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娘娘宠冠后宫(549)+番外

作者: 三只鳄梨 阅读记录

他在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嘴角上扬的高高着。

“好啊,不愧为我林家子孙,日后潜龙出水,也是明摆着的事了!”

旁边已经两岁多的林润之满眼好奇。

他自一家人离京之后,就一直都是被林相爷养在身边。

因此,早早就启蒙了。

他本身也聪明伶利。

如今话也说的利落,简单的字也能识几个。

若不是年纪小,手腕力道不够,林相爷只怕要开始让他习字了。

“祖父,何为潜龙出水?”

林相爷慈爱的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教大带大的孙儿。

心里头盘算之深,却不打算说出。

“润之还小,此话以后祖父再给你解释便是。”

“哦,好!”

林润之点点头,而后就继续听祖父给他讲课。

林相爷曾经也是为过帝师之人,自然知道如何教导孩子。

爷孙这里倒是少见的亲情温馨。

太子一事尘埃落定之后,三皇子携母亲谦贵嫔离开之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乱。

毕竟西北柳家什么下场,宜皇贵妃什么下场。

他们都心知肚明。

为一个已经不可能有机会再登皇位的三皇子费心,他们也不是傻子。

所以,去往策州的路上,三皇子略有失落。

可一旁的谦贵嫔却满腹谋算。

盛京城,总有一日,她会再回来就是。

属于她儿子的一切,也都会物归原主。

(本章完)

第483章 宫宴安排

三皇子离京后没几日,盛京城又热闹了起来。

五皇子被立为太子一事的风浪都还没有下去。

新一波的浪潮又涌了出来。

那就是四王爷亲率的皇甲军一行人总算是在六月底的时候回来了。

百姓们夹道欢迎,文武百官们也都恭敬的候在西城门口。

而皇帝,也顶着烈日,站在城门之上,静静地看着远处。

很快,那整齐划一,且恢宏的步调声,骑马声都越来越近。

等到皇甲军将士们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时。

欢呼声,雀跃声,鼎沸的厉害。

不多时,他们就都立定站于西城门前。

个个昂首挺胸,但却不见傲气。

为首的四王爷高坐在军马之上,对着城门上的皇帝便喊道。

“老臣不负皇上嘱托,此番平定了大虞,贼首也以伏诛,天佑我大魏,万年昌顺。”

他的话音刚落下,那些皇甲军也高喊着。

“天佑大魏,万年昌顺。”

“天佑大魏,万年昌顺。”

“天佑大魏,万年昌顺。”

一如当初他们启程去驰援西北一样,但归来后更多的是笃定和锋芒收敛后的冼华。

皇帝站在城墙之上,俯身看着这绵延不绝的皇甲军。

心里头也大为感动。

立贤朝,为明君,得忠将,为民生。

这些,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总算是做到了。

日后,他还将秉持着这一态度,继续坐稳这大魏的江山。

于是朗声就说了一句。

“众将士辛苦了,朕已经备好了一切,犒赏三军!”

“谢皇上。”

如今国库充盈,皇帝的腰杆子也硬。

这些都是为国家撒过热血的将士,自然要好好的奖励他们。

文武百官之中,以曾学士为首,几个文臣站了出来。

虽说日头晒的他们个个都有些脚步不稳。

可在面对四王爷和皇甲军的时候,他们眼中还是充满了敬重和不敢小觑。

张口就代替说有的大臣们说道。

“四王爷和将士荣归,乃是我大魏之福气,有你们在,我等甚是安心。”

说完就恭敬的弯腰一拜。

这一拜,四王爷和皇甲军们都受得起!

坦然接受以后,该讲的场面话,四王爷也没忘记。

张口就对那些久后的大臣和百姓们说道。

“此乃吾辈之职责所在,大人们赞誉了。”

曾学士不是那虚伪客套之人。

毕竟他儿子如今是太子陪读,很明显皇帝要重用曾家。

而四王爷又是贵妃娘娘的“干亲”。

那么同样是五皇子坚实有力的背后支撑。

所以想到这里,也就挺立了腰板,随后让出了主路。

“王爷,请。”

“好。”

三品以上的将领跟着四王爷纵马进了城。

所到之处,百姓无有不欢迎的。

其余的将士退后十里,驻扎在城外。

打算原地休息三日后,启程回去华州。

城里头,人声鼎沸,人头攒动。

而城外头也没闲着。

数千名从民间征用来的厨子已经开始准备酒菜。

定要让这十几万的将士们个个都吃好喝足才是。

皇帝下了城门,坐上了御驾。

四王爷携众将军跟在其身后。

这比什么禁卫军跟着都要更让人安心些。

等进了宫,入了紫光殿。

这接风洗尘的宫宴也已经早早备下。

林晚意携几个皇子公主,就站在廊下。

看到皇帝和四王爷等人进门之后,绝色的脸上挂满了笑意。

“臣妾见过陛下。”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四叔祖父。”

孩子们能说得清楚此话的,其实只有二皇子和二公主。

其他人都跟着发了个音。

六皇子尚在襁褓之中,今日倒是没出来。

而来的这五小只,个个都装扮得精致,却不过分出挑。

哪怕已经是贵为太子的五皇子,也一样。

这时候,皇帝才看清楚了林晚意身上所穿。

云罗色的轻纱,秋香色的长裙。

上一篇: 公子他悔不当初 下一篇: 九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