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娘娘宠冠后宫(377)+番外

作者: 三只鳄梨 阅读记录

说着话呢,就见她立刻指了指那炭火盆,便说道。

“二皇子不喜用碳,撤了吧,让他们多烧几个汤婆子过来,给他暖手脚。”

“是,奴婢明白。”

祖孙二人也相处过几个月了,?因此互相的习性还是明白些的。

因此二皇子进门之后,除了淡淡的檀香,倒是没有闻到一点点银丝碳的味道。

用热水浸了帕子,?二皇子自己擦了擦脸和手。

一路走来,确实是冷的很。

但他心里头却无比的激动,只因今日在学堂上新学了一篇文章,所以特意跑来慈宁宫向太后请教。

等洗漱好了以后,文嬷嬷手里的汤婆子已经拢好了放在他平日里爱坐的位子上。

早早的给他暖了起来。

“孙儿见过皇祖母,请皇祖母慈安。”

“嗯,起来吧。”

太后对这些小辈,从来没什么架子。

尤其是大雪天还过来的二皇子,她心里头也是越来越喜欢了。

因此说话的口吻都带几分轻松。

“这大雪天的,你来做什么?不是早就跟你和三皇子都说过了吗?等开春再来便是。”

“太傅今日教的是《白圭谓新城君》,孙儿觉得甚是有趣,所以特来请教皇祖母。”

太后闻言,便笑着说道。

“可是:夜行者能无为奸,不能禁狗使无吠己也。故臣能无议君于王,不能禁人议臣于君也。”

“对对,皇祖母可真是博闻广识。”

而后二皇子便一字一句的分析道。

“太傅说了,这意思是指夜行的人能不做奸邪的事情,却不能禁止狗对自己的狂叫。所以我能够做到在王那里不议论您,却不能禁止别人在您这里议论我。便是要让我们都做个坦荡荡的君子。”

他说的一板一眼,让太后瞧着有几分逗趣。

别看二皇子入学晚,但每每学起道理来,可是有自己一套方法的。

从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到后面甚至可以举一反三。

这就不得不夸夸林晚意的教导有方了。

不是强压些学问入他的脑子,而是教会他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并深刻理解。

这一点,太后很是喜欢。

“嗯,太傅说的不错。但你可知这人最后成了什么吗?”

二皇子摇摇头,对此他确实一无所知。

“成了商祖。”

“商祖?这是何意?”

二皇子提了疑问,太后也不厌其烦的与他解释道。

“弃政从商,成了当时洛阳有名的商人。”

听到这里,二皇子瞪圆了眼睛。

太傅只说过这人是相府之才,却从未说过后者。

大约是觉得这部分经历,并不“光彩”吧。

于是端了好奇的态度便开口问道。

“这是为何?”

“人的一生并非只有在朝堂上建功立业才是正确的活法,反而应该是百花竞放,才有意思。于朝政上无用,不代表于其他地方也无用。反而是要利用自己的长处,在其他地方也能发光发热才对,不是吗?”

说完此话,太后便让文嬷嬷取了笔墨纸砚过来。

而后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智,勇,仁,强。

二皇子不解,太后就一字一句的解释道。

“别小看了这经商之道,从古至今的王朝都是重农抑商,这里头可存了不少愚弄百姓的心思,比起脑子精明活络的商人,他们觉得老实巴交的农户更好统治罢了,所以才一直将商人贬得不能再贬,不过是为了自己王朝永固罢了。”

(本章完)

第333章 重农抑商

“但你仔细端瞧,王朝倒是没几个千秋万代的,可商人却永远生机勃发。须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说罢,就看了二皇子一眼。

太后的这些话,若是落在旁人耳朵里头,?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可在二皇子面前,她却袒露无遗。

为的不过是让他脑子清明些,别被既得权力者给哄骗罢了。

二皇子虽不完全懂这意思,但却记得牢牢的。

而后指了指那几个字便问道。

“皇祖母,这又是何意?“

“别小瞧了这经商之人,里头的门道多了去了。但凡能做到富可敌国的地步,少不了就是这四字箴言。要有谋略,要果敢机敏,?要善于决断,?还要学会坚守时机,最重要的便是这个。”

太后用手指在“仁”字上面点了点。

而后便说道。

“商人重利轻别离,之所以会被污名也是因为缺了这个仁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既是经商的关键,也是做人的道理。”

太后说的认真,二皇子听的也仔细。

祖孙二人在屋子里就世事说了起来,倒是外头白茫茫的一片,安静极了。

只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的假象而已。

无独有偶,皇帝与林相爷,?四王爷,西北侯,?还有兵部和户部两部尚书正商谈军饷一事呢。

四王爷和西北侯,一个手掌皇甲军,?一个手掌西北军,都是大魏军饷用最多的。

因此,今日探讨军饷一事,他们二人自是要在场。

至于林相爷,兵部和户部的两部尚书,今日则只是陪衬。

兵部要发军饷,户部觉得为难。

林相爷在其中和稀泥许久,今日干脆把篓子捅到皇帝面前来。

正好四王爷和西北侯也在京中,那就一并说开来的好。

户部尚书顿觉,神仙打架,殃及的却是他这个小鬼。

因此说话的时候,格外的小心谨慎。

“这便是今年收税之后的结余,较去年倒是增长了三成,但却填不上兵部要军饷的口子,臣也实在没法子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上一篇: 公子他悔不当初 下一篇: 九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