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448)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看来皇帝是真的动怒了,连崔莺莺这等正得宠爱的内廷新贵都失了仪态。宰相们也不敢耽误,匆匆收拾了官袍起身。赵瑟趁乱也跟着往外走,揪住自己的祖母大人坠到最后,不无担心地问:“陛下她如此动怒,崔宜又死了,那她不会迁罪于十一吧?毕竟他也不曾拼死救援洛阳……”

苑国夫人在她头上一点,笑道:“放心吧,安抚尚且不及呢。你就等着去监军吧。”

赵瑟一怔,苑国夫人已是走远了。坐到台阶上想了半天,说皇帝要安抚十一她还能想通。毕竟援军也好,另派统帅也好,都是远水不解近渴。如今中原能打仗的军队就十一手下一支还算完整,要靠他维持局面呢,如何能杀来解气?至于要她等着监军之语,着实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开玩笑,宰相督师尚且勉强,她赵瑟无才无德,怎么就能摊上这么个倒霉差事呢?

“不过……能和十一见面总也是好的……”赵瑟心想,“而且还是做他上司诶!”

宣华二十七年七月十一日,因洛阳之败,皇帝遂以河东节度使曹文昭为荡寇大将军,以河北、平卢节度使傅铁衣为平寇大将军,以盂津镇守使叶十一为靖寇将军,另调神武、羽林军各两万,会同进兵收复中原。以侍中柳敬为东都留守,赐天子剑,节制诸军,是为百余年未在大郑动用的宰辅督师。

这样,赵瑟也就没捞到什么监军,让她在放下心之余又有些难以言表遗憾。问起苑国夫人,苑国夫人“哈”地一笑道:“急什么,说了叫你等嘛!三军尚未会师,你自然无用。”

而圣旨传到邺城,所有人心里首先想到的,都是“他妈的,怎么又是文官督师!”这么句骂娘的话。虽然为了安抚军心,皇帝将十一的官位从正四品下的壮武将军提升到了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并且其余在洛阳之战中侥幸逃脱生天的将军们,如杨普、万百千、韩德功、庞玮等人也多有赏赐抚慰。但毫无疑问 ,他们也没有办法因此就欢迎新来的文官,就算是宰相也不行!洛阳一败,让大郑武将对文官的鄙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说,这道圣旨还有什么让邺城的将军们勉强觉得不错的,那就是曹文昭和傅铁衣也要来中原了。当然,他们都是名将中的名将,作为援军对大家都有好处,但这并不是关键。像傅铁衣和曹文昭这样高级的将领也得和他们一起郁闷才是让这些无良将军们感到欢乐的真正原因。

这完全是出于中下级将士的不负责任的恶趣味——骄兵悍将,谁不知道谁啊?节度使这样的高官不做元帅反而做将军,那还不得往死里掐啊。他们大伙这官低职微的,就等着看热闹吧。然而,无论如何,圣旨已下,十一等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准备迎接他们讨厌的上司了。

各路援军也不是一天就能赶到的,新的统帅也得跟着大军过来。于是,宣华二十七年六月末到九月初这将近七十天就成了中原大地开战以来最安静祥和的时期。

官军这一边,除了十一,主将们死的死、伤得伤,兵力折损也在六成以上。即便是十一也没办法在这种条件下悍然发起反攻。于是,大家便统一躲在邺城修养生息。十一作为唯一还活蹦乱跳的主将,得忙着加固邺城和盂津的守卫,搜救洛阳之战的溃散的残兵,筹集军饷,集合各地方守备兵力加以训练。虽然援军早晚会来,但流寇也随时可能攻过来,三四万的兵力实在太少了,得尽一切可能增强实力。这样,到八月中的时候,邺城的兵力在形式上达到了八万——所谓形式,就是不管什么歪瓜裂枣都来凑个人头的结果。

流寇一方,也必须在攻下洛阳之后停下脚步。他们扩张的速度太过惊人了,吞下的城池和疆土总需要时间消化,队伍散漫的风气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大批来投的农民也得妥善安置。元元兑现了盂津战败后的承诺,挑选出五万人马交给自己的弟弟元错带进大别山练兵。为此,她几乎和聚义堂上的十八把金交椅闹翻。而这些问题中至关键的,就是政治旗号的问题。

没有攻下洛阳以前,或许只要打上替天行道的大旗,用绿林响马那一套就足够了。但,既然已经打下了洛阳,既然已经占据了具有非常政治意义的东都,就意味着向天下宣示了他们野心的方向已经不在财货而在天下。那么,不管是为了给天下一个交代,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都必须在政治上亮出一面旗号。关于这一点,即便流寇军中的小喽啰都有朴素的认识。

“……当繁华的洛阳向他们打开大门,当东都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向他们展露出迷人的媚笑,当恢宏的皇家宫殿被他们踩 在脚下、沾上他们肮脏的口水,这些僭称义军的土匪们彻底震惊了。这些土包子开花的草寇贱民就开始了妄想,以为他们也有了欢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资格……”

这是多年之后某个前郑遗老留下的文字,虽然其中充斥着强烈的个人感情,但在某种程度上,它的确如实地反映了流寇突然接收了洛阳的一切之后的感受。他们在各个角落大声议论着,议论着该给他们冠以什么样神圣的名号,将荆棘的王冠戴在谁的头上……

“咱们这也算打下洛阳了,都城呢!咱们是不是也要有个皇帝呢?”

“哎,你们说谁当咱们皇上好啊,是大当家的,还是元当家的,要不然还是六当家的?”

“白痴!当然是元当家的,男人怎么做皇帝?猪脑子,你笨死算了!”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