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春(353)

作者: 妹姒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对于他来说,景和帝那般死法当真是再妙也没有了。

一死百了,一干二净。

“或许,我两个叔叔说不定曾经猜测过什么。”杨广北神色平静。道:“今上大婚之前。我曾经助皇后外出三个月并且瞒过了所有人。两位叔叔因此突然觉得摸不透我的深浅。只怕已经在忌惮于我了……这次对你出手,未必不是存了试探我实力的意思。”

“我明白了。”林宜佳道:“我会很有耐心的。千里,我希望你能将查探到的内容告诉我。请你相信,我不会冲动行事的。”

“恩……”

杨广北开始缓缓地说。林宜佳一直安静地听着。不知不觉,两个人便绕着荷塘转了一圈。

“……宜儿,我的想法,是先放一放,一切待我们成亲后再说。”杨广北眼中闪过一抹厉色,道:“从前他们并不确定我待你的心意之时,就能够从你那里下手……我怕现在一旦打草惊蛇,那些人还是针对于你……我不能冒险。五个月,并不久。我们还能先做好准备,暗中布置起来。”

林宜佳点了点头,认同了杨广北的说法,她懂。

这样被人蓄意袭击的经历,她也绝不想再来一次了。上一次她幸运地跑了出来。那一次对方有了防备,她难道还能再走运一次?

杨广北伸手从她的嫩白的面颊上掠过,将她的一缕碎发理了理,道:“宜儿,对不起,是我连累你了。”

林宜佳摇摇头。

她倒不是为了安慰杨广北,而是总有一种直觉,让她觉得自己并非是被连累的那一位……只是,用林大夫人的话说,夫妻之间,适当的沉默,也是有必要的。

杨广北在林府盘亘了半日,用了午饭之后,便回了杨府。

杨府总算有了动静。

下人们看见他,避让行礼之时,视线总悄悄地在杨广北身上打量着。杨广北仿若未见,一路到了荣享堂。

红月大长公主正坐在院子东南角落的一株红梅之下,晒着太阳,闲适地品着茶。杨锦心在旁边照看这茶水,一边声音舒缓地捧着本书在读。

看见杨广北的到来,杨锦心对他微微一笑,又继续读书。

她读的是一个小话本,说的是狐仙爱慕书生的故事。这种故事编出来不过是哄人玩儿的,没多少意思。倒是杨锦心的诵读的声音很好听,轻柔舒缓,听着就能让人静下心思。

话本不长,不多时,她便读完了一则,合上书本,提醒红月大长公主道:“祖母,大哥回来了。”

杨广北便过来见礼。

红月大长公主闻言稍微坐直了一些,和蔼地道:“回来了?一路可还顺利?”又问道:“亲家人没说什么吧?”

居然开始改口将林家称为“亲家”。

而红月大长公主此时的神态,仿佛就像之前让杨府所有长辈集体噤声而让杨广北孤单单一人去林府下聘之事是不存在似的。就像……她是再重视这门亲没有了一样。

杨广北微愕,而后认真回道:“尚算顺利,四十八抬聘礼出去,林家哪还能说什么。”他笑了笑,对红月大长公主道:“一路上百姓们都是眼热羡慕的很呢。”

红月大长公主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正色对杨广北道:“小北,你别怨祖母今日不给你做脸,一个长辈不出面,而且让你自个儿凑了四十八抬聘礼……不管怎么说,林家姑娘名声有了瑕疵,这是事实;我们杨家依旧肯认这门亲。是我们仁义,而不是我们真的就异常满意……”

她说道:“小北,你想想,发生了这样的事后,若是杨家再派出个国公夫人上门……难道是我们杨家上赶着巴结着要同林家结亲吗?杨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人,不能丢这个份儿!另外,我们不高兴,但小北你坚持要去,岂不是更显出你的情深意重?”

“你父亲母亲去的早,若是将来祖母也不在了……”红月大长公主微微有些伤感:“他们都是儿女一群的……不是祖母将人心想的坏。亲疏有别。他们怕是没有无法照顾你太多。而林家就不一样了。林家人齐心。你将来的媳妇又是最受宠的,他家念着你此时对她家姑娘的坚持,是肯定会愿意帮扶于你的。”

“给你找了这个一个岳家,又让他们念了你这份坚持的情谊……”红月大长公主动容地道:“将来祖母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这一番话。于情于理,都让听者动容。

杨广北提袍下跪在红月大长公主面前,低声道:“孙儿多谢祖母一番苦心。”

“你懂的就好。”红月大长公主眨了眨眼睛,平息了一下她的心绪,关切地问道:“日子定下来了么?”

“孩儿想着我和她二人年纪都不小了,就将日子定的早一些。”杨广北显得有些小心的征求着红月大长公主的意见,问道:“就在来年四月初八,祖母您看是否可行?”

“早办了也早安稳下来。”红月大长公主欣慰地道:“小北,你放心。待那一日,祖母肯定给你做脸,将你的终身大事办的热热闹闹的!”

杨广北露出几分羞涩的笑意,低头道:“孙儿相信祖母。”

祖孙两人便开始谈起了如何操办这场喜事。谈的兴起,红月大长公主便让杨锦心去将杨二夫人和杨三夫人叫来荣享堂——具体肯定需要这两人操办呢。

移步室内。很快两位夫人便接了信来到荣享堂,一见杨广北便笑着恭喜打趣他。杨广北佯装羞涩,却坐着不肯离开,想要听她们怎么说。

兴国公夫人看了杨广北一眼,向红月大长公主谦逊地道:“不怕母亲笑话儿媳蠢笨,这如何操持这件大喜事儿,儿媳还需要时时刻刻请母亲教我呢。上次皇后娘娘的大事,都是由礼部打点的,儿媳都没插上手,真没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