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191)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米饼从兜头罩下的被子里挣扎出来,捂着嘴呵呵地笑了。之后,他一翻手,掌心就多了一个半寸左右的珠子。他将珠子拿在手里,左旋右旋地忙了一气,珠子就从正中分开,是空心的。米饼四顾着拉了床上的一方绢帕不知怎么一团,便叠成了小小的一块儿,正好放进珠子里。他将珠子往嘴里一送,就吞了下去。等了一会儿,他拍拍胸口,吐出珠子,打开取了绢帕出来。展开一看,绢帕皱巴巴的。米饼将绢帕和在掌心,闭上眼睛,双手经过的地方,绢帕平整如新。

果然好本领!赵瑟点头赞叹。若非有如此神技,十一何以能人不知鬼不觉地与自己传递书信?

“你睡觉吧!”赵瑟吩咐米饼。

十一啊,我怕是要对不起你了!

赵瑟斜倚在大迎枕上,将十一的书信合在自己的胸口心口这样想着。她觉得她自己简直没脸再去看十一写给她的东西。拖了很长时间,天仿拂都该亮了,赵瑟才终于展开书信来读。

一如既往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深情。

最后有一段内容,十一看似用平淡无奇的语调很随意的写下来,在赵瑟读来确如惊涛骇浪一样敲击着她的心房。让她又惊又喜,又期盼又担忧。

“不知道下一次的书信能不能按时送到你那里。如果没有,千万不要担心,我没有事,只是换一个地方而已。在一切都安顿好之前,可能没办法送信回去。”

“一定要想我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换地方,不知道是谁下的命令,这座边城三分之二的军力都要被调走,听说河西还有很多边塞的守卫要有变动,我还没打探清楚。不过有一件事情挺奇怪,目前我的上司,就是现在我呆的这个边城的将军,正在和我谈一桩买卖,似乎是刺杀乌虚一个大臣。一定是老赵多嘴,他才会找到我的头上。不过,阿瑟你放心,你的事情我保证他没和任何人提起过……”

“我准备答应他。别担心,阿瑟,不过是从操旧业而已。现在我干这个还是比打仗在行多了——你可别生气,刺客我到底做了十来年,军人我才做了几个月,总要点时间的……如果顺利的话,阿瑟,我想我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我们还有一千七百九十五天的约定期限缩短一大半。”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你听了一定高兴。明年开春的时候,我可能有机会去上都一次。干什么去我还不知道,但只要能回去见到你就好,这也是我和那位将军谈的条件之一。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好好准备,等我到上都的时候……”

事实上,公孙玉的这封信件里隐藏着将影响大郑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如果赵瑟这个时候拿着这封情书去找她的祖母,那么很多说不清楚是幸运还是不幸,很多说不清楚是轰轰烈烈还是荡气回肠的故事可能都不会发生。然而,这时候的赵瑟彻底沉浸在对公孙玉的爱恋与愧疚中,大多数值得注意的细节她都忽略了。

赵瑟的脑中也曾有一些怀疑一闪而过,比如为什么河西各个边城的守军要有大的调动呢?冬天的时候边关飞雪,道路阻塞,两方都要歇下来过冬,从来不会在冬天调兵。难道真如河西大都护在请求增兵的奏折里所说的乌虚将要大举叩关吗?比如她的十一要去刺杀的什么人?为了什么原因?

这一切怀疑,在赵瑟这里,在保证她的十一安全与隐秘的前提下,都是微不足道的。不用想赵瑟也知道,如果把这封信拿到祖母的面前,她和十一的事情将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祖母为了傅铁衣手中的兵权,为了她和傅铁衣的婚事畅通无阻,一定会有一些非同寻常的手段施加在她的十一的身上。

或者是温和的、含情脉脉的,或者是断然的、不留后患的。不管是那种,都不会是什么好事情。那样她和他都完了。赵瑟一点都不怀疑,她的祖母或许对皇帝陛下的阻挠暂时无可奈何,但是,要抹煞她的十一这样一个存在,绝对是连一个两指来宽的条子都不必写的。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赵瑟最终选择了彻底的沉默。

这对她来说,是幸还是不幸,目前还根本都无从无从判断。赵瑟只是知道,沉默是她唯一的选择。

几天之后,也就是宣华二十三年的十二月一日,一个对赵瑟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毫无预兆从天而将,震得赵瑟摇摇欲坠。

在这一天,皇帝正式颁下圣旨:因为河西增军之事,廷议多日不能决断,所以特别召诸镇边帅回都会商。这其中,就包括正在河北主持平寇的河北道节度使、武成侯傅铁衣。

据说,朝廷百官大多数反对动辄召边帅回转的都城的做法,并为此苦苦劝谏。然而皇帝陛下圣意已定,天心难回,圣旨最终还是顺利地发了下去。

即便不用看祖母大人和祖父大人相携弹冠相庆的场面,赵瑟也可以断定,这件事情,他们替皇帝出力不少。然而,事情真会想他们预想中的那样顺利吗?赵瑟对此坚决怀疑。

然而,不管她如何嘴硬,看着元子抄给她的单子上,河西大都护张玉、河东观察使曹文昭、安南节度使欧阳明月、范阳节度使傅铁衣、平卢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等共十镇藩帅一长串名单中傅铁衣三个大字时,她真的是欲哭无泪。

我该怎么办?十一……子周……

赵瑟的头因为烦恼而疼得发紧,搭在太阳穴上的手无意识地滑落,沿着鼻梁、喉头,胸口,最后停在她平坦的小腹上……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