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美人竹马只能我亲(33)

作者: 茶块儿 阅读记录

假期交通尤为拥堵,两人搭乘地铁,从闸道下电梯,一路被人群簇拥挤上去。

人前人后就差前胸贴后背了,靳越舟皱紧眉头,没挑好日子,应该打车去医院。

地铁经停,人来人往,靳越舟安稳不动,后背对着人群,一手扶杆,将背靠角落的宋阮挡得严严实实,除了空气浑浊有些闷,没受一点影响。

周末放假结伴游玩的女生多,靳越舟长得高,五官英俊得过了头,侧脸线条流畅完美的像玉石雕刻作品。人群中十分扎眼。

时不时有目光投递,兴奋的八卦和惊叹音淹没在乌泱泱的人群中。

两人下车有女生从身后追上前,模样漂亮,打扮靓丽青春,许是身边朋友的一再鼓励,女生大胆追问靳越舟,“你好,能加个微信吗?”

宋阮虽习惯女生搭讪靳越舟,仍是一怔。

没一秒,身边人冷声拒绝。“不行。”

女生作抱歉转身离去找朋友,朋友安慰,“没同意吗?那他俩估计是一对。”

“怎么会啊,我一点也看不出。”

“正常,帅哥全都内部消化。”

……

对话一清二楚进入宋阮耳中,心里无声牵扯出涟漪,他悄悄瞄了眼靳越舟,侧脸深邃凌厉,恍若只有宋阮一个人听见。

事实上,靳越舟的确没注意,下地铁后便在手机上挂号,心里计划着让宋阮做个血常规检查。

市医院是榆城规模最大、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医院,路线太过熟悉,五官科宋阮闭着眼都能找到。

本来心情就差,进了医院看见医生宋阮脸色更差,小脸恹恹,叹气都没声。

脑内的人工耳蜗需要定时调频,目的是通过调整人工耳蜗系统,使电刺激的范围与人工耳蜗系统使用者的自身听觉的动态范围得到最接近的映射,并在使用者逐步适应之后获得最优的听觉补偿。

科室病人不算多,没坐几分钟门口显示屏呈现宋阮的名字。

要进去了。

宋阮站在调机室门口,还没进去他就身觉电流在脑子里到处窜,软白的手指头扒拉门,两腿不动,仿佛要扎根门口。

他委屈巴巴不想进门,抬头看靳越舟,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我觉得耳朵听东西挺正常的,哪有经常调机的……”

靳越舟低头认真纠正他的逻辑,“只有你经常调机才能听东西正常。”

坐诊的医生陈琳是姜老师的老朋友,老太太看见宋阮十几年如一日的害怕,笑呵呵招呼他进来,“阮阮来了啊,快进来,一点也不难受的,听小靳的话,快进来。”

“一点也不难受”的话老太太说得一次比一次情真意切,宋阮才不会傻到一次次上当。

“阮阮,后面还有病人呢,听奶奶的,快进来。”

靳越舟难得温和,和平时独断专行的样子截然不同,冷淡的眉目添上耐心,他低头柔声劝宋阮,“听话,进去看病,我就在身边。”

脸贴着脸,只一寸的距离,清冷的呼吸贴近,本就害怕的宋阮瞬间心慌乱了神,睫毛轻轻扇动,担心漏出不清醒的思绪。

老太太见不管用再添一把火,“阮阮,你看看外边还有小朋友呢,你作为哥哥不当个好榜样?”

宋阮听后,往后一看,等候椅上坐着不过七八岁的小女孩,耳朵上挂着和他一样漆黑的外体机,小女孩被他害怕的情绪渲染,超小声贴近家长,“妈妈,我有点害怕。”

母亲柔声鼓励,“宝贝最棒了,妈妈就在身边不害怕。”

母女俩的对话在走廊处清晰可闻,靳越舟闷声笑了笑,眼梢都带笑意。

宋阮扁嘴,不高兴瞪他,仿佛被嘲笑自己单胆子跟八岁小女孩一般大。

终于还是无可奈何硬着头皮进门。

第19章 又哭了

陈琳打开电脑调节适配宋阮的人工耳蜗,帮他佩戴好声音处理器,随后打开调机软件检查内部各部分的连接是否正常,几分钟后夸赞道:“状态还不错,机器保养得很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年更换人工耳蜗也不晚。”

宋阮置若罔闻,下一个环节就是调机测试,心里紧张,玉石般的指尖因紧紧攥紧泛起粉红。

靳越舟看穿他的害怕,站在身后,两只大手早早握住薄薄的肩。

隔着两层料子轻薄的衣物,灼人的体温热烘烘的贴近宋阮的后背,乌黑的后脑勺结结实实靠在宽厚的胸膛上。

有经验的调机师会知道在哪个频率微调,知道在哪里调上去降下来,靳越舟提前从包里拿出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上面详略记录宋阮调机的频率。

陈琳接过笔记本,心里忍不住惊叹,靳越舟对待宋阮的细致和重视已经远远超过大部分病人的亲属,不问任何人自己就接过那份看不见的责任。

大半生的从医生涯过去了,大风大浪的陈琳什么没见过,旁观者清,当局小孩还处在雾里看花的阶段。

陈琳熟练操作机器,开口让宋阮做好准备。

宋阮没出息闭眼,眼皮微颤。下一秒,电流来势汹汹,电穿透大脑带来阵阵头皮发麻的感觉,耳朵内部激流不断对大脑发出冲击。

一时间受不住,宋阮身体半边肌肉和肌肉控制不住开始抽搐以至于眼泪流了出来。他不想哭出声音,齿贝死死咬住下唇,唇色变得粉白。

人在害怕时往往会渴求安全地,随着靳越舟半侧身,宋阮整个脑袋扑进熟悉又暖烘烘的胸膛,热乎乎的青柠洗衣粉味扑鼻。

宋阮两只手因大脑的疼痛死死攥紧靳越舟的短袖下摆,十几块买的劣质衣料几下就被扯长变形,滚烫的眼泪沾满衣襟,衣服算是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