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小寡妇卷成富婆(66)
小豆子吸了一口大骨里面的骨油,抬头看着林兰:“妈妈,我在娃娃书没找到你的名字。”
林兰看了一眼他油汪汪的小嘴,拿出手绢给他擦了一下:“这本没有以后在下本书里找找看,妈妈晚上读的拼音你让小凯哥教教你,以后拼拼音识字。”
小豆子嘟着小嘴等林兰把嘴给他擦干净:“嗯!我认识a、o、e…”
“真聪明!”林兰笑着给他舀了半碗骨头汤,“少喝一点汤,省得晚上画地图。”
小豆子嘟嘴:“我小时候画的,妈妈还说。”
“还小时候呢!”
林兰和老太太都笑了起来。
汪汪!大黄在桌下看着小豆子手里的骨头,心慌的窜来窜去。
“大黄,你好馋哦!”小豆子把骨头给了它,大黄叼起骨头就往外跑。
小豆子指着它:“太婆,大黄又去藏骨头了。”
老太太笑道:“狗子就是这样,喜欢藏东西。”
林兰把最后一口饭划进嘴里,对老太太说:“叔奶,您慢慢吃,碗放那等我回来洗,我去把剩下的菜秧栽完。”
“去吧!再不栽完天就黑了。”
老太太吃过饭,帮着林兰把锅碗洗干净,潲水烧热,才告辞回家去了。
小豆子唤回竹林里的小鸡,拌了鸡食给它们吃,还认认真真的数了一遍,才跑去告诉林兰:“妈妈,小鸡回家睡觉觉了。”
林兰抬头笑眯眯的看着他:“乖,妈妈的小豆子最能干了。”
小豆子咧着小嘴笑得见牙不见眼:“我扫地去。”
等林兰把菜苗全都栽下,又把菜地里的菜浇了一遍粪水,天色已经黑透。
猪圈里的小猪饿得桀桀怪叫,小豆子也坐在竹椅上打瞌睡。
林兰这才想起被褥还没搬回房间,连窗户纸也没糊上,只得把他抱进厢房里睡下。
见他在被窝里扭了两下,小手抓住被角陷入沉睡,才出去关院门。
到了院门口,看到秧田那一片零星有昏黄的光,原来有人提着白纸糊的灯笼在田坎上照黄鳝。
她想起以前和小姑姑一起去秧田照黄鳝,从田坎的黄鳝洞里夹出来一条菜花蛇,姑侄俩吓得花容失色,一把将竹夹扔进田中央惊慌失措的飞逃回家,连鞋都跑掉了。
想起以前无忧无虑的日子,林兰脸上浮起笑容,靠着门框看了一会儿,关上院门回去舀猪食喂猪,打扫猪圈。
小猪喂饱了,找出旧菜篮拿刷洗干净,挂在门口的晾衣杆上,明天缝一层白布芸豆装卷。
这才回屋烧了锅热水洗澡,又给熟睡的小豆子擦洗一遍,拿了剩下的白布把菜篮缝好才上床睡下。
轻轻拍着小豆子,听着他细微的酣睡声睡了过去。
林兰睡的迷迷糊糊的听到鸡啼声,急忙翻身起床,给小豆子掖了掖被子,把枕头放在床沿边,去了灶房。
把红豆和大白豆冲洗了一遍上锅,坐在灶膛前一边烧火一边剪胡豆。
想着没手表太不方便了,连现在几点都不知道,等钱宽裕点想办法买块手表!
第59章 59鸡叫起
等她把芸豆卷全都做出来,找了白布浸湿后铺在菜篮里,把芸豆卷一一摆放在菜篮里,再次听到鸡叫声。
林兰有些疲惫的伸伸懒腰,捶了捶酸胀的后腰和发酸的手臂,从后门看出去发现天才蒙蒙亮。
这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她走到院坝里侧耳细听,像是老太太在外面叫门。
她急忙跑到院门前:“是叔奶吗?”
老太太的声音响了起来:“是我,你起来啦?”
林兰听着她苍老的声音,鼻子有些发酸,急忙抽下钢筋,打开了院门看着拿着手电筒的老太太:“您咋这么早就过来了?”
老太太看着她拴着围腰头发挽在头顶,两眼红红的样子,既心疼又欣慰的看着她:“我担心你睡着了,人家来拿不到货。”
她特意调了五点的闹铃,怕林兰懒病发作一大早起不来,特意过来叫她。
林兰笑着将老太太让进院子:“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到鸡叫,我就急忙起床了,等我把芸豆卷做好天才蒙蒙亮。”
老太太最喜欢勤奋上进的孩子了,看她这样,对她的也越发慈爱了,拍拍她的手:“你这丫头,恐怕是三四点钟就起来了。早知道我就把家里的闹钟给你拿过来。”
“不用了,明天我晚一点起床就成。”林兰搀着她进了灶房,咧嘴笑道,“我准备炸兰花豆,您来了刚好帮我烧火。”
老太太笑着点头:“好,早点炸好,你再去睡个回笼觉。”
林兰笑着摇头:“我今天的事还多呢!我打算撒些青菜籽在油菜地边上,还要把三姐给的芋子在洋芋沟里栽一排。”
“也好,芋头杆可以喂猪,青菜可以捞酸菜、做盐菜。”
有老太太帮忙烧火,林兰省力了许多,不一会儿兰花豆的香味,就在灶房里散开。
大概六点过点,两人就把兰花豆炸好了。
老太太舀兰花豆装袋,林兰封口,不一会儿就把六十袋兰花豆装好。
“叔奶,我煮点红苕稀饭,您就在这一起吃。”
“不了,我得回去喂猪,今天刀儿匠要来阉鸡。”老太太看着林兰,“你家的几只小公鸡都是没阉过的,我就不给你留公鸡了。”
林兰满脸笑意:“好!我还要两只鹅崽子养竹林里看鸡崽子。”
她记得以前家里养的鸡,阉过的公鸡比没阉的长得快。
阉过的公鸡长大不打鸣,又懒得动,比没阉过的公鸡出栏早。
阉鸡能长到十来斤重一只,鸡肉不腥不膻,阉鸡肉质更细腻,鲜嫩肥美,口感也更好,卖的价格也高,阉公鸡的价格要比普通公鸡价格高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