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416)
“为了侯爷的去世,皇帝陛下一直都很伤心的吧……”资深的女官们都在心里这样想。
总之,皇帝就是这样汲汲于东君的人选。七月初九那天,她再一次驾临长生殿,并在观看彩排后再一次对司仪局新选出的东君扮演者表示了强烈的失望。尚仪尚宫并当值内官、宫伎、宫奴数百人惶恐下拜请罪。倘使再找不到能让陛下满意的人选,尚仪尚宫便应该自杀请罪了。
宫内局长书记崔莺莺适时进殿救了尚仪尚宫的命。她笑盈盈地呈上今天的奏章。
皇帝翻看了一会儿,在拿起兵部的表章时,扫了一眼,忽然笑了笑道:“已有五镇的兵马到了长安了吗?朕倒是忘了。也罢,便命中书省传旨郊迎并允主将入城吧。边军守土有功,赏赐与祭牡丹。待祭典之后再行召见。你记得提醒朕。”
“陛下隆恩”崔莺莺跪拜称颂。
皇帝命她平身,顺便也就宽恕了尚仪局诸人。这位金口玉言的统治者随口提了一句:“若是六军禁卫中寻不到东君,却也不妨自边军将士中挑选,朕给你旨意便是。不得再有差错。”
尚仪尚宫肃然接旨,起身暗中擦着冷汗想:定要好好谢谢崔书记。明年宫内尚宫告老,倒不妨助这崔莺莺登上这内官之首的宝座,反正她人不错,更有陛下的宠爱……
崔莺莺出殿传旨,迎面撞上东宫公主的鸾驾由大群的护卫宫侍簇拥着迤逦而来,忙就在台阶上闪到一侧依礼拜伏。公主拾级上殿,裙摆在崔莺莺的头顶一扫而过。她正对她的侍卫统领,也就是她的闺中密友兮宁窃窃私语——别这么紧张啊,兮宁!不就是演个娲祖吗?你是母皇钦点的,难道有谁还敢质疑皇帝陛下的眼光不成?不是还有我给你压阵呢嘛……”
崔莺莺便低着头琢磨:看来公主殿下近来身体这是大好了,连说话都比精神了许多…… 听说这些日子宠爱了好些今春选入东宫的低位侍臣,所以说什么妙手回春还是及不上男人的□滋补嘛……
公主一行人走过,崔莺莺站起来回到自己的内廷官署处置诸般事物。拣选官员郊迎诸军的文书立即便下到中书省,因赵瑟早就定下了这个郊迎钦差,自然而然便委了她。拟好诏令,皇帝用玺。于是,宣华二十六年七月十一,赵瑟便以钦差的身份出城郊迎边军。
代皇帝赐酒之时,赵瑟特意将酒爵从左至右转去,这样酒爵最后便止于官职最低,站在最右侧的十一面前。赵瑟抬起酒爵,飞快地在它突起的耳朵上吻了一口才一饮而尽。十一面上透出浅浅的粉红,赵瑟那晚在他身上同样突起的部位也是这样轻巧而飞快地一吻。赵瑟心中大是可乐。
宣诏、祭旗,赐酒,犒赏三军,一整套麻烦的仪式进行下来,已是日过中天。五万多将士山呼万岁,余音久久不消。之后依照皇帝的旨意,副将留守营中,主将进入上都城,等待牡丹祭后皇帝的召见。赵瑟以钦差的身份引导五将入城,住进兵部安排的馆驿。
一路之上,赵瑟找不到机会与十一眉目传情,便只好目不斜视,大展士族的高贵傲慢。进了城,十一的天人之姿引来无数女人围观尖叫,若不是有金吾卫执节以为朝廷仪制,几乎便要造成投果盈车的局面。十一频频看向赵瑟,赵瑟则一直都是个无可挑剔的钦差。而事实上,赵瑟早就妒火中烧,心道:看吧,看吧!晚上我就把他就地正法!让你们再叫!
赵瑟之所以敢这样想,自是胸有成竹。叨她祖父崔景之大人主持兵部的光,赵瑟老早就弄了间密室,可以直通十一馆舍的床下。这样,不必困于边将觐见皇帝之前不得与朝廷官员结交的规矩,他们便可以随便私会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安排勉强只用了一次便告终结。
将五位将军送入馆舍之后,赵瑟这个前人钦差还没有完全卸任,新的钦差便已经等在那里了。内官展开来宣读,竟是诏命宣威将军叶十一为东君以祭牡丹。
赵瑟本以为皇帝改了主意要立即召见,不成想竟是抽风,登时愣在当场。十一接了旨也是有点发呆。和赵瑟不一样,他是根本就不知道嘛叫“为东君以祭牡丹”。同来的诸镇将军却是齐声恭喜,只道:“此乃我辈武将至高之荣誉。”
内官笑着说:“此番实乃皇帝陛下的隆恩。叶将军,恭喜恭喜!请您收拾一番,明日司仪尚宫会派人接您。牡丹祭要长生殿排练半个月,那虽然不是内宫,到底有规制在,不方面随便出入,您得过去住一段日子。”
“不准出门?”十一皱起眉。
刚进门,有啥可收拾的 ?
赵瑟就怀着这样的愤愤不平离开了馆驿。回中书省交付了钦差之责后,立时便命白下城探查,方知事情的始末。这才半夜去私会十一。
十一从床底下将赵瑟拎出来,一场缠绵之后,便问赵瑟牡丹祭的事情。赵瑟大体给十一解释了牡丹祭。十一便有些不乐意了,皱眉道:“那不是演戏吗?我不想去……”
“圣旨都下了,哪由得不去!”赵瑟躺在十一的怀里闭着眼睛说。半天不见十一的动静,忙睁开眼,见十一满脸的郁闷和不屑,忙道:“其实前面的十二场都是伶人,只有最后一场不是。最后一场是真正的祭奠,不是演戏是武祭,所以才换上最优秀的武将,是以才会有大郑武人至高的荣誉这样的说法。啊,照例祭奠之后皇帝都会下旨官升一级。”
“啊,总算还有不那么糟糕的消息,至少能升官”十一的语气虽然说不上如何满意,但到底还是找到了能自我安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