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心声被秦始皇君臣听见了(109)
第055章 武将之才
曹参有些不安, 其实是这些话让他越听越不安,萧何举起酒爵给他示意了,曹参:---
【沛县的炙肉做得没有御厨甲做得好吃, 肉柴了,还有点咸,涩味也比较重。】
就在不安中等着那什么萧规曹随的曹参:你说呗, 怎么品起来肉味了,沛县里面的厨子做的当然没有皇帝身边的御厨烹制的食物美味。
在赵小羽的点评下, 大家的心思也都转移到这个沛县呈上来的食物上,粥不够细腻香醇,酒也很稀, 炙肉是最不好吃的。
但总体尝下来还不算是不能吃的。
【过段时间到了南方,去山上找找现在有没有茶叶树, 虽然现在的酒度数不高,但是一上桌就是酒很让人不习惯。喝喝茶多好的。
看看大家在干什么?哇,李斯你的菜都吃到鼻子上了,王离怎么都不专心吃饭?坐在王离下面的就那雍齿,好小子,才多久你就混到了大席面上了。陛下吃饭好认真啊, 一筷子菜一块子肉,咦,这筷子叨的还是肉,那下筷子是菜还是肉?】
嬴政这才觉得沛县的饭菜有点让人食不下咽,抬起平静无波的眼, 目光落在左手下边的赵小羽身上。
你小子就不能好好吃饭, 好好看你的脑内书吗?
赵羽被陛下看了一眼,马上低头老实吃饭, 不过还是在心里嘀咕,大家是怎么做到这么严格的食不言的。
众人:听你讲书啊。
赵羽觉得一直专注注意力看书有点累,低头专心的吃了一会儿饭才跟着正在闪烁的字体往下看。
【萧规曹随,顾名思义就是萧何定下来的规矩、成法,曹参一字不改地拿出来使用,用在现代的语境中,有点恭维前辈才能高超的意思。例如,您在这行业打拼了好几年,许多成法都是依据实践实施的,我接任之后萧规曹随就好了。】
能听到赵小羽心声的人,这一刻都有些面面相觑,只有萧何谁的眼神都不敢回应,他很怀疑,自己再被这么夸下去,之前还能对他露出笑脸的李上卿很可能会对他下黑手。
刘邦和樊哙眼神里都含着恍然大悟的明了,原来我们最后能成事,跟老萧这个蔫儿坏一定有很大的关系。
此刻,门外的张良也正在回想萧何的相貌和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
【话题回到曹参,他之所以在这个成语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正是萧何指定的继任者。汉惠帝二年,也就是刘邦死后的两年,萧何也追随老伙计归天。在萧何病重之际,吕后和她的皇帝儿子去问萧何,你死了该选谁继任相国一职比较好呢?
其实吕后比较看重更聪明的张良,但彼时一辈子都在为复国奔波在汉朝建立之后又深刻意识到韩国复国无望的张良,已经厌倦了这些争斗,当时天下大定,张良便抛弃荣华富贵开始了云游日常。关于张良的去处,民间都传说他是跟着一个叫赤松子的道人修仙去了。】
刘邦的眼睛蹭一下晶亮,原来他身边还有这样的能人啊,以后等秦始皇找到这个张良了,可得好好跟他相处。
【吕后留不下更心腹的张良,便听了萧何的建议,定了曹参为大汉的第三任相国。话说萧何一死,曹参就开始收拾他的东西,跟周围同僚表示我马上就要升职啦。】
曹参:我有那么无情吗?
【曹参为何如此肯定呢,一定是早就感觉到大限将至的萧何提前给他透露了消息,由此也可以断定,萧曹二人的关系那是相当不错。可是大家别忘了,曹参人家是军功起家的,在当“管家”方面那就不是没有经验,而是相当没有经验。
没经验没关系,前任留下了完美的作业模板,萧何死前必定也是叮嘱好了的,于是曹参走马上任之后就两个手臂一揣,跟大家表示你们可以完全忽视我,我就是一个被赶鸭子上架的,以后咱们所有的规矩还是都跟着萧哥走。
于是萧规曹随这个成语中,是包涵这一种美好的治国传说在里面的,它是个褒义词,从两千多年前的大汉一直流传至今,让我们可以从中想像到一代贤相的风采。
萧何曹参两位相国秉承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令饱经战乱的百姓休养生息,从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贤相相从的传说,正是因为它太出名了才会给我们留下一个曹参和萧何是并列的印象。
其实细看历史,才会发现曹参此人,他更擅长的是打仗,治国治世方面,他且是个小弟呢。】
曹参看了看身边的萧何。
萧何只觉双颊发热,怀疑自己心跳快得恐怕跟看见情郎的豆蔻少女有的一比。
赵羽看完了,对萧何更加佩服了。
【嘴边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大秦奋斗了六辈子才完成统一大业,但其灭亡也忽焉,未必不是因为始皇大大身边现在并没有治理和平之世的人才。李斯他的确能力很强,但那是在应对战时场面的才能。有了萧何,大秦能稳了吧。】
李斯都说不出心里是一股什么滋味,这话是夸他的,但怎么有种小羽要在陛下身边进谗言把他踢到一边的感觉呢。
但是在知道自己将来为了权势把陛下跟鲍鱼放在一块儿的将来,他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