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421)

作者: 周记的九命病猫 阅读记录

林兰笑道:“我们找你帮忙,你也很爽快啊!”

从金会计那出来,杨美华笑着对林兰说:“你帮金会计买了电视机,以后来找你帮忙买东西的人就多了。”

林兰笑笑:“大家一个大队的,能帮的就帮一下吧!”

李桂芝说:“是啊,我老娘从小就教我,路上栽花难栽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张亚珍这样的人实在是少数。”

她说着把林兰还她们钱后,张亚珍说的那些话说了一遍,“小林,我觉得她就是嫉妒你比她长得好,日子又越过越好,才咬住你不放的。”

林兰叹气道:“遇到这样的奇葩也是我倒霉,平白无故没招惹她,就三番两次在背地里搞鬼害我。怪不得人说,宁与君子结仇,不与小人交朋友。”

杨美华嗤笑道:“疯子婆娘,别人长得好是爹妈生的,过得好是靠自己本事努力干出来的,有嫉妒别人的功夫,还不如纳几双鞋底子。”

几人走到林兰家门口,杨美华和李桂芝回家,林兰和杨丽英骑车朝城南走。

****

林兰和杨丽英到了铺子门口,杨丽英拉着她问道:“林兰,你打算啥时候拆老房子重建?”

林兰摇头:“我也是临时想起这事,等何姐夫问过了再说。”

“你有打算了和我说一声。”杨丽英笑道,“你干啥我就干啥,我就跟着你了。”

林兰笑着点头:“好,我去找向阳帮金会计,美华姐买自行车和电视。”

端阳节过后,糕饼店的生意淡了一些,服装店和鞋店因为换季的原因,生意十分红火。

星期天一天的营业额能上万,在这年头,最贵的衣服也才一百多一件,上万的营业额是什么概念。小雪和小梅,加上老头子,三个人才看的过来。

鞋店那边,林兰时不时去帮忙,加上从土杂店过来的向群,才应付过来。

店里的衣服、鞋子,有的缺码子,有的直接卖断货。

幸好李向阳在羊城和经常合作的几个批发商谈好了,这边缺货,从邮局给他们电汇货款,他们把最新款的服装和鞋子帮忙托运过来,才不用再次跑羊城。

林兰到了利民路,老李告诉她李向阳去养猪场了,要下午才会来,要自行车直接去服装厂后面的巷子里找刘达拿就成。

林兰见店里忙,又帮着招呼了一拨顾客,又去了隔壁鞋店。

向群一见她就说:“小林,细跟的单鞋都卖断码了,还有几个顾客给了定钱,指定了买羊皮鞋子,羊城那边的货啥时候才到啊?”

林兰算了一下,说道:“向阳已经把钱汇出去了,今天发货,最快也要四天才到东市。”

向群点点头:“好,我给顾客说一下。”

林兰从店里出来,想想又去邮局给顾大海拍了封电报,请他帮忙留意一下从羊城发过来的包裹,在省城转车的时候尽快帮他们装上车。

第380章 381钱该怎么用

林兰从邮局出来,去了刘达家,要了一辆自行车,给金会计定了台十四寸的电视。

刘达告诉她,电视和自行车现在就有货,让她先回去,他让人送到糕饼店。

林兰从刘达家出来,想到桉树林卖地的事,骑车去了城东饭馆。

林长有在土产店忙着给顾客称大料,见她来了笑道:“今天咋有空过来?”

“爸,你先忙,我先去馆子里找妈说话。”

林兰锁好自行车进了饭馆,赵小慧告诉她,吴淑芬和张秀清在后院晒菌子。

金家坪子又送了两次苕粉、一次洋芋粉过来,端阳节后还送了些李子和菌菇下来,请林长有代卖。

金队长给林兰和姚秀云送了不少新鲜的菌菇,两人拿了一点,鸡枞菌,大脚菇,还有些好的菌菇林长有按照市价收了,晾晒干菌子放店里卖。

金家坪子的李子又脆又甜,两百多斤李子还卖了个好价钱。

吴淑芬一见她就乐呵呵的说:“小兰,我今天在菜市又收了些菌子,你喜欢吃就拿一些回去。”

林兰看了一下,簸箕里装着不少杂菌,笑道:“等会儿我拿点杂菌回去烧蒜子吃。”

张秀清看了她一眼:“你不是说大队开会说宅基地、割油菜的事吗,开会咋说的?”

林兰把超平方要补交土地使用金的事告诉了两人:“明天开镰割油菜,我花钱买工分了,不用出工。”

张秀清叹道:“出一天满工才一角多钱,摆摊随随便便就赚回来了,但凡有点门路哪个愿意出工,累得像牛一样。”

在这几个月虽说忙碌,但比在石莲的时候更有盼头。

吴淑芬老俩口除去每月的开支,给铺子里干活的几人发工资,盈余的钱就存银行里。

赵小慧最爱说的就是开店好,店门一开,每天都有钱进账,钱像水一样往口袋里流。

“就是,连李姐也买了工分。”林兰说着看向吴淑芬,“妈,你们手里还有闲钱吗?”

“有。”吴淑芬满眼笑意的看着她,“我去存钱,银行的妹子和我说,存死期一年利息有七八厘,活期才三四厘,我就存了死期。你要用我去取来给你。”

林兰笑着摇头:“没事,不是我要用钱。我听何姐夫说桉树林那片要卖地皮,等向阳回来,我让他去打听清楚,你们把钱拿出来买成地皮修房子。”

吴淑芬和张秀清都看着林兰:“在桉树林买地皮修房子能行么?”

林兰重重的点头:“能,只要公社真的要卖那块地皮,买下来修房子准没错!”

吴淑芬想着一月利息也有好几十块,犹豫不决的说:“我和你爸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