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宠冠后宫(188)+番外
对着林晚意便开口问道。
“还是过不去心里那一关吗?”
林晚意默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这问题。
说过得去?
她明显是在撒谎。
可说过不去?
皇帝又因此气恼了怎么办。
纠结了一会儿,她便放弃了,直言道。
“婢妾不知该如何作答。”
“怎么说?”
“陛下的格外怜惜,让婢妾心有欢喜,但同时也怅然若失。这人得不到的时候总是心头的白月光,可若是得到了,便也尔尔。婢妾不想也不愿如此,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回应陛下的这份情意。”
听到这里,皇帝总算是明白了她的担忧和患得患失的源头。
说到底,还是怕自己竹篮打水,到头来一场空空罢了。
气恼吗?
气恼。
他此生唯一一个用了心对待的女人,竟是如此反应。
可理解吗?
也理解。
她那样的生存环境,还能保住初心就很不错了。
旁的再想要,自然也是顾虑重重。
明白了这一点,皇帝也懒得与之再深究下去。
说起来,他们也不过才相处三月罢了。
日子还长,他慢慢来就是。
没有继续再追究下去,反而是对着林晚意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窦太医来报,说你弟弟已经转醒了,只是还需静养,所以朕想着,还是等来年开春再去国子监报道吧,你觉得如何?”
国子监!?
林晚意做梦也没想到,皇帝竟然会提及此事!
她曾经还想着有机会的时候要好好同皇帝说说此事呢,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开口,皇帝竟然先一步提及。
“陛下,怎么会有此一提呢?”
“此事,也是你的一个心结所在不是吗?”
林晚意默然。
她与皇帝曾经提及过,胞弟之聪颖,只是可惜一直养在相府里头让秀才先生教着。
而二房的林广之明明脑子全是一团浆糊,却可以进国子监得名师指点。
真是一万个不公平。
“婢妾代胞弟谢过陛下,可婢妾心中还有一事,希望陛下也能允准。”
“何事?”
“婢妾的外祖家中,有一表弟如今年十六了。他在家中之时也是好读书之人,婢妾不求表弟能进国子监,但求陛下可以恩准,赐他脱离商籍,能参与科考。”
说罢,便盈盈一拜。
她倒是直接,一点都不客气。
若换在别人身上,只怕皇帝会觉得得了便宜还卖乖。
可偏偏是从林晚意的口中说出,皇帝却只觉得她有恩必报。
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可见人心从来都是偏颇的。
多一分的爱在里头掺合着,谁也都能得些格外的偏疼。
“脱离商籍不难,朕一句话的事情便是。不过既然你外祖父一家是难得的人才,便不要仅一人脱籍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晚意还未反应过来,皇帝便有了新的旨意下来。
“董玉忠。”
“奴才在。”
“你往太医院跑一趟,告诉药监司的人,将负责太医院供应药材的商户统统提个官职,就做库委官吧。至于董家,既然老太爷还在世,就将这官职赐予他吧。”
如此一来,从董老太爷开始,整个董家就从商籍一跃成了官籍。
虽说这库委官,连个芝麻绿豆的县丞都比不上,可对于商户出身的董家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
有了官籍在身,董家的后代就可以都参与科考。
若有贤能之人,日后也可入朝为官,报效大魏了!
听到这里,林晚意才彻底的反应过来。
她所求是芝麻,皇帝却给了她西瓜。
如此的厚恩厚德,她自然是感激不尽的。
对着皇帝郑重的叩拜后,才说道。
“婢妾替外祖父一家,谢过陛下的恩德!董家上下必定全力以赴,做好此事。”
她虽然不太明白这太医院的库委官是个位置,但能帮外祖父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心头大事,也是好的。
思及此处,她倒是比往常“殷勤”了许多。
皇帝心中好笑,早知道她如此好哄,那他这命令就该下得早些。
二人平白的耽误了这许多日子,还真是吃饱了撑的。
汇芳雅院之中,晚膳早就备好了。
一院子的人看着皇帝与自家小主一同前来的时候,心眼子又提了起来。
不过片刻后,发现二人心情都很好。
一切又都回到了最初。
春祺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将这晚膳做的精益求精。
而林晚意也是伺候得比往日更为上心。
皇帝高兴,汇芳雅院上下也高兴。
这遮在她们头顶好几日的乌云,总算是散开了。
一时间人人都又规规矩矩的做好自己的手中事。
第167章 韬光养晦
药监司得了这命令的时候,那主事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虽说这库委官是宫里头的职位,平日里大部分所做就是在整理归档药材。
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让出去也无妨。
可他好奇的是为何皇帝会有如此命令?
“董公公,目前供应太医院药材的商户,在册的一共六家。其中供应量最大的是董家,莫不是这户人家与您是本家来着?”
同样是姓董,这主事有此一问也不奇怪。
倒是董玉忠拿拂尘就佯装气恼的敲了那主事的脑袋一下。
而后说道。
“休要胡说,你在这主事位置上熬了那么多年也不见往上走,还不好好动动脑子。那董家可是相府的姻亲,咱家可高攀不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