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心声被秦始皇君臣听见了(162)
嬴政看了他们一眼,问蒙恬:“爱卿怎么看?”
虽然昨天晚上君臣已经说过了北部边境的事,蒙恬还是详尽地表达了应该在北地驻军的想法,并且说了咱们应该把原先赵国燕国修建的长城补充起来的这个事。
“北地无天险,需要一个防御工程,臣以为在不想动刀兵的情况下,长城是必须的。”
蒙恬这话还没说完,王绾又翘着胡子骂了起来,“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民间的青壮死在战场的不计其数,你还要再这时候修长城,你,你是要撅了大秦的根啊。”
说完才察觉不妥,噗通一声跪下来,喊道:“陛下,请您三思啊。”
王绾觉得陛下不能同意修长城的建议,毕竟咱们都听仙书说得清楚了,秦朝之所以灭亡那么快就是因为征发的徭役太多,难道都知道了那是一条死路还要走吗?
王绾激动的,眼皮耷拉的眼睛里都是晶莹的泪花。
赵羽忍不住拖了拖自己的下巴,真惊呆。
【万万没想到,王丞相这个糟老头子竟然是个这么为老百姓着想的官!不过这脑子是不是太不会转弯了,不能因为担心压在百姓身上的担子太重就因噎废食啊。
匈奴在大北边,都能跑到西北边境闹事儿了,这是真的实力充足,陛下再不动手弹压,秦朝说不定就要亡于外患。
倒也不能说是外患,匈奴啊,毕竟是我们的兄弟民族,以后大家都是要一家亲的,只可惜这时候头很铁,自己不好好地放羊只想着抢现成。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头铁陛下的头更铁。虽然这段时间没功夫顾得上兄弟民族,让他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陛下手里的大将随便一个撒出去,还不是马上就要老老实实的。嘿嘿嘿,超期待跟兄弟们的友好交流滴!】
如果你那个友好交流不是重音,我们会更相信你的诚挚。
外界,嬴政已经“心无旁骛”地肯定了两个臣子的看法,就是蒙恬王绾说得都对,大秦刚刚建立,需要大家好好地呵护,你们都想想有没有一个比较两全其美的办法。
赵羽留着一个耳朵听外面的话呢,当下连连点头。
【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这气魄这爱民之心,史书竟然没有记录下来其一二啊。谁能想到,陛下也是要稳定发展呢。】
王绾:---
蒙恬:---
李斯又想当显眼包,可惜被刘邦快了一步。
“陛下,臣斗胆,倒是有一点见解。”刘邦说道,看了眼嬴政的脸色。
要是始皇帝很反感他参与这是比较重要的事,到了咸阳他就当个混日子的官儿有吃有喝万事足了。
赢正对刘邦还真没有忌惮,微笑道:“说来听听。”
刘邦一愣,没想到始皇帝这么心无芥蒂,倒是显得他有些小人,毕竟这一路上他可没少担心嬴政会冷不定什么时候找个机会杀了他什么的。
“臣想着,修长城和百姓休养生息并不矛盾,只要把工钱给够吃得管饱,应该会有很多人愿意去修长城的。”
李斯冷笑,跟谁想不到似的,“那你有没有仔细算过,这么一来得需要多少钱?”
把陛下的少府收入给算上也不够。
刘邦一脸的笑眯眯:“李上卿说的是,可您也别忘了,小羽---赵小中郎上交的那些农具琉璃珠都能生钱,只要想给到,总归是能挤出钱来的。民意可载天,李上卿莫要忘了啊。”
这话说的对。
以前为什么不在意底层百姓该多少,或者过得是什么日子呢?
还不是觉得那些小民不足虑。
可是现在咱们都知道,徭役太繁重能把人逼反。
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啊。
能想象吗?
反正我这种本就是小民的,想像那个画面就觉得激动,叫你们不拿我们当人!
至于嬴政想到那些,心梗,他对这些臣子们说道:“刘爱卿说得很有道理,只是这件事不能只凭空口说,你们回去想想具体如何集中头一批徭役银。”
然后特别交代刘邦仔细想。
刘邦:---
【哈哈哈,显眼包,这下真要显眼了。不过这个问题也不难,盐铁专营什么的为国增税的好办法要等到三哥那个虚无缥缈的孙子时候才能实施。我可以跟三个详细讨论一下,还有因为盐铁矿超有钱的富豪也挺多,让他们分段承包长城啊,谁承包谁拿特权,比如可以走直道什么的。
还有啊---】
嬴政:你小子的点子还挺多。
不过赵小羽这一下那一下的,倒是让陛下感觉轻松了很多。
一位现在议修长城,难免就让他想起来仙书上记载的那个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尽管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必在意也不在意那些黔首的看法,但在听了那么个抹黑他的传说之后心里也不会好受。
刘邦的眼睛确实噌噌发亮,要不是担心赵小羽怀疑,他现在就把这个盐铁专营的好主意给秃噜出来。
萧何尉缭等人都为难了起来,这么好的注意都被赵小羽想了出来,他们提出个什么对策才好?
然后被陛下打发出来的官员们就聚集在一起,去找赵小羽。
赵羽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听他的意见,感觉有点背着陛下开小会的意思。
尉缭是其中年纪最大资历最老的,大咧咧道:“没关心,你就敞开了说,咱们把每一个细节给完善了再交给陛下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