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545)
赵筝只好当没看见。他统理李芛的后宫多年,平衡和谐的诀窍当然是知道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生事最好不生事,这他哪儿能不懂?可皇后要见后宫侍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不需要任何理由,你能怎么劝?
唐青无奈,只好传唤掖庭令。掖庭令也是很乖觉很有能为的人。他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就把花枝招展的选侍们统统改弦易辙,打扮成异常朴素的模样。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了这桩伟业之后,擦了擦额头的汗,心中庆幸好在这一批没几个过硬的美人,然后才带着数百名选侍浩浩荡荡地去蓬莱宫拜见皇后。
这一次为庆贺李芛登基,地方进献的选侍共计是六百四十八名。唐青和掖庭令都以为皇后再怎么也看不过来,最多最多只能是坐在上面看个走马观花。不曾想叶十一说看一看,竟当真是一个一个看过去。
选侍三十六个一排自蓬莱殿殿内排到了殿外,叶十一就从他们中间一排一排地走过去。间或还会开口问某个选侍是哪里送来的。掖庭令跟在后面,恭敬地回答某某是某某郡守进贡的,某某是某某处镇守将军进贡的,实际却是满头的雾水——
皇后殿下这问的怎么都是看起来长得实在不咋地的那一拨啊?这种事儿不是更应该关注长得漂亮的吗?
叶十一本人是无可争议的美男子,这一点即使是厌恶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叶十一有着如此令人折服的容貌,所以他对容貌反而会非常迟钝。美一点儿或者丑一点儿,实际在他眼里的分别并不大。
但是,今天,以叶十一这样迟钝的眼光看来,带到他面前的这一批所谓各地进贡的美人也实在是谈不上美的。当然所有的人都不丑,出色的美人一排里面总也会有那么一两个,但其余的绝大多数则都平庸地让人乏味。
叶十一从殿内一路走到殿外,在殿外执宿卫的鬼头刀咧着嘴露出牙齿来冲他笑,满脸邀功请赏地得意。
而当叶十一询问过数十人的出身之地后,事情就更加明显了。
他得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听起来熟悉无比的地名。
叶十一对于自己所征服过的地方非常熟悉。那么,从掖庭令呈上来的履历看,这些平庸得过了分的“美人”们大抵都是叶十一战马踏过的土地进贡上来的。显而易见,他忠诚的部下们正用这种方式向他献媚。
这么说来,早在宣华三十三年的时候,军队的大将和那些被叶十一重新征服了的土地上的地方官员就已经有了把对皇后的忠诚置于对皇帝本人之上的迹象了啊。
叶十一并不反对军队和地方官员把对他的忠诚置于对皇帝的之上,但是……
“这些人一般会怎么安排?”叶十一问赵筝。
赵筝回答道:“按例是以选侍充实掖庭,依次进御陛下。陛下有所宠幸的,可以封五品以下的内侍臣。”
“掖庭的选侍已经够多了。”叶十一随便指了几个他自己认为还算勉强过得去的,道:“挑几十个留下来,剩下的送骊山离宫吧。”
赵筝答应下来。
叶十一道:“我明天要去神策军阅兵,你先走吧。”
赵筝告退而去,而后掖庭令也便带领着一众选侍退下了蓬莱殿。
因为这件事情,第二日叶十一到神策军阅兵也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军中自大将而下自是不免惶恐,战战兢兢的这一整天别提有多难熬了。而好不容易有惊无险地阅过兵马,众人提着的心稍稍要放下,狂风暴雨才真正袭来。叶十一没有立即回宫,关起门来将自己的忠诚部下们一通大骂。
“再敢自作主张,胡乱行事。绝不宽恕!”他这么说着,拂袖而去。
因为叶十一第一次发这么大的脾气,将军们多少都有些吓懵了。半响,才慢慢擦着冷汗站起身来。于是,便纷纷去责备鬼头刀:“你见天的在宫里,明知道主上动怒,也不知道给咱报个信,让咱也好有个准备。”
鬼头刀都冤枉死了。他哪知道叶十一在生气啊。
万百千呲牙咧嘴道:“本来以为送点儿不入眼的进宫,主上能高兴,谁料这马屁竟是拍到了马腿上。这回可怎么办?”
众人也是垂头丧气。韩德功破口骂道:“这是谁啊,当初是谁出这馊主意?”
一众大将互相推诿了半天,最后得出个结论,大伙儿集体决定的结果嘛!
这样,矛头就转向了摇着小铲子一边儿看热闹的丐帮帮主江中流。杨普道:“江大人,我等肉眼凡胎,愚钝之辈,自然是猜不着主上心中所想。可您老人家不是老声称您自个儿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什么从来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古有诸葛孔明,今儿有您江中流嘛。之前也没见您未卜先知啊,还不是跟我们一起挨骂。”
江中流就很不要脸地翻着眼道:“我怎么不知道啊,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我还告诉你,当初你们一出这馊主意我就知道你们一准得挨骂,可我就是不说……”
此言一出,立即引来众人群殴。江中流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神,伸着小铲子大声说要请客,大伙儿才算放过了他。
万百千很费解地道:“老江,那你说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主上如今想要贤良的名声了?不然咱们再选点儿漂亮的贡上去!”
“放屁!”江中流不屑道,“你们真是群猪!算老子今儿倒霉,费力气教你们个乖。你们那么干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好嘛,军队,地方,各顶各的为了讨好皇后就宁可得罪皇帝,你让皇帝陛下一看,心里可怎么琢磨啊?这玩意名册拿出来一翻,就知道谁是谁,你想不认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