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扫娥眉(569)

作者: 郁之 阅读记录

所谓战场,就是交战双方共同选择的交战之地。而叶十一和卢文瑶之所以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里,就要归结到要命的太行山和要命的井陉上面。

众所周知,河东与河北几乎是并行列峙于太行山的两侧。无论河北攻河东,还是河东攻河北,都必须穿越太行山。太行之险毋庸赘言,大抵能用兵的就只有几处穿越太行山的孔道,而双方攻守的焦点就在于扼守这几处交通要道的关隘上。这样,太行山两侧的地理形势就使得河北与河东之间的战争主要在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层次展开:

河北的北部是以卢文瑶盘踞的幽州为重心的幽燕诸郡。这一片地域号称巨势强形,据天下之脊。控制了幽燕,往往就意味着控制住了燕山险阻。于是,幽燕一线也就成为了整个河北在北面的门户,幽州的归属对河北而言举足轻重。幽州归属于河北,则凭借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为险阻,扼守一些重要关隘,并以内侧的重镇作为纵深,就可以建立起河北南面的第一道防线。而一旦它独立于河北之外,甚或归属于敌对的势力,幽州就会成为向下突破整个河北的基地与跳板,危害尤烈。这也就是宣华二十六年燕王就藩、燕王妃卢文瑶出阵幽州之后,傅铁衣受到绝大牵制,除山东一地再也无重大建树的主要原因。

河东方面,隔着太行山与幽州遥遥相对的就是大同。连接大同和幽州之间的,是切过太行向东流去的桑干河河谷。这条交通要道上东面有居庸关,南面有飞狐口,俱是险关。所以此次攻打河北,叶十一以赫连胜五万兵力为偏师,由大同出飞狐口,就是为了争夺幽州。

自幽州向下,是河北中部,以常山、河间为轴线。河东方面,与常山、河间一线隔太行山相对的就是晋阳。常山、河间一线不仅是河北中部的轴线,也是整个河北的中枢。所谓“北拱燕京,南临青济,水陆冲要,饷道所经。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北不得河间,青、冀之祸未烈,南不得河间,幽平之患未深也。”而晋阳,则不仅是太原盆地的重心,也是整个河东的重心。连接河北中枢与河东重心的,就是井陉。那么,井陉的战略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控制井陉对于太行山两侧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河东还是河北哪一方,只要顺利穿越井陉,就可以进入对方腹地,从而收执其中枢之效。

所以,叶十一的主攻方向是井陉,卢文瑶重兵屯集的地方也是井陉。甚至于为了保证井陉方向的顺利,傅铁衣同意了分兵的计划,自己去兖州准备啃硬骨头虎牢关,而把井陉方面的最高指挥权统一于卢文瑶一人。于是,井陉,也就成了决定他们命运的所在。

至于河北南面,重心在邯郸、邢台一线。与河北南部隔太行山而相对应的是长治盆地。连接两者之间的就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滏口。邯郸“西出漳邺,则关天下之形胜,东扼清卫,则绝天下之转输。邯郸之地,实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背”。邢台“西带上党、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 这一区域西恃太行山脉,南阻卫、漳等大河,是为河北面向中原的门户。所以,傅铁衣尽管为了攻打虎牢关将主力集结到了山东的兖州,但在邯郸还是留下了充分的防守力量。甚至他把他最得力的一个弟弟傅铁然都留了下来,为了就是确保河北南部安然无恙。

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勾勒出河东、河北之战初始阶段的形势图了。战场中央,叶十一的主力和卢文瑶的主力在井陉碰撞。战场上方,赫连胜以偏师突破飞狐口,攻向幽州。战场下方,洛阳空虚,傅铁衣以十数万的重兵压向洛阳东面的屏障虎牢。

势均力敌!

所以说,上天是公平的。的确,通过战场之外的政治谋略,叶十一在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上确立了极大地优势。然而,由于他声东击西的成功,这种广阔空间上的战略优势落实到狭窄的河北一地,又相当程度地抵消了他的战术优势,从而使河北战争呈现出了针锋相对、旗鼓相当的戏剧性效果。

一切都将归结于战场上的胜利。

凤仪元年四月初二日,叶、卢两军前锋接触。叶十一与卢文瑶各率主力,对峙于井陉口。井陉大战,就此打响。

正当井陉之战开局之时,远在山东兖州的傅铁衣大军已经下临荥州。只要攻陷荥州,渡过汜水,就可以兵临虎牢关下。傅铁看了常山传过来的军报,颇为无奈地向众将苦笑道:“早知如此,我和卢文瑶就该换换。由我在井陉迎战河东军,她来攻虎牢更合适些。”

的确,卢文瑶的作战风格是进攻,这种风格如果用来去攻城略地,去打虎牢这样的雄关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由她来攻虎牢绝对要比傅铁衣快得多。现在这个时候,能够尽快攻下虎牢关进逼洛阳,无疑是能收到围魏救赵,破敌后路的奇效的。

可是,这种进攻用来与叶十一野战就不免要力有未逮了。因为叶十一比她更擅长进攻。叶十一进攻之犀利是全天下所公认的无人能及。面对叶十一的进攻,卢文瑶就明显不具备优势了。这就跟两个人比同一个特长一样。是,你的确是长,可跟别人一比,你特长变特短了。相比起来,倒是擅长于防守反攻的傅铁衣更能在战场上克制住叶十一。

因此,傅铁衣才会有“不如和卢文瑶换换”的戏言。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说法。一开始,他们的目的也是抢攻井陉。这当然是由卢文瑶来突破更合适了。何况,山东和河北中南部是傅铁衣的地盘,幽燕是卢文瑶的地盘。两军之间并非没有芥蒂。傅铁衣以大局为重,或者可以在边境上退让一二,暂时将常山借给卢文瑶去列阵,但要说任由卢文瑶的军队长驱直入,深入山东,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无有可能。所以,傅铁衣这句戏言才会说得如此无奈。

上一篇: 遗千年 下一篇: 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