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333)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是到了该摊牌的时候了。”赵瑟想,“当然,祖母大人的帮助与十一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赵瑟并不喜欢谋划这些。阴谋,或者阳谋都是很烦人的事情,赵瑟一直觉得就交给那些喜欢操心的人好了。然而现在并没有其他的人可以依赖,赵瑟只好赤膊上阵,在令她头疼不已的千头万绪之间寻找出路。一切简而化之,四舍五入之后,对赵瑟而言,最有利的情况莫过于就在这座大车店的门口,在十一来不及出手的情况下,自己被如狼似虎的家丁捉走。之后的夜晚,十一翩然而至……

的确,或许十一并不在这大车店里面,但十一落脚的地方赵瑟只知道这里,她只能相信即便十一不在,也有人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于他。世间并不存在毫无风险的谋略。不在这里就只能在张氏的大门口,赵瑟不以为那更容易一些。

赵瑟决定在门口多耽误一会儿,等等祖母大人。或者风骚老板娘的柜台前被擒也是赵瑟想象中极为美好景象。于是她转身绕进旁边的小巷子,打算在里面绕一个圈,等有了动静再跑进大车店。

巷子是一小爿市场,两排低矮的小食店面夹着一条又破又窄的小路。小食店大多是落魄潦倒的西域胡商经营,卖一些奇奇怪怪的面食和烤肉,客人也大约都是贩夫走卒之流。路上倒处倾倒着脏水和垃圾,没有双腿的乞丐在泥淖里爬行,瞎了眼睛的巫婆开阖着干裂的嘴唇发出嘶哑低沉的吟唱,已经发福走样的胡姬画着极浓的艳妆游走于小食店的座位之间招揽生意。只要往她们高高耸立起的胸衣里塞一个通宝,就可以撩开她们的裙子,把手掌插进她们并紧的大腿……还有一群人,有男有女,像是乞丐那样衣衫褴褛。他们头上或者肩上披着巨幅的粗麻布,大多数倚靠墙壁坐着,有的干脆躺在地上,一律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痴迷地吸食着一种干叶子裹着的大麻,一切都透着彻底的颓丧与绝望。这些人,就是上都中著名的流浪者。

赵瑟有点后悔进这种小巷子,但也势必不能转头离去。她硬着头皮往前走,尽力不引起巷子这些看起来就不像是好人的家伙们注意。好在她身上这身素衣并不如何抢眼,否则说不定真要被这群渣滓与贱民拆了骨头吞下肚子。然而赵瑟是士族的女儿,即便是再不肖,也与这条巷子的氛围格格不入。很快,越来越多人的视线开始积聚到赵瑟身上。赵瑟越走越紧张,尽管一再小心,还是被墙根一个半躺着吸食大麻的流浪者伸出来的腿绊倒,摔了个漂亮的狗啃食。

赵瑟不由伸手摸了摸小腹,还好,是膝盖先着地,没什么大事。这时侯,赵瑟贴着地面的身体感受到大地的震动,是马蹄。风中传来次第起伏的銮铃声,这意味着来的是权贵之家的骑奴。赵瑟有理由相信是自己家的护院。如此偏僻简陋的巷子,如果不是为了找自己,会有什么权贵人家派大批的奴仆来?

赵瑟急着起来,手脚却不怎么听使唤。巷子里骚动起来,人群仿佛吹枯拉朽一般惊慌逃窜,店铺的老板们忙着关门,实在来不及跑得就缩在角落里。大抵土匪来了是什么情景现在就是什么情景。赵瑟不禁要怀疑:我赵家的名声当真就如此之差吗?

赵瑟挣扎起来,四周避世的流浪者们大多拖着麻布躲进黑乎乎的席棚,只有绊倒赵瑟的那个女人还若无其实的坐着,眼睛紧闭着,一面吸食叶子,一面轻轻晃动脑袋,神情宛若漂浮于天空般浩渺。赵瑟觉得这女人相当眼熟,可实在不敢认。此时,十几骑骑奴已如狂风一般袭来。红衣,不是赵府骑奴的装扮。赵瑟松了一口气,闪到流浪女旁边,打算等他们过去了再走。而那些骑奴们却偏偏到了赵瑟附近便带转马头,一起跳下马。赵瑟偷眼打量领头之人,仿佛是那个在燕王府暖阁中被韩国夫人张媛玩弄的男子。穿上了骑装,他更加英俊了,只是不知道衣服下面的鞭痕消退了没有……

赵瑟猛然转头,盯着那兀自还在过瘾的流浪女,讶然道:“韩国夫人?!”

骑奴们一起屈下一膝,抱拳施礼道:“夫人!”

流浪女,现在可以肯定,就是高贵的韩国夫人张媛,将眼睛睁开一条缝眯着上下打量了一番赵瑟,吸了口大麻,懒懒地道:“原来是赵家小姐啊,听说您近来可风光的很,连傅铁衣都被你甩了。”

赵瑟暗道一身惭愧,蹲下去问道:“夫人见笑,怎得夫人会在此地。”

“啊,我被男人拒绝了啊,当然要伤心得在泥淖里翻滚。”张媛扯着嘴角笑了笑,说,“咦,赵小姐,我被男人甩了是这样,怎么你甩了男人也来这里厮混?难道你我乃是同道中人?”

赵瑟目光扫过一旁安静地跪着的骑奴,仿佛认得第二排左边第二个骑奴乃是前几日就在这个大车店见过的剑眉男子,遂狠狠心,厚起脸皮答道:“说来惭愧,因为婚礼之事,祖母关我在家庙思过。我心中烦闷,溜出来散心,怕家里找,所以只好专拣偏僻的地方去。走累了,本来想去哪个店里歇一歇,不想就绕进这条巷子……”说罢,还伸手指了指前面的大车店。

张媛笑了几声,伸着懒腰说:“小孩子逃家可不好,一会儿派人送你回去。”说罢收了笑容转向一众骑奴,不耐地问:“又有什么事?说罢!”

为首的英俊骑奴垂下头低声道:“国公大人已经点了人马往薛府去了,如今正和襄将军对峙。夫人再不回家,国公大人他恐怕就要打进武英侯府将那叶将军杀了。”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