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502)
皇帝叹息道:“也罢!前世不忘后事之师……你下去安排吧。”
欧阳怜光跪拜告退。
之后,皇帝便传下圣旨:召河东节度使叶十一明日早朝陛见。
次日,虽然赵瑟尚在假期之中,但是为了陪十一,她还是起了个大早前去上朝。早朝并没有什么大事,主要就只是召见叶十一。
这种陛见从来官样文章,照例问问何时起身,路上走了几日,身体可好,军队可好,地方可好,最后再夸奖一通就算是完了。当然,皇帝如果是在便殿召见,私下里是否还会问点儿其余什么别的事情,大伙儿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既然叶十一这次陛见是在早朝,众目睽睽之下,自然是没有什么“其余别的事情”会问,一应对答俱是光明正大。
皇帝照例先是褒奖了叶十一的中原之功——是,她态度是热情了点,赞美夸张了,但毕竟收复中原是不世之功,十一的容貌又是那样能满足女人们的幻想,所以这并不算过分,大家都能接受。之后,皇帝又简单问了问河东的局势,便责令门下省商议给叶十一的封号,待钦天监择吉日后,由礼部主持正式为叶十一封侯。
就这点事,说完就退朝了。一点儿引人遐思迩想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召见的时间也太短了。搞得一干趁机在朝堂之上窥觎十一容貌的女官们纷纷在心里破口大骂:他妈的!
散朝之后,赵瑟早有先见之明,寸步不离地陪着十一。女人们一看既然她这样,大家都是有地位的人,自然也不好在含光殿下就耍流氓。于是只是和新任的河东节度使、叶藩帅套两句交情,便各自飞马回家,着人下帖子、准备宴会。
赵瑟与十一手牵着手出宫去,恍然间仿佛心满意足,此生再无他求。
结果再一恍然,就好死不死在宫门口跟自己祖父大人撞上了。
苑国公崔景之如今还在正三品的兵部尚书位置上。这就显出如今的世道着实不怎么样来了。士族家的女儿,赵瑟这样的,不过是中原监了个军,回来就加了中书令。十一这样的武将也能在朝夕之间平步青云,封疆一方。崔景之自从十年前做了兵部尚书,就一直盘踞在这个位置上。正如谢老夫人所说的那样:“士家男子,官位到正三品以上也就足够了,”再向上的位置,还是留给他们的妻子和女儿吧……
崔景之正踩着骑奴的脊背上车,看见赵瑟和十一牵着手,立即就下来了。板着脸教导赵瑟道:“毕竟还没有行过六礼,光天化日之下,你们也不要太过招摇!”
赵瑟忙松开手。
崔景之叹了口气道:“也罢,过几日十一封了侯,你们便立即订婚吧。你祖母近来缠绵病榻,也盼着你们早日共结连理,好了了我们的一桩心事。十一这几天必定是极忙的,有些事他不知道的,瑟儿你要多操些心。十一啊,等忙过了这几天,便来府上,我和夫人都想和你聊聊……”
冷战
宣华三十年的冬天,整个长安城都因为一个年轻人的到来沸腾起来。前所未有热闹,喧嚣,繁华充斥着这座古老的都城,仿佛使它衰老的容颜上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青春,以至于连洋洋洒洒的白雪都无法将其掩盖。
那个英俊的年轻人就是后来甚至史书中他的名字都不允许被直接被提及的叶十一——当然,宣华三十年的时候,他还是被称作叶十一的。
宣华三十年冬天,叶十一回到上都。作为河东节度使,作为宣华二十年之后崛起的唯一实力派人物,他在上都受到了极为热烈的追捧。所到之处,花团锦簇,冠盖如云。上都像一个风韵犹存的美人,搔首弄姿地在他面前展示出最迷人绰约风姿。
每一天清晨,无数由上都最高修养水平的小厮充任的信使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渭河驿的阶下,只等守卫的士兵一打开大门,那些被装饰得美仑美奂地请帖便被小心翼翼地递到一位被称作“阿大”的小厮手上。阿大大多时候都是漫不经心地,娴熟地,将那些请帖叠成一摞。十一晨起练完剑之后或许会瞥上一眼,或许一眼都不会去瞧。然后,整叠的请帖就变成了鬼头刀的揩屁股纸——按照鬼头刀自己的说法,这很过瘾。所以尽管包括五音在内,很多人都劝他还是算了吧,但鬼头刀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
饶是如此,十一仍然有永远都赴不完的宴会。只要赵瑟没有极重要的事,一般都会打扮得花枝招展,挽着十一的手臂跟他一起出现在那些宴会上。上都的女人们对此很不满,她们欢迎叶十一,当然她们也欢迎赵瑟,但是她们一点儿都不欢迎叶十一和赵瑟同时出现在某一个宴会上的情景。是的,她们很清楚赵瑟和叶十一很快就要订婚了,但女人最擅长的就是幻想。赵瑟这么做,无疑就是剥夺了女人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幻想的权利,应该遭受唾弃和镇压。
总而言之,女人们对此很不满,但是她们又毫无办法。或者她们可以厚着脸皮在请贴上注明:此宴会禁止携带男伴女伴一切伴侣,可是,她们毕竟没有办法不送请帖给赵氏的继承人亦或是大郑的中书令。
宴会之外还有登门拜访。官卑职微的也就罢了,门房那里就可以打发掉,并不用十一去烦心。而那些官员们自己也是清楚地——从来锦上添花他们这帮子人都是充样子的货儿,所谓拜见不过是个姿态罢了,烧热灶哪儿轮得着他们?是以十一不见他们,他们也不会认为是受到了藐视。那是理所当然的嘛!
相应的,总有一些高官显贵是十一所没有办法拒绝的,无论他多么不想和她们打交道。比如四家七氏中至德高望重的谢夫人,比如号称上都名门第一的张氏的族长韩国夫人张媛……于是,赵瑟替十一如数摆将开来的那套排场终于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