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530)
赵瑟一听便笑了,道:“父亲就是太小心,即便武昌失守,红旗军现在也是不会攻金陵的。何况他们还不一定立即就打武昌。”
“夫人如何得知呢?”杨同疑惑道,“金陵虎踞龙盘,帝王之都,红旗军既取荆襄,已据上游之势,如何能不觊觎江南以为根基。”
赵瑟一时便有些出神,半响才叹了一口气道:“少年英雄江湖老,那种纵横四出的战略,中原之战以后,子周再也不会用了。”
“现在朝廷主要是平定轻飏郡主和王氏的叛乱,兵力大都牵制在彭城一线上,其余大小叛乱暂时无力顾及。等叶十一收复了彭城,腾出手来,元元仅凭荆襄之地是绝对守不住的。所以必得要趁现在打下一片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根本之地。然后才能谈到将来逐鹿天下的资格。”
“要说根本之地,不外乎四角之地。北方在关中与河北,南方在蜀中与江南。而若论山川险固,则无如巴蜀。东有瞿塘之关,西有剑阁之险,退足以割据一方,进可以王天下。其出金牛道可以取汉中,自汉中出子午口可以争夺关中,进而平定天下,是非常合子周胃口的。而巴蜀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履衣天下;名材竹斡,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铁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其物产人民富饶不下于江南,世人所谓‘天府之土’。”
“何况荆襄虽在江南上游,巴蜀更在荆襄上游。‘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你说子周他为什么要放着据上游之势的巴蜀不取,非要跟我来来抢土地阡陌相连,士族世家纵横交错的江南呢?”
杨同脸上显出迟疑的神色。
赵瑟便笑笑道:“你不相信么?我们来看看红旗军的荆襄攻略便清楚了。湖广之地,重心有三,荆州,襄阳,武昌。那么湖广之形胜,在荆州、在襄阳,还是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所谓取荆州则可以开蜀道,取襄阳则可以援川、陕,临武昌、九江则可以蔽全吴。子周选在江陵起事是有他的道理的。以江陵为中心,北据襄阳,南控湖湘,东连武昌,西守西陵,足以撑开两湖形势,应接四方。起事于江陵之后子周怎么用兵的呢?他先攻荆州,这是开蜀道,次取襄阳,这是为了保证进取中原的据点,而所谓制胜金陵的关键的武昌,他并没有作为出兵的重点。由是观之,必是志在巴蜀而非江南了。”
杨同这次终于是信服了赵瑟的说法,他很高兴地道:“还是夫人远见卓识。”
赵瑟叹息道:“知己知彼罢了……”神色间很是有些意兴阑珊。
杨同便不敢再顺着这条思路挑起她种种陈年情怀,忙换了话来说:“如此咱们该怎么办呢?夫人可要奏报朝廷加强蜀中防务。”
赵瑟便冷笑道:“咱们只要守好了江淮正面同样可以逐鹿中原。难道朝廷守得住守不住蜀中还要我来操心么。朝廷一旦失去巴蜀的大后方,就再也没有危急之时的避难之地了。则一旦叶十一回师不及,关中生变,李家的天下便彻底完了。我正求之不得。”
杨同忙道:“那我明日一早就回淮北去。”
赵瑟放缓了神色,给他夹了一筷子鱼,道:“既然来了,倒也不必急着走。武昌是湖广宣抚使的辖地没办法,但加强一下九江的防线还是可以的。子周巩固了襄阳,早晚必要分兵来取武昌的。”
杨同用力点头。
“而且,”赵瑟揽了他的腰,“你就不想着伺候伺候我么?”
杨同也抿嘴笑了。抬眼间又看见了榻下那个一直默不声响地男子。他没穿衣服,料想必是自己没来之前正给夫人侍寝的侍郎,夫人没让他退下所以一直就侯在此处。于是杨同到底忍不住问赵瑟:“夫人,这位是……”
“哦……”赵瑟扫了一眼,随意道,“你不认识?那就是你回淮北之后纳进府里来的吧。” 她停顿了一下,忽然玩笑起来,“你连夜赶路也累了吧,不然今天晚上许偷个懒,正好让他给你帮个忙。”
杨同立即面颊绯红,埋怨道:“夫人……”
赵瑟见他脸皮薄,也就一笑了之,挥手命罗汝林道:“你退下罢。”
……
宣华三十二年七月,襄阳。
陆子周白衣飘飘,独立襄阳城头。他的背后,江风吹得火红的旗帜猎猎作响。他的面前,一轮夕阳沉于江山。执戈的红旗军武士排成队,一列列地在城楼夹道上往返巡逻。不远处,迷糊坐在跨坐在城垛上,玩一大把金珠子。间或失了手,金珠就三颗五颗地坠下城去,落进波涛翻滚的汉江水里,不见了。
狄桂华从另一侧的台阶登上城来,拐杖敲在青石条上,发出“咯噔”、“咯噔”的钝响。这位甘露年间威震天下的威武上将军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弯腰驼背,满头白发的老妇人了。
她停在陆子周的身边,用拐杖敲了敲城墙,沙哑着嗓子道:“子周,我还以为你和元元躲在什么地方依依惜别去了。没想到你倒是和我老婆子一样,跑到城头来发呆。”
陆子周猛然醒悟,转过头来叫了一声:“老师……”
“明日要出兵巴蜀了,你心里不放心吗?”狄桂华问。
陆子周无言地点头。
狄桂华呵呵笑起来,道:“瞿塘虽险,毕竟岑彭曾入之,桓温曾入之。我总不能比他们差吧?还是你觉得我已经老了……”一口凉气呛进她的肺,她剧烈地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