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春(351)

作者: 妹姒 阅读记录

顿了顿,她又道:“这些东西,都会算在宜儿的陪送内,我们另外再添一些,添的不多,却是我们做父母亲人的心意。你别介意。”

杨广北忙说“不会”。

那边林敏佳已经开始一个个将箱笼打开来看。

每打开一个,她都忍不住要赞叹一番。点评一番,也顾不上康永同的脸色已经开始发黑了。直到打开那珠宝箱笼时,当真是一片珠光宝气闪花了在场人的眼睛——那真的是一箱子珠宝,各种珍珠宝石,就像是石子一样。未经雕琢打磨,塞的满满当当的!

而这样三尺多高的箱子,居然还有两个!

林宜佳也怔住了。

杨广北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林宜佳身边,见她发怔,解释道:“这些其实都是从极西的胡人手中收拢来的。在当地,这些宝石其实真的跟石子差不多……若是遇上不好的年景,一斤粮食就能换一颗,还是好的……我收拢来没什么用,一下子放出去肯定得让宝石的价钱跌了……而我又不缺银子使用的,就一直留在库房里。”

“胡人?”林宜佳下意识地重复。

杨广北点了点头,道:“往他们那里路途极远,一路上沙漠雪山。道路难行,又有马匪悍民凶残狠毒,所以大显的商人往西走不了太远的。”

他瞧着这些宝石,微笑道:“你留着自己打首饰,或者送人都好。”他的目光环视了在场的各位女眷,最后又落在了两位君玉和言玉小姑娘身上,那意思仿佛在说:林家女眷多,每人分一些走,也就不显多了……

按理说,夫家给的聘礼都是要给新妇作为嫁妆再带回夫家去的。但林大夫人看懂了杨广北的意思,笑了笑,拉着李氏,带头从两箱宝贝中挑出大小不一十几块蓝宝石,给李氏挑了同样数目的红宝石,笑道:“咱们今儿占点儿便宜,用这些宝贝做一套头面,也显摆一回。”

两位长辈挑了,剩下的林慧佳几个更不客气,笑吟吟地挑了自己喜欢的宝石后,纷纷讨论着头面的款式。林大夫人便指挥着人将剩下的东西都上锁后,抬进了库房。

一番热闹之后,总要说起正事。

众人安坐,林大夫人正了正神色,问杨广北道:“小北,下聘的话,你一人是可以的。但将来行礼的时候,你是如何打算的?”

办一场婚嫁喜事,绝不是简单的事。

若杨府的长辈亲人打定主意不闻不问,这喜事根本就办不下去。怎么说,杨广北都是住在杨府的,他有嫡亲的祖母,有嫡亲的叔父堂兄弟……他不是宋阶。

林大夫人提起这些,堂上众人也都收起了笑容,看着杨广北。

杨广北却很安然,微微一笑,道:“他们既然没有阻止我出门,当然就是认下了这门亲事的。下聘的时候,他们不出面尚能说的过去。但成礼的时候,若他们再冷待,就说不过去了……我的亲事,怎么说也是杨府广字辈人第一桩亲事,若不大办,呵,他们也丢不起那个脸面。”

“岳父岳母也不必担忧将来……”杨广北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同两位叔父以及堂兄弟们都不亲近……”他同他们之间,与其说是亲人,倒更像是多少年冷眼相对的邻居。邻居怎么能管到邻居屋里?

“再将来。总是要分府的。”杨广北沉声道。

就算他不要求分。现在的武兴候杨三爷也是肯定想要分府的——不分府。他的武兴候的爵位说起来就还是属于整个杨家,是能被取代的;而分了府,将武兴候的匾额立起来,那就多了。至少。从礼法上说,杨三爷若死了,爵位应该传给他的儿子,而不是要考虑是不是还给大房……

所以说,杨广北能等得,杨三爷都不一样能等的。

在座众人都明白这个理,点点头算是满意——若是分了府,只有小两口过日子,那自然没的说的。

“婚期的话。你要上心。”林大夫人让人递给杨广北一个纸条,道:“这都是明年后年里与你们八字相合的好日子,你看看选一个定下来,也该做准备了。我家老太爷的意思,宜早不宜迟。毕竟你们两个都不小了。”

“是。”杨广北打开纸条看了看,笑道:“我赞同老太爷的意思……岳母您看,四月初八的日子,会不会有些赶?”

从现在到四月初八,也只有将将五个月的时间,稍微有点儿近,但也很合适。

林大夫人同林世卿对视一眼,便向杨广北道:“四月初八不错。你回去同长辈议定之后,打发个人过来说一声吧。”

杨广北摇头道:“不必……就是这个日子……”

林大夫人微微一皱眉,却没有说什么,而是对林宜佳道:“……领着小北在园子里转一转。”

这是给他们说话的空间。

杨广北一听眉目就飞扬起来,起身行礼,目光灼灼地看着林宜佳。

就是冬日,正午的阳光也很有热度,晒在人身上,暖意融融的。

没有什么风。

若不是入目尚有未化完的雪和多数都是光秃秃灰扑扑的树枝,感觉就像是在春日。

林宜佳这会儿不知道同杨广北说什么。

怡园的景致和典故,杨广北肯定都是熟识的,她并不需要再浪费唇舌。无话找话,反而尴尬。

两个人就这么慢慢在园子里走,从青石板的小路,到木地板的小路,再到鹅卵石的小路,又转回到了荷池。荷池此时当然没有荷花,是安安静静的一片冰面。

“若是下人们侍候的精心些,不知道那两对白天鹅能不能活到明天三月?它们会不会愿意在这荷塘里安家?”杨广北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