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躺平,佛系宫斗(51)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祁黛遇胆寒的事。
永和宫的马才人,病逝了。
马才人病得厉害,原本有药吊着还好,可最近太医院的太医们精力全放在两个小主子身上,对其他人难免疏忽了一些,马才人又不受宠,连身边伺候的人也不用心,马才人夜里走的,第二天巳时才被发现。
消息报上去,皇帝对这个马才人没什么印象,也没添上几分荣哀,只让按才人规格葬入皇陵,且流程还要快些,切莫因丧影响了正生着病的大公主大皇子。
皇后那边得知消息,也只是让人处理了伺候马才人的宫人,一人五十板子,并逐出宫去。
因只是才人规格的葬礼,像祁黛遇这种都不用前去,整个后宫,也就同属才人位分的曹才人前往吊唁。然后皇宫里,有关马才人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也许只有翻看皇家玉碟的时候,才能看到衍历年间宫里有个马才人。
想起那个在围场上一起说笑的女子,祁黛遇手脚冰凉。
怎么说也是皇上的嫔妃,马才人的死亡却没有掀起一丝波澜,就连丧事都要为了不影响大公主、大皇子而草草了事。
皇宫,如此薄凉。
认识到这一点的祁黛遇,连剧都追不下去了,她更加不敢出门,怕一个不小心丢了自己的小命。
直到腊八这日,嫔妃们都要前往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皇上皇后先行前往奉先殿祭祀祖先及五位家神,嫔妃们则在太后的带领下前往万福阁参拜。
七宝五味粥已经供于阁中,由皇觉寺的大师们诵经赐福。
其实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帝,都不怎么信教,但世人有信仰,皇家为了民心,不信也得“信”。
就说面前这大锅里的腊八粥,若是到了民间乃是万民哄抢之物,人人都觉得喝了这皇宫里由高僧赐福过的腊八粥,此后一年必将无病无灾。
这锅粥也不全是给后宫诸人喝的,它们大有用途。
这些粥会被分为多份,由皇上、太后、皇后赏赐给朝臣、勋贵、宗妇。这是来自皇家的赏赐,得到的人自然说明被重视,荣光无限。
剩下的,才是给后宫诸人的。
参拜完,一行人又返回慈宁宫,这时皇上皇后也回来了。
宁妃让宫人把分好的腊八粥端上来。
“今年腊八粥的主料仍是以白米为主,臣妾加了些红枣、莲子、核桃等物,和往年最不一样的也就是多了一味豆腐干。”
腊八粥这东西翻来覆去其实就那些样,没有太多变化。腊八豆腐在徽省一带流行,宁妃能想到将这一味加进去,已实属难得。
太后满意笑道:“哀家如今口味重,豆腐干咸香带甜,倒是合哀家的胃口。”
太后都说满意了,皇帝皇后自然也满意,皇上立刻夸赞宁妃一番,宁妃脸庞微红。
食毕,皇帝皇后分坐在太后左右,说笑逗乐,犹如和睦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就是苦了其他嫔妃,毕竟就连淑妃,在这种时候也只能陪笑。
皇帝没待多久,他还有政务要忙,先行离开。
“大公主可好些了?”太后关心孙女。
皇后回道:“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今早还吵着要给她皇祖母磕头呢。”话音刚落,有宫人报大公主来了。
太后连忙吩咐赵嬷嬷去接。
只见大公主小跑进来,脆生生道:“永安给皇祖母请安!”
“哎哟,哀家的小心肝,快让皇祖母抱抱。”太后搂着大公主,又是问她冷不冷,又是问饿不饿。
大公主一一答了。
赵嬷嬷在旁笑道:“大公主年虽小,腿脚却有劲,老奴都跟不上了。”
众人便都夸赞起大公主来,大公主脸红扑扑的,害羞地扑进太后怀里,惹得太后又是一阵笑。
大公主还在人群中看见了祁黛遇,朝她咧嘴,露出乳牙。祁黛遇回以眨眼。
这时,二公主也来了。
太后对二公主虽然没有对大公主那般喜爱,但也和蔼,关怀几句,摸到二公主的手有些凉,便道:“把孩子们抱到暖阁去,让她们自己玩吧。”
正厅旁边就是暖阁,有什么事走几步就到了。
太后又问淑妃大皇子如何。
淑妃眼下是藏不住的青色,美色都减了几分,“前儿个终于不烧了,臣妾实在担心,今日就没抱大皇子来,太后娘娘恕罪。”按理说,今日腊八节,小辈们都得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摆手:“身体康健最重要,你做得对。”到底是头一个孙子,太后心里也是疼的。
又说了几句话,太后突然道:“朝蓉就在偏殿,不若叫她进来一起说说话,反正日后你们总是常相处的。”
众妃脸色各异,如果可以,谁想和那朝蓉姑娘相处呢。
不过朝蓉一直住在慈宁宫,众人与之相见的机会却不多,能借今日提前了解这位未来的嫔妃,也算不白来。
就听皇后笑道:“那快让朝蓉表妹进来,母后就该早些提醒臣妾,适才用腊八粥时,也该叫朝蓉表妹一起。”
皇后用出“表妹”这一称呼,妃嫔们脸色更缤纷了。
祁黛遇看见对面的苗美人,明显皱眉了一下。
表哥表妹,青梅竹马,这个朝蓉,天生就比旁人与皇上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