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春(296)

作者: 妹姒 阅读记录

林世飞摇头,无奈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他瞧着她也是有留意柳慎之的,目光也有迷离……难道他看错了?

这个时候,林宜佳偏偏又问:“四叔,我能有什么意思?”

她觉得有些奇怪。很不理解地道:“自古成亲,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为什么到了我身上,您们做长辈的都不做主了,反而来问我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四叔你就转告爷爷和爹娘他们。这个人我不讨厌的。”

她的感情都在那十年中付完了。此时若要嫁人,她只需要一个不讨厌的对象平平淡淡就好。她不讨厌杨广北,也不讨厌柳慎之。嫁给谁都一样。

林世飞顿时不知道该怎么来说了。

从林宜佳说话的神态中,林世飞知道林宜佳是十分认真的,她心中正是这么想的。偏偏就这一点,让林世飞很不明白。

无论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或者山村少女,他都见过不少。她们从敢当面议论某个男子,背后说悄悄话的时候,也总爱面红耳热,哪怕她们实际上很讨厌所议论之人。至于亲事,更是提个一星半点,她们就要害羞扭头就走的……怎么林宜佳面对这些,就像在说各种各样的簪子呢?

他又想起了盛京那位性格爽利的少女。她站在他面前,同他谈话的时候,就算是落落大方的,脸色也总是微红,十分好看。以至于他总不经意地将目光逃开了……

都是闺阁姑娘,却一点都不像。林世飞想。

林宜佳就转而问起林世飞跟着老爷子游历之时是否留意过农事。林世飞想要收敛心神,眼前却总出现那双亮闪闪充满向往的眼眸,有点儿漫不经心。

蓝田走过来,手中拿了一封信,奇怪地道:“刚刚有个小乞丐送过来的,说是四爷的信。”

“我的?”林四爷接过来拆开,看了一眼后神色大变,一把将信揣进怀里,急切地对林宜佳道:“宜丫头,我有点儿私事,到后面去一趟。若是大哥大嫂问起,就说我很快回来。”

说罢,他也不等林宜佳应答,跳下马车就走了。

“是谁的信,知道么?”林宜佳心中有点好奇。

蓝田摇摇头:“信是一个小乞儿送来的,说是一位年轻的小公子让他来的,给了他十个铜钱。”

“哦。”林宜佳道:“那或许是四叔的朋友。”

林世飞自幼跟着老爷子在外……既然有柳慎之为朋友,那么其他朋友肯定也是有的,不稀奇。林宜佳脑中转过一阵,便将这事情放下了,开始认真翻书。

她翻的是一本游记。

不是林老爷子所著,而是前朝一位使节所书,有不少安南国及以南的风土人情,林宜佳看的十分有兴趣。听说了番薯之后,这些日子她看了不少农书,知晓了很多从前不知道的学问,心中隐隐有了些想快点到庐州府快点实验一番的劲儿。

她看的入迷,谁也不来打搅她。

到晚饭的时候,林世飞已经骑马敢上了车队,眉眼之间有一种惊喜过度的惶惶。惹的林宜佳看了他好几眼。瞧他神态不似碰到了坏事儿,就没有问。

饭后,林世飞同林世卿单独谈了几句。又骑上马离开了。

两位老爷子又要下棋,找林宜佳前去服侍。

这一过去。显然要同柳慎之碰面。林宜佳想了想,没有什么反感的,就带着蓝田过去了。

两个老爷子果然下的很热闹,也并不需要林宜佳和柳慎之如何服侍,只顾地闹的很欢。

柳慎之眼角带笑看着。

角落茶寮里的开水滚了,林宜佳便走过去沏茶。

“让我来吧。”柳慎之走了过来,言语温柔。

林宜佳没有坚持。欠身算是谢过他,稍退一步站在那里注视着他。他沏茶的动作流畅好看,稳稳的不洒一点水在茶盏外,很有功底。

“我娘是一位茶娘。”柳慎之道。

茶娘……林宜佳微愣。茶娘是茶室里专管沏茶的人。一般茶室都用茶博士。也就是男的,也有女的,不过比较少。林宜佳讶异之后,就不动声色。

“我爹呢,是专门帮说书人编故事的。他身体不好,嗓子就不够灵活敞亮,不然,他就做个说书人了。”柳慎之又道。

给说书人编故事的……而他本来是高官之后,应该锦衣玉食一生的。而不是艰难求生。低声下气。如此想着,林宜佳就对柳慎之的父亲和祖母多了几分敬佩。

“后来我长大了,我娘年纪也大了,茶室里就不肯再要她做下去,给了她五两银子让她回去了。”柳慎之沏好了四盏茶,示意蓝田给两位老爷子各送一杯,自己端起一杯。

“尝尝。”柳慎之示意林宜佳也端起一盏。

林宜佳应了下来。滚烫的茶水通过茶盏,依旧有些微微烫手。

“五两银子实在当不得什么大用,但也有小用。”柳慎之笑的很满足,道:“祖父留下不少书,父亲要养家糊口没空钻研,都便宜了我。其中有一本是医书,里面记载了一个丸药的验方,是治疗暑热的,我捣鼓了许久,终于学会了制药,而后用五两银子买了药材,制成药丸子,在镇上卖。”

“开始的时候,没人信我一个小孩子手里的药丸子。”他继续说道:“后来我终于碰见一个中暑热的倒在地上,当众给他吃了一颗,众人才信了。因为我卖的比较便宜,当时天气就是最热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愿意买了药备着,我赚了第一笔钱,一共十二两。除去成本,还有七两银。”

林宜佳安静地听着。

茶水冷了不慢,茶盏的温度很快弱下来,变的温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