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143)
两个小厮喜气洋洋地道:“宋少爷得了名头!他的名字大大地写在最上面,所有人一眼就看到了!”
“果然是宋大哥!”林家寒闻言更为欢喜,又问道:“那魏师弟呢?”
魏尘魏无言,是林世卿第二位学生。说是学生,因为他一直都留在盛京,所以同林世卿学习的机会很少,多是通讯往来,少有人知道这层关系。反而却同林家康的关系不错,是学院里的同窗。
“魏少爷得了第三十名!”
这个名次很不错,努力一下,考中翰林的机会很大的。
两个小厮顿了顿,迟疑了一下,道:“我们没有看到秦少爷的名字。不过,我们家找到主子的名字后,怕主子们焦急,就慌忙跑回来了。”
林家寒此时还在为自己的大哥和好朋友而欣喜,对于后来才接触不久的秦明远就没有那么的感同身受,自然也不会因为这个而责怪两人,只是说道:“秦师弟或许只是靠后了一些。”
林宜佳听了则不免忍不住地想:难道真的被自己猜中了?那真是不幸的很……
林府两位得中进士,上上下下当然欢喜异常。飘白和冷砚更是得了两个厚厚的红包,抱着直流口水,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尤其是冷砚,平日里都是一副冷面,此时看着他刻意搞怪,真是格外的有喜感。
而当报喜报的差役前后走了两次林府之后,林府的喜悦的气氛更是非同寻常。林家康抱出了元宵剩下的爆竹和烟花出来放,噼里啪啦声中,笑声传出了老远去。
林宜佳站在屋檐下,仰头看着白日里只能瞧见一点白烟的烟花,心道:“但愿父亲能够早日归来,一切安好……”
……
没有了秦起,秦明远只得亲自挤着去看榜。
亲自挤来看榜的举人当然多的很。只是秦明远在拥挤的时候衣服头发已经弄的很乱,他看起来年纪又小了一些,实在有些像是哪家的小厮。
没有。
还是没有。
秦明远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怎么会?
节前,他问老师的时候,老师明明说,以他的进度,中这一科还是很有些把握的。虽然,老师更建议他三年后再下场,那样就能得一个更好的名次……只是他觉得,十五岁的进士,怎么也要比十八岁的进士更让人印象深刻些,于是还是下了场……
没想到,却是没有中。
104 落第
“哎,这位小哥,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瞧瞧我家公子中了没?他叫……”
有一个小厮打扮看起来才不过十来岁的小男孩抓住了秦明远,口中请求道。
秦明远此时当然听不见他在说什么。
他猛的一下子将那个小男孩推开,转身发疯一般地扒开人群,凶跑了起来。
四月里的阳光如此明媚闪耀,刺痛了他的双眼。有眼泪一下子控制不住地流下来,他也仿佛不知。
秦宅。
也不知道是哪一家有人高中得名,报喜公人将一双铜锣敲得震天响,爆竹声噼里啪啦,一浪高似一浪。这样热闹的动静,衬的秦宅更为寂静,寂静的怕人。
秦明远一路僵直了腿,走到秦母面前,直直跪了下来。
“没中?”秦母淡淡地问道。
秦明远埋下脑袋,不言不语。
“没中也好。”秦母轻微地叹息一声。
秦明远难以置信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话。
“也许,是我错了。”秦母没有看他,而是摆弄着自己面前的一盆茉莉。茉莉长得很好,枝桠上已经缀了不少小巧玲珑的花朵。
秦明远傻了,不由地喃喃道:“母亲……”
自己没有考中进士,母亲居然没有如往日一般尖酸刻薄地嘲讽训斥自己不说,反而觉得他没中也挺好?而且还说是她自己错了!
这一刻,秦明远真想冲动地问问自己的母亲是不是生病了!
秦老夫人像是没有听见秦明远的呼唤。她只是看着那盆茉莉,淡淡地道:“那时候,我想着,秦家只有你一个男人,你需要早早地成长起来,不是‘少爷’一般。上面有长辈依靠,而是成为‘老爷’,顶立门楣,当家任事。所以,从前来盛京的路上开始,我便任由你自己行事,不再干涉了。”
“却没想到,盛京浮华,你这个穷小子,一头撞进来。就撞晕了头,迷失了自己。”秦母说话的时候,声音没有一点起伏。仿佛她本来就没有任何情绪。“从前,我相信贫穷能够磨练你的心志,我认为对你特别严苛,才是对得起秦家的祖宗……”
秦明远的天资并不够好。
若不是她对他格外严苛,在他四岁到十四岁的十年里。逼着他一天到晚除了读书那是读书,柴米油盐,人情世故,什么都不让他沾染,他怎么可能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能中举?成为人人羡慕的天才少年举子?
“而到了盛京,我想着。你已经是一个举人老爷了,我就又完全由着你……”秦母这个时候微微叹息:“从严苛到突然放纵,从不考虑你是不是能够适应……我的确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娘……”
只是听到那一声叹息。秦明远就泪眼朦胧起来,似乎觉得幼年模糊但温暖的娘亲又回到了他面前,哽咽不能说话。
秦母却并不动容。
她依旧冷淡着脸色,对着那盆茉莉花说道:“会试之前,你做了那样的举动。我大概就能猜到,你这一科。怕是中不了。就算侥幸得中,也只会是后面几名。若是成了没有出息的同进士,那才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