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春(234)

作者: 妹姒 阅读记录

“婉嫔有孕了。”林大夫人揉眉道:“给出的旨意是:今上看重婉嫔和她的肚子,为缓解其情绪。特招婉嫔之母进宫伴产,封了你姑姑为三品丽华夫人。”

林宜佳被这个消息震惊的不能自己,瞪大眼睛坐直了身体,憋了什么就要脱口而出。但她头脑中此时却是一片空白什么也说出来,于是又泄了气。

宫中的确有这样的先例。若位显受宠的嫔妃们怀上龙嗣,会准许其母亲进宫伴产,已缓解其心绪,彰显皇家仁德体恤之意。但伴产都是至少在孩子有七八个月的月份即将生产的时候,哪有才一怀孕就大张旗鼓地伴产的!

可这时间又没有真规定是什么时候,就算真规定了。也是景和帝一句“特殊”就能通融改变了……不管要不要脸,有了这“名正言顺”的理由,姑姑林媛儿进宫是一定的了!

只怕进去了,就再出不来了!

林宜佳想起前世没有进行过的选秀,喃喃地道:“娘,你说。当初他大张旗鼓地选秀,是不是就是为了今日做铺垫的?倒看不出来,他是如此处心积虑地念旧情!”

“小六,你可别傻了!”林大夫人正色道:“他若是真念旧情,就该让你姑姑过平静日子!而不是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他分明就是自私残酷!更像是在生生折磨你姑姑!”

“我知道。”林宜佳连忙保证道:“我那是讽刺,讽刺,娘。”

林大夫人缓了缓,点点头,道:“今上……越来越无所顾忌了……”

上位十几年,他已经绝对掌握了这个帝国。哪怕此时大显正在两线作战,也都不能动摇他什么了。他再不是即位之初需要战战兢兢的时候了。

“唉。”

说道这里,母女两人都没有了聊天的心情,都默默地坐在。

盛京城其实小的很。

哪家有个风吹草动的,不用一会儿所有人就会知道了。林家老太太撑不过一年。于是才赶紧娶新妇的消息,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对于林家出名的清净,家中有女儿的都人家都不免要盘算一番的。盘点一下林家的人口,适龄男子,一个林四爷年十九,一个林家亭年十八,都是不小了,才学品性都不错,可惜都是庶出的。大房唯一的嫡子才十三,小了点儿;嫡三女……

林家嫡三女已经十六了,见过的人都赞出落的宁静端方。

很多有心思的人家不禁也开始权衡盘算起来。虽说林家出了一个林媛儿,但那也是情有可原不由自己不是?除了那些迂腐固执的,更多的人心中都明白,林家,尤其是林世卿夫妻教出来的孩子都是没差的……

对于这些,林宜佳并不去关心——

前世她自己不过是选了那么一个丈夫,眼光能好到哪里去?反倒,她很信任林大夫人的眼光,绝对是自己所不及的。她关心的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那一场倒春寒之后,真的没有再下一滴雨了。春耕,瞧着就已经耽误了……对此,她却没有任何办法,只吩咐阿庆嫂子多多准备。

宋府。

宋阶坐在府里的荷塘边上,欣赏着满池的尖尖荷角,十分悠闲。在他对面,坐着一位天青色暗绣松针纹、腰间束一条白玉腰带的少年人,真是杨广北。

“听公主说,她昨儿去看望师母的时候,正逢师母正对着一沓请柬烦恼。小北猜猜,这都是什么请柬?这天气好,家家花儿开的都好。这盛京是天天都少不了赏花会了。”宋阶笑的云淡风轻。

杨广北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赏花会的帖子,能有什么。不过是……相互相看罢了。

“恩,你武兴候府的确不用凑这个热闹。”宋阶笑容不变,轻飘飘地道:“可惜武兴候府赏菊会名满大显,要到明年秋天才能再睹风采了。”

161 刺激

自打老侯爷牺牲在西疆,宛若一根擎天巨柱轰然倒塌,武兴候府一下子风雨飘摇起来。武兴候府尚未在老爷子壮烈的打击中缓过神来,就又被流言冲傻了眼。

老侯爷一辈子精忠报国,临了死在战场之上,(虽然被偷袭而死显得不够悲壮)却被人恶意猜测勾结外敌!西北军是杨家军不错,但老侯爷都战死了,西北军措手不及之下作战不力连丢了几个城池,天理昭昭,老侯爷绝不是叛国之人!

如此荒唐的留言,居然在盛京颇有市场,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也是,西北多年无战事,人们很难想起杨家的卫国之功,反倒这一吃败仗,百姓们未免觉得,老侯爷和杨家就是没有本事,让大显受了辱……!

一而再的打击,红月长公主病倒了。

现任武兴候未及替父报仇,便被召回盛京为母侍疾、为父守孝,留下一位庶子配合朝廷人家整合西北军,接手西北战事。现任武兴候是杨家二郎,杨大郎才成人就死在西北军中,仅留下杨广北一个血脉。因杨广北年纪太小,老侯爷和红月长公主才决定将武兴候的爵位给杨二郎继承。老侯爷和红月长公主并未提及将来归还武兴候爵位的说法,而是由红月长公主承诺,为成年之后的杨广北再讨一个爵位——据说,长公主已经讨到了先帝的旨意,只是暂时没有公开罢了。

而留下的杨家庶子是杨三郎。也是老侯爷名下唯一的庶子,生母据说是公主侍婢,得老侯爷酒后宠幸,留一子,其人没能熬过生产之关,难产而去。红月长公主留下了孩子。虽未记名。也从不刻薄,同其他三位哥哥一样长大,教导其弓马读书,成人后同样去西北军中历练。

杨二郎允文,杨三郎允武。在西北军中,杨三郎的威望隐隐还要重一些。西北军不能没有杨家人,留杨三郎。也是较好的选择。而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西北军终于稳住了阵脚,跟西凉大军硬碰了几次也没有吃亏反而有小胜,也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