,你看它好像听懂了。”
“旺财是条聪明的狗子。”林兰看着佟兴兰,“我还以为你明天才来呢!”
“在家不好耍,还是来这舒服。”佟兴兰挽着林兰胳膊,“表姐,我妈让带了一捆红甘蔗,一罐子甜酒,一袋背花生,下车我一个人扛到乐兴,差点没把我累死。”
看到廊檐下那捆起码有三四十斤重的甘蔗,林兰不厚道的笑了:“挺厉害的嘛。”
佟兴兰不满的打了她一下:“我和巧慧、志刚烤的烧烤,还留了一些给你们。表姐,下午我们想去看电影去。”
林兰笑着挥手:“去吧,好好耍半天,明天开始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