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441)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宇文翰、越鹰澜等人神色凝重,似乎思索冰城之计是否可行。小虎却是一拍脑袋。大呼道:“妙啊,果然是守城的绝招!杨将军真是个大好人!”

“守城自然是没问题。”十一嘴角往上一翘道:“只可惜,一道坚冰城墙关住的不光是敌人,还有自己……”

我才不要这样!

不要这样吗?

那么,流寇,也就是陆子周一个人不可战神的神话终于也就到了该被打破的时候。

天敌,即使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也是有其天敌的。

叶十一与陆子周,就是这样的天敌。

160、暴雨

宣华二十六年年尾,军粮事件的余波还未平息,流寇紧接着就大举进犯三川河谷,兵锋直指东都洛阳。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东都呈现出蔽翼之势的洛阳八关。

崔宜很兴奋,当然,真正上阵打仗的将军们怎么都兴奋不起来。

“没关系!”崔宜在作战会议上——这是他最后一次召集到所有将军会议的机会了,之后,旷日持久的大洛阳战役就彻底割断了洛阳和八关之间的联系。

他煽动似地对那些快要厌恶死他的将军们说:“这不正是我们的计划吗?洛阳与八关守望一气,是真正的天罗地网。流寇攻一处,其余八处就一起出兵围剿,正怕他们不来。将军们,千秋伟业在前面等着你们呢!十年匪患一举廓清的时机到了啊!”

看来崔宜还在寄希望于的将军们的人品。

可他有什么本事让那些惯以保存实力为上的老兵油子们突然人品爆发到了各个舍己为人的程度呢?而且还是在他们为军粮闹得不可开交之后——军粮事件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深远的。虽然最后十一平分了粮食,仿佛皆大欢喜的样子,但各军毕竟真真假假地闹了一天一宿,恐怕是本来见面熟的交情的没有了,直接“对待友军要像冬天一般寒冷”。事情到了这一步,崔老儿还要奢谈什么的“互为犄角,攻守呼应”简直是痴人说梦!

想到这里,不能不让人怀疑,也许流寇这么做不仅是为了截断洛阳的粮道,里面还有着离间守卫洛阳各支军队的圈套。既然烧粮,为什么烧完就跑呢,名目张胆地带着几十大车粮食撤退,岂非故意在勾引官军?

“捉住一点儿罅隙,就把它裂成峡谷……如果真是这样,未免也谋算太过了……”十一想,“只是在大策略上立于不败之地还不够吗?”

即便各军不曾离心离德,愿意如崔老儿所盼望的那样同心同德,即便局面至此虽然勉强还可以算得上是在元帅崔宜的意料之中,可实际上的战局对官军而言明明已经相当不利了啊。这是只要真正理解了洛阳及其外围的山川形势就能明白的。

洛阳号为四方之中,其形势之重却在其外围。所谓洛阳的外围,可从几个层次上讲。第一个层次是三川河谷的外围诸险要,如也是十一等将军们现在分兵把守的成皋、崤函、孟津、龙门等关隘;第二个层次即为中原的四境,如西南方的南阳盆地、东南方淮河上游,东北河内地区再加上洛阳本身所在的三川河谷西北陕城、潼关一带,这些地域上的战略要点是中原与其外围四方的联系通道;若将视野再放大些,则其外围可延及关中、河北、东南及荆襄等大的战略要地。四方之中的洛阳便处在这几层外围的包围之中  。【1】

崔宜将重兵摆在洛阳八关,很明显,这是立足于洛阳外围第一层包围的战略,意图则是利用这第一个层次围歼流寇。

而流寇呢?在进攻三川暨洛阳之前,流寇先占许昌后取开封,纳平阳据襄城困河内夺新安,彻底扫荡了洛阳外围的外围,最后再一刀斩断粮道,崔宜和他所津津乐道的洛阳和洛阳八关实际上已经完全被孤立了。

这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层层压迫的战略。在这种情势下,一旦守势用尽而外援又绝,洛阳就是熟透的果实,一张口就能接住。毕竟世上无有攻不破的坚城。

毫无疑问,流寇所采取的是相当高层次的战略,绝不是崔宜这等二把刀所能达到并应付的。

真真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此一语,道尽中原所有将军的心声。

那么,当回到孟津的叶十一仔细审视战局时,他不得不承认他碰上了个了不起的对手。他有点烦躁,被先发制人而不得不束手束脚的感觉真的令他很不舒服。在此之前,十一只有过一个被称为大郑唯一之武将的上司,他从来没有过在无能的统帅手下作战的经历,惟其如此,他才对自己将要被迫站在失败者的位置上而格外愤怒。

“难道还没有打就要输了吗?”十一一气之下砸了手里的水杯。秀如远山的眉毛皱在一起,最坚强的人看了心尖也会不由自主颤抖。

“将军……”越鹰澜怯怯地叫了一声。

十一抬起头,于是,有那么一句话突然在十一的耳边响起——“也许真正伟大的统帅并不需要上战场。因为属于他的战争,在开战之前,胜负已定!”

那是张钰,他的老师说给他的。这个时候,毫无疑问,十一的全部骄傲与锐气都被这句话激发出来。

“凌驾于伟大之上的统帅,就是扭转必输的战役,于无希望处开天辟地!”十一在心里反驳自己的老师。

于是他平静下来,回头审视并不一定完全精确地行军地图,最后把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邺城。他对自己说:“邺城……就在盂津就可以,就在这里,由我来扭转战局!”

邺城,邺城是个什么地方呢?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