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504)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张媛便道:“也好久没有人叫过我张姐姐了,大约也是我做了侍中之后。”

于是两个人便一起笑了。侍中大人和中书令大人的笑仿佛和上都街头结伴采买衣服首饰的女人们在一起时没什么两样啊。

赵瑟便擒了张媛的袖子道:“张姐姐,我想请你做个媒人,等下个月陛下给十一封了侯,便替我上门去向十一提婚。你是知道的,十一在上都并没有什么相熟的人。你是张大都护的同宗,又是张氏的族长,替我们做这个媒人再也合适不过啦。”

张媛想了想道:“你开了口,我自然是当仁不让。不过你何不直接请陛下赐婚呢?现在河东节度使的圣眷正隆,你去求,陛下绝没有不允的道理。”

“赐婚?”赵瑟讶然道,“没这个必要吧!”

张媛叹了口气道:“河东节度使的家世背景、脾气秉性怎样你比我清楚,我们这样的人家……有皇帝赐的婚书终究是要好一些的。瑟儿,我对十一的感情你是知道的。他既然决心傢你,我就希望你们能过得好,他跟着你能快乐。”

“张姐姐……”赵瑟不知说些什么好。

“好啦,不说啦,你回去吧。”张媛拍了拍赵瑟的手道,“真要我做媒人,到时候说话便是。只是莫要忘了婚礼上请我喝一杯喜酒。”

张媛一摆手,她身边那叫小三的侍从便牵过马来,屈下一膝躬请张媛上马。

于是,张媛与赵瑟各自行礼,就此别过。

回到驿站,赵瑟牵着十一的手,踏着曼妙的步子划了个圈儿。十一也很高兴,像很多年前那样抱着赵瑟从空中掠过。

他们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封侯、成婚,他们为了属于他们共同的成功激动不已。在十一,封侯、成婚与成功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他曾经一直认为他最大的追求正在于此。它是模糊的,流淌在血液里的,令他亢奋的。还有什么能拿来形容他得到这一切前的心情呢?而在赵瑟,她无疑同样快乐与幸福。除了终于得到了十一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郑三百余年的历史,有哪一个士家的女儿能做到她这样的事?还有谁能质疑她的伟大呢?

你是我最伟大的作品,我的爱人!

赵瑟开始将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她的婚礼筹备事宜上。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宣泄他们的愉悦之情。对于还没有定下婚书情况来说,这无疑是有一点儿太性急了。但是没有办法,婚书的事情必须等十一封侯。封侯,才能立下家庙。门阀赵氏是不可能和没有家庙的人家订立婚书的。

赵瑟和十一更加亲密了。不仅体现在他们共同出席的那些宴会上,更体现在私下里。赵瑟时常趴在床上,一边儿翻检那些上都大商铺送来的图册,一边儿与她的爱人商量着房子该怎么装修,家具是什么样子的,礼服用哪一家的绣工,珠宝选什么款式……而十一,他最不正常的表现就是他竟然回应了以上那些他平时根本就不会理睬的问题。这足以证明他也很高兴。

唯一遗憾的是他们不能在讨论之后干上一场。因为苑国公三令五申,勒令赵瑟成婚前绝不许再与十一同宿。以赵瑟之不要脸,婚礼在即,也知道要去装个样子的。

总而言之,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很美好。然后似乎是专为验证“好事多磨“这四个字似的,转眼间便出了一场变故。

说来事情的起因实在是一件足道的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赵瑟在大选复选那日,得了四个才貌双全的秀子。正好那一日是十一到上都的日子,于是赵瑟只是将人领回家去,往霍西楼那里一扔,便去找十一了。后来赵瑟日日陪着十一,夜夜笙歌,自然把那四个御赐的秀子给忘到爪哇国去了。可是,要知道,毕竟皇帝赐那四个秀子是要给赵瑟作侍郎的!

那么既然赵瑟现在回家来过夜了,霍西楼自然就要作出相应的安排。而况他也不得不安排,这件事情是赵瑟祖父叔父等长辈直接向他明示了的。当然,赵氏的亲长们是不好直接插手赵瑟的闺房之事的,可他们毕竟可以很便宜地通过霍西楼去做。霍西楼虽然有些时候也会感到为难,但那毕竟是他份内之事。终究推脱不得。

总而言之,在赵瑟回来过夜的第二天,霍西楼就特意为四个御赐秀子的事情来探问赵瑟的心意。

别说,这事儿霍西楼不提赵瑟还真给忘了。赵瑟努力回想了一下,对那四个人倒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她只记得皇帝当时说:“中书令还年轻,身边似乎太过冷清了些。这次拣四个才貌最好的与她充实府邸吧。”所以别人都是两个,她是四个;至于究竟是不是才貌最好的便不得而知了,都是宫侍给领到她身边的。

赵瑟这个人,对于多吃多占一贯是没什么兴趣的,但凡是属于她分例以内的,她也从来都不会客气。当然,今时今日,赵瑟对占有已经成为自己分例以内的这四个男人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既然是皇帝赏赐下来的——不管怎么说,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赵瑟拇指顶着自己的下巴想:那就随便玩玩算了!

于是,她便跟霍西楼说:“那就今天晚上吧,让他们四个去水榭伺候。”

西楼一怔道:“四个?”

赵瑟便敲西楼的头道:“今天有几样公文要处置,叫他们去伺候笔墨!后面几天都和十一有宴会,没功夫!”

于是,华灯初上,赵瑟用罢晚膳便移去水榭看公文。不一刻,侍奴划船送来四个清洗一新的男子,便远远地退到岸边伺候了。赵瑟也没抬头,四个秀子便轻手轻脚地焚香挑灯、添茶磨墨。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