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313)
又有一种植株有些像高粱的作物,被林大夫人亲口断名为玉米。植株能长起一人多高,从半腰时候开始结果实。林大夫人依旧先掰了一些嫩玉米尝鲜,煮了后人人分了半根,味道糯糯甜甜的,也很不错。但这一次,两个农妇心痛更甚,一边啃分到的玉米,一边摸着眼泪。
“你们……”林宜佳有些不好开口。
这两个农妇,是真爱护粮食作物的,她也知道。但也不至于这么吧?
“夫人,小姐……”两位农妇洒泪道:“先前那南瓜只是瓜菜,而这玉米却是粮食!是真真正正能收能藏能管饱的粮食啊!而且眼看着比高粱的产量高多了!我们只要一想着自己这会儿啃下一口,来年地里就少种几颗,啃下半根,那就是几十上百颗的玉米!那又是多少斤的粮食去了!”
林大夫人闻言有些羞愧,道:“都是我过分了。你们放心,这地里的玉米,我们都不再动,都留作种子!”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两位农妇得了保证高兴的很,三口两口将玉米啃完,抹了嘴和手之后,就立即告退回去田里守着了。
林宜佳仔细问了两位农妇,才知道玉米是真正的粮食。凭她们的感觉看,将来熟了后将玉米粒搓下来晒干,磨碎了,应该就是同高粱面差不多的面粉,到时候做成各种面食,就能做一家人的口粮。味道也应该不会差……
最后是林大夫人心心念着的番薯和土豆。
因为发现了玉米是真正的粮食而且产量又高,两个农妇的八分的心思都用在了玉米上面,当真是日日夜夜轮换守着那几十颗植株。这样,分在这番薯和土豆这两种作物上的心思就少了几分——
没听说那种真正粮食作物是长在地里吃根茎的,应该都是瓜菜类吧。这瓜菜再好,也不如粮食实在。两位农妇的心思十分实在。
但就是如此,当收获的日子到来,挖开泥土,瞧见一颗的根茎上都长了五六个拳头大小半斤多重的土豆时,两个人也是红了眼——这虽然比不得真粮食,瞧着这结结实实却是能顶饱的,而且,这产量当真是吓人!
杨广北到庐州时,正是林宜佳选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准备收获的时候。
林家大小人等,差不多都到了地头上,想瞧个稀奇。
宋阶和杨广北到了,那柳慎之居然也到了。
“先丈量一下,这三种作物,各占多少地。”林世卿这会儿也不敢再轻视这些作物——这些可是能填饱大显百姓肚子的东西。
立即有人拿出尺子下去丈量,将精确到尺寸的结果填在册子上,另外多少颗植株也填在了上面。
林世卿一声令下,两位农妇带着几位婆子开始扒起了番薯和土豆。拢共没多少颗,几个人一起,很快就将所得全部清了出来,田垄被挖的很深。连那种拇指头大小的小土豆都没有错过,土块都被细细捻成了粉末。
再看那各自堆成一堆的作物,就是从不事生产之人。也觉得震撼——这真的是这么几十颗作物所带来的收获?只怕这亩产……!这里人人都是能算的,心中得出一个数字之后。都是极度震惊!
“老师。”宋阶同杨广北对视一眼,向林世卿道:“老师,这三种作物有何意义,老师您也知道吧?这是万民之功德!朝廷必有厚赏!学生愿意写这个折子。”
一个爵位是必须的!
林世卿扭头看着欣喜的林大夫人,面色微微复杂,轻声问她道:“夫人,你如何想?凭咱们一己之力。这三种作物不知何时才能推广开,有朝廷的重视,就会不一样的。”
林大夫人略一皱眉,摇头道:“若你们不是亲眼看到。可是相信有什么农作物亩产能上千斤甚至到一千五百斤?小麦精细了侍候,亩产也不过三五百斤,水稻产量高些,能有六七百斤就是土肥水美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了……”
众人皆沉默。
那两个农妇犹自拿着秤,一遍一遍地称重。连未收获的玉米也暂时抛在一边了。秤一遍,再秤一遍,只觉得她们是在做梦。
众人都顺着林大夫人的目光,静静地看着两个农妇不识闲地折腾。
“不得不说,这些年大显还算是风调雨顺。”林大夫人道:“南山你真如实写了折子上去。只怕人人都当你是得了癔症……而咱们就算是散了种子给别人,你觉得每一亩土地都精贵的百姓们愿意听咱们的话,去种一种他们从未种过的作物吗?”
当然不会。
见都没见过。种出来不知道能不能吃呢。
林大夫人笑了起来,道:“既然如此,咱们干嘛要着急推广?而且,就这些全做了种子,明年才能种几亩地?所以,上折子什么的,现在考虑实在嫌早了些。”
宋阶点点头,道:“师母说的是。”
明年收获的时候,多多请人见证,才算妥当。他还可以邀请户部管农桑的官员……到时候眼见为实……
林大夫人似乎是看出了宋阶的打算,摇摇头道:“南山,咱们不急,真的。你忘了,这半亩地上出产的所有东西都是你师妹的。她最近对她的粮食铺子上心的很,更想多捞些银子玩儿。这里都是稀罕物,一开始定然能卖上个非常好看的价钱!”
林大夫人嘴角含笑:“我怎么会让自己女儿吃亏?至于推广,你们放心,这世上,人人都逐利,尤其是没有太多见识的大众。若是土豆一斤卖上一两银子,到时候咱们若是把握住种苗不放也不能,因为会被骂的很惨!而只要这几样东西名声出去了,朝廷不就知道了?该我们的,也一样会有……何必巴巴地写什么折子,像我们有多看重那虚名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