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555)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关中在天下之西北,其帝王都会的地位是早有定论的。所谓“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关中之固,主要反映在山河四塞上。关中东有黄河环绕、崤函之险,很横很横的函谷关就扼守在这里,牢牢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交通的咽喉,古来就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西面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方西北通道。南有秦岭横亘,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函谷关、萧关、武关、散关,即为关中四塞。四塞坚固,使得关中具备了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有利态势。而四塞之内,关中腹地,是渭河、泾河、洛河汇流之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物阜民丰,号为“八百里秦川”。

河北在天下之东北,从天下全局看,是个“据上游之势,以临驭六合”的地方。所谓“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襟带于南,居庸锁钥于北。幽燕形胜,实甲天下”。河北三面都有山海环抱,独南面中原。其北面有燕山山脉翼蔽,右侧翼则有太行山脉为其屏障。穿越太行山脉与晋北往来的孔道上,有紫荆关、倒马关、井陉关、滏口等天下著名的关隘扼守。而河北腹地平原,还有据马河、沱河、漳河等东西流向的河流,以此为依托,可以建立起较为牢固的河防体系。

江南在天下之东南,南方之所长萃集于此。河道纵横,交通便利。淮河、长江东西流去,横亘于南北之间,构成了形式完整的集攻击与防御为一体的江淮战线。沿线分布着一系列扼守江淮的重镇,大抵淮西有钟离和寿春、淮东有山阳和盱眙。金陵上下,长江北岸有京口和采石,长江南岸对称的有广陵和历阳。而长江本身,就是最大的防御。这是一条多么邪性的天堑啊,有多少不可一世英雄豪杰带着千军万马来到这里,只要跨过了它就可以江山一统、万古流芳,可最终都被这条大河收拾得灰头土脸,就此饮恨收场。这些还都是地理上的优势,都不算啥。最要命的是,这地方有钱,那是忒有钱了。东南财赋雄长天下,斗富上面连巴蜀都要退避三舍。历代不惜代价开凿运河,整顿漕运,为的就是转输东南财富。

巴蜀在天下之西南,是典型的盆地,长江及其支流在其底部汇流形成肥沃的平原,物产极为富饶,每被称为天府之国。从全局上看,巴蜀居于长江上游,下临吴、楚,势夺长江之险,常为江南制命之所在。而巴蜀的四面都是崇山竣岭,其内部防护之厚,天下无出其右者。大抵道路险要的程度,达到了不仅让外面进不来,它自己也出不去的程度。具体说来,巴蜀与外界交通,只有东、北两个方向有路,并且都极其艰险。东面是通过长江三峡与荆襄相连,有大名鼎鼎的矍塘关作为门户,重心归于重庆。北面的重心在成都,从成都北出,由金牛道、米仓道可入汉中,由阴平道可通陇上。这一面的门户是更加大名鼎鼎的剑阁。剑阁这地方毫无疑问比函谷关还要横,据说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人类能从正面攻克它。重庆与成都之间,有水路相连接。通过万川之流的江河,巴蜀的两个重心可以连成一体。

河东在中原之上,关中、河北之间,是整个北方的枢纽。形势在九州之中最为完固,其东太行为其屏障,其西大河为之襟带,于北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河、漳河、沁河纵横其中。河东地势高峻,俯瞰三面;与外部联系的道路大多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所以,每当形势有利,就可以三面出击,而一但旦形势不利则可凭险而守。关中与河北的争夺往往就取决于河东的归属。

山东在中原之右,河北、江南之间。其地势不利于守而利于纵横四出。南北向的大运河和东西向的黄河在这里交汇,从而使山东成为了南北之间的枢纽。河北南面门户须依托山东才能完成,而江南淮泗上游也必须藉山东以为屏蔽。

荆襄在中原之下,巴蜀、江南之间。外有山脉为其险阻,内有大江大河通往四外,自荆襄逆江而上,是从东面进入巴蜀的唯一通道。其是长江上下游的枢纽,以江南立国者无不恃荆襄为上游屏障,而自巴蜀经略中原,也必须通过藉汉水北上,从而使荆襄具有了“用武之国”的称谓。

汉中在中原之左,巴蜀、关中之间。关中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两条几乎并列的山脉之间。秦岭是关中南面的屏障,东有武关,西有散关。但是,有三条□可以穿越秦岭中部,成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这三条□就是著名的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是故秦岭之险,汉中与关中共享之。大巴山是巴蜀北面的屏障,穿过大巴山,也有两条通道,可以使关中和巴蜀相连通。这两条通道名气更大,就是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中都榜上有名的金牛道和米仓道。是故巴山之峻,汉中与巴蜀各分之。这样,汉中这个地方就好玩了。南北的利害关系在这里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因此在此异常胶着,往往一时的得失就足以产生决定天下全局的影响。而更好玩的是,西汉水一带,有一条从汉中通往陇西康庄大道。众所周知,关中、巴蜀仰攻陇西难,自陇西下攻关中、巴蜀易。这使得汉中在争霸天下的角逐上有了更广阔的战略意义。

而中原,四通八达,合天下之全势。不论中原趋四周,还是四周趋中原都非常便捷,因此也就成为了天下的中枢。是为进取天下,中原为必取之地;安定天下,中原为控御中枢。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