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451)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庞玮便道:“那就不能行险。河北军和河东军现在还在千里之外。我们一旦在这里被流寇缠住,那邺城,甚至潼关都危险了。”

“我知道了……”虽然有一些不甘心,十一还是点头,“马上就准备撤军。”

与此同时,在黄河的对面,流寇的首领们也在讨论相同的问题。

混天龙搓着手说:“不然,咱们就在此决战?这一次,毕竟我们人多,只要胜了那叶十一,前面就是函谷关。对,就去攻函谷关。打下来函谷关,关西沃野千里,就都是咱们的天下了。”

陆子周轻轻叹了口气,推了一封信到混天龙面前,道:“傅铁衣和曹文昭已经出兵了。”

混天龙顿时沉默了。叶十一打得过打不过姑且放在一边,函谷关以西怎么样也是将来的事,现在当务之急是开封和东都洛阳。他把精锐兵力都弄到一起和叶十一决以胜负,身后的老巢不被傅铁衣、曹文昭剿了才叫活见鬼。

混天龙越想越气,一拍桌案,懊恼道:“真可惜,明明有机会胜的!”

“那么,”元远道,“就准备撤退吧!”

于是,在对战双方一致要求撤退的前提下,一触即发的大决战消弭于无形。曹文昭和傅铁衣上洛阳和开封捡漏的如意算盘也双双落空,只得按原计划前往邺城会师。而十一,回到邺城后也收到了皇帝陛下抛来的媚眼。

射死不射死宰相这种事和押大小的豪赌是一样一样的,全靠人品牌。押对了,一夜暴富;押错了,倾家荡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一次,十一押对了。

皇帝亲口称赞十一“乃有大将之风”,她无视柳氏的哭诉,述及前功,直接将十一的晋升为从三品上的云麾将军,并赐予他靖寇大将军金印,给予他在中原战场和曹文昭、傅铁衣相对等的地位。也就是说,除了曹、傅两军之外,中原所有的兵力都归属他统领。

这样,中原的战场上就有了三位统帅级的人物,再在其上另派统帅也就不现实了。即便真派,也没有人再愿意去死,前面两位元帅大人的前车之鉴已经忒富裕了。于是,皇帝决定改派监军。所谓监军,就是捧着尚方宝剑在一边看着,统帅们吵起来的时候劝劝架,再给皇帝打个小报告。中书省随便拣个足够用了,打仗的事儿有武将呢。

圣旨传到邺城,禁军都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十一自己带的将士都觉得理所应当。这主要是因为十一自己带的人来自“边远山区”,都是只知道战场的朴实孩子,而禁军们紧跟上都风尚,更了解宰相背后庞大的政治势力。正如禁军大将聂家栋所说——

“看来这一次皇帝陛下是下定决心要在中原解决流寇了,否则射杀宰相这样的大罪怎么可能不加追究反而升赏呢?要知道,死去的宰相可是出自名门柳氏。”

当然,无论禁军还是边军,对十一成为主将的事都由衷的高兴。毕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宝贵的东西。在战场上,跟着一个天才的主帅和跟着一个无能的主帅区别,对大多数将士来说,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正如庞玮在庆祝十一就任的酒宴上代表禁军所说的那样:“三品云麾将军的官位,一军统帅的位置,在七大家族的公子来说,或者只是他们十几二十岁时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对大多数普通的将士来说,那是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啊,我记得我从正四品升上从三品,整整用了十五年的时间。现在,将军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真是快啊!也许上天都要嫉妒你。你有这样的天才,又有了这样的运气……但是,我要说,你值得……”

将士们一起发出 喝彩,十一站起来说:“不会让大家输的,只要我叶十一还活着,就永远不会……”

将士们发出更激烈的喝彩。没有什么比武人自矜永远不输更狂悖的誓言了,但也没什么比永远不输更能煽动将士的情绪。十一并没有故意煽动狂热,他只是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罢了……

十一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信使去流寇那儿,他要换俘。用流寇六当家的玉面阎罗罗小乙换万百千、杨普、萧延让三人的性命。充当信使之人,鬼头刀当仁不让。

出发的时候,鬼头刀心里没谱,请示十一道:“一个换三个,明摆着的赔本买卖。他们要是和俺讨价还价可怎么办?”

想都没想,十一直接道:“那就不换了!”

这下鬼头刀心里更没谱了,一路都担心自己得让大当家的混天龙乱刀剁了。不成想,流寇商议了一阵竟然答应了,抛出一封信来让他交给主帅叶十一。

十一打开信来一看,却是匪首元元的亲笔信。信上说同意换俘,但一定要叶将军单刀赴会。他们这边也是一样,不带任何护卫人马,只一个人。至于换俘地点,定在两军中央的伏牛山山峰为宜,时间则在月圆之夜。届时,只要叶将军一人带着俘虏前往,自由故人乘风而来云云”

“故人吗?”十一露出一个略显迷惘的表情,轻轻地道:“说起来交手了这么多次,还没有机会见面呢……”

宣华二十七年十月十五,叶十一会陆子周于清风明月之山。

当时,十一席地而坐,月光照在他的额头。他的宝剑随手搁在旁边的石头上,稍远一点儿,是昏死在地上的罗小乙。陆子周就从十一对面的小路走上来,穿着青色的袍子,右手拽着一匹火红色的马,马背上搭着三个人,都死死捆住了手脚,正是万百千三人。似乎是因为拖得人太重,陆子周一路走来仿佛并不轻松。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