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551)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啊,我要的只不过是素何这个姓氏罢了。大一点儿还是小一点儿又有什么要紧?”元元毫不以为意道:“好了,我们不要说这些了……药喝了么?”

她在榻旁坐下,伸手摸了摸陆子周的的额头。发现他仍在发热,便按着他躺下去,拉出一领白熊皮压在被子上。

“如此这般日日发热当真没事么?”她有些担忧地说。

陆子周闭上眼道:“没事,最多就是变笨……”

“你倒是变笨一些才最合适……”元元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然后道:“你躺着,我跟你说会儿话。”

“今日又有兄弟劝我称帝,”元元苦笑道,“果然诚如你所言,如今不过刚占了巴蜀,将士们便生了偏安享乐之心。大约以为躲在剑门蜀道的天险后面,关起门来足够稳稳当当地做个化外皇帝……”

陆子周道:“称帝固然言之尚早,你自立个蜀王倒也势在必行。这个时候,总要有个名号收将士和四方士民之心。唔,现在可以先称护蜀大将军,等长安的天子死了,四方的豪杰纷纷各自称王,你也就可以自立为蜀王了。”

元元沉吟片刻,道:“是啊,称王称霸这种事儿可不就是得浑水摸鱼嘛。”然后她就诧异地问:“不过长安刚死了一个天子,再死一个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啊?”

“快了……”陆子周道。

元元便没好气地推他道:“跟我也打哑谜?”

正在说话间,有小兵送了从上都飞鸽传书来的急讯。元元展开来扫了一眼,登时就怔住了。她眨了一下眼睛,转过脸,只一味地盯着陆子周。

陆子周睁开眼,问:“怎么了?”

元元手垂下去,传书轻飘飘地落在床榻上。

“大郑的天子,死了。”她说。

……

宣华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巴蜀沦陷故,皇帝李芛颁下圣旨,由皇后叶十一统亲征巴蜀,平定叛乱。

这是大郑立国以来,唯二的两次将皇后派上战场——上一次还要追溯到开国的太祖皇帝那一代。一时间,朝廷上下乱作一团,只考据礼仪就把一干礼部的大臣累得半死。更不必说调动兵马的、准备粮饷的,等等等等。鉴于李氏的天子们从来都不上战场,作为仅次于皇帝亲征的皇后亲征,其意义也就无限等同于破釜沉舟了——打胜了咱大郑中兴,打败了嘛,咱说不定就此玩完儿。是以,皇帝十一月二十四日下的圣旨,至到十二月十五日,朝廷才终于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大军送出长安。

宣华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河西大都护武安侯张钰正式接受了回京述职的圣旨。

宣华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叶十一大军出函谷关。十二月二十六日

入蜀 ...

,大军抵东都洛阳。

凤仪元年一月一日,关东诸将齐聚东都洛阳,向皇后朝贺元旦。同日,“天下第一名将”张钰于河西大都护府囚禁皇帝李芛的使者,以“清君侧”为旗号,誓师出兵,攻向上都长安。

长安与河西之间虽然没有万里之遥,可是毕竟还是隔着点儿距离的。所以,当时,长安并不知道张钰已经反了。皇帝李芛按时出现在含元殿接受文武百官对新年的朝贺。大明宫中觥筹交错,长安城里炮竹声声。上至天子,下至黎民,都沉浸在元旦的喜庆了。

酒过三巡之后,皇帝李芛离席更衣。她回到暖阁,从宫侍手里接过热帕子在脸上盖了一会儿,然后便传旨道:“召欧阳怜光来。”

内官悄悄将欧阳怜光带到暖阁,皇帝挥了挥手,内官宫侍们一起退了下去。

李芛道:“皇后大军已经到了东都,朕料想张钰要反也就是这几日便要见分晓。”

欧阳怜光躬身拜道:“请陛下早下圣断,先行擒拿张氏一族。”

李芛摆手道:“这个你不用管,朕自有主张。朕另有一件要事要你去办。”

“请陛下吩咐。”欧阳怜光道。

“你立即启程,持我的符节去东都,务必要使皇后在正月十五之前回军关中。”李芛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取出一封书信来递给欧阳怜光,吩咐道,“倘使皇后有所犹豫,你就取我这手书给他看……”

199

倾国 ...

欧阳怜光缓缓地踱着步子。她双臂抱在身前,右手屈伸,食指轻轻抵在下颌。那是一种并不算十分优雅的思考姿态。

孤零零的一盏烛火在她背后发出昏黄的光,她常拿在手里那扇子被烦躁地扔在角落里。烛火的另一侧,一封书信端端正正地压几案正中。信封上,优雅的行书写着“十一郎亲启”几个字。熟悉宫廷的人都认得出,这是皇帝李芛的手书。

“十一郎……十一郎……”欧阳怜光无声的思索着,“既然并不信任,那么凭什么以为只用一封私信就可以逆转形势呢……”

欧阳怜光突然间停住脚步,转身拿起那封书信。书信上有皇帝的私章封鉴,但那种东西毫无疑问是不可能阻拦住欧阳怜光的。她毫不迟疑的破坏掉封印,抽出信笺,凑近烛火,以极大无畏的气概浏览起皇帝给皇后的私信。

久之,欧阳怜光从信笺上抬起头。“原来是这样啊……”她轻声自言自语道,“没想到他竟是个这么听话的人,哎呀,真是个可爱的男人……”

她笑了笑,将信笺凑到烛火上。火苗“腾”地升起,欢快地蔓延上异常珍贵的宫廷笺纸。笺纸中隐隐浮动地暗香在火中弥散开来,浓郁得令人沉醉。欧阳怜光用近乎于优雅的姿态转动着它,直到火势蔓延到最后一角,才松开指尖,轻轻地抛了开去。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