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467)
“我知道我不对。”兴国公夫人还是很愿意听大儿子说话,闷闷地道:“可我这不是……”
她人笨心眼直,天生的,能有什么办法!
杨广南心中叹息,给兴国公夫人斟了茶,低声道:“娘……你忘了上次,上次祖母突然到微光院里去训斥大哥大嫂,让大哥另找个伺候的人……”
“不是我说,你祖母有时候就是心血来潮,古怪的很。谁知道她怎么突然想到微光院去了?也吓了我一跳呢!”兴国公夫人抱怨道。
杨广南只想扶额。
她怎么就不能明白自己想要说什么!自己的母亲没办法,杨广南只好继续说道:“娘,您想想当时大哥大嫂是怎么做的?大哥大嫂肯定是不想有屋里人的,但他们是不是也没有反驳祖母的话,瞧着似乎特别听话地将祖母给哄走了?”
“实际上,大哥大嫂可什么都没答应吧?”杨广南看到自己母亲开始思考,心里总算好过一些,道:“他们可到现在都没有找什么屋里人呢!”
“您再想想三婶娘。”杨广南准备一鼓作气,道:“三婶娘会想让祖母给广度定亲事吗?”
兴国公夫人摇摇头,却道:“你三叔父不是你祖母亲生的,广度身上没有留着你祖母的血,他的亲事你祖母才不愿意多费心呢。”
杨广南点点头,又道:“但三婶娘她不也没有自己一口定下,而是特别请祖母再相看的吗?娘……您也可以将您相中的人家同祖母分说分说啊,反正最后不都是你先相中的不是么?你相中的媳妇,将来肯定会同您一条心的。”
“傻话。”兴国公夫人听到这里笑了一下,道:“娘只盼着你媳妇能同你一条心……最好能像你大嫂同你大哥一样,头一年就怀上孩子!同娘一条心有什么用……”
话虽如此,她也开始琢磨起来。
她琢磨了好一阵子,才犹犹豫豫地道:“你的意思,是娘也要学学你三婶娘怎么装模作样,阳奉阴违?”
杨广南抿了一下唇,耐心地道:“娘,您想想……平日家里的事情不也都是您拿主意,而后到了祖母面前,祖母也没有说不好是不是?我的亲事也一样……您先定了人,而后再带到祖母面前给她看……再有您在旁边说说好话,祖母肯定不会反对是不是?”
303 侍奉
“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祖母病了,父亲又要怨你不孝顺,然后只肯到两个姨娘房里。”杨广南加了一句。
这句话打动了兴国公夫人。
她没有想到“孝顺”,而是想起了上回为了杨广东之事,自己的丈夫硬是三个月没有同她说一句多余的话,且又收用了一个大长公主身边的丫鬟,夜夜宠爱,就为了气她。她虽然绝不后悔护着自己的儿子,但万一若是他再收用一个丫鬟,她心中也不舒服是不是?
兴国公夫人软下来,嘀咕道:“你祖母病了,他总没有心思再收丫鬟。”
杨广南闻言直觉得一阵无力。
幸好兴国公夫人终于又说道:“我听你的,以后不跟你祖母硬顶就是。一会儿她醒了,我就向她请罪。”
杨广南总算欣慰了些,又低低同自己的母亲细细交待了好些。
一会儿药煎了来,他们三人亲自侍奉了汤药。
兴国公见自己的夫人低眉顺眼的十分殷勤内疚,想想她的性子能有这个表现不容易,便应了儿子的眼色,待她的态度和缓了些。
除了儿女,兴国公夫人最在乎的自然就是兴国公这个丈夫。见丈夫和缓下来,她便觉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收了碗后,便同兴国公和杨广南道:“夜还长,公爷广南你们且在矮榻上养养精神。母亲这里有我守着呢。”
“那就辛苦娘了。我们就在外面,有什么您叫我们。”杨广南同兴国公递了一个眼色。兴国公微微皱眉,没有说话。倒还是跟着杨广南一起往外室去了。
到了外室,杨广南请了父亲上座,低声道:“父亲,我有话同您说。”
兴国公坐定。微微皱着眉。刚刚杨广南母子二人说话的时候,并未将声音压的太低,他句句都听在耳中。杨广南应该是想他听到,而他的那位妻子呢?只怕背对着他说话的时候。都忘记了还有他就在后面能听个清清楚楚吧!
而对于他娶到的这位夫人,兴国公早已没了话说。
从兴国公夫人看来,他母亲红月大长公主挑媳妇的眼光的确有些……不靠谱的样子。想到这一点,兴国公真的有些忧心了……
“你说。”兴国公这几年行事低调,对外应酬并不多。对盛京闺秀们更是从未关注过的。如今,自己长子成家在即,他只希望杨广南能心里有谱更好了。
杨广南犹疑了几次,终于低声问出口:“父亲,你还记得大哥小时候的表现吗?他那时是怎样的一个人?当年他十二岁的时候。我记得也去军中磨砺了……他在军中的表现呢?我记得我后来再进去的时候。军中完全没有人提起过他。”
当年他以为这意味着他这个大堂哥当真是平庸无用。所以才不被人提起。但实际上,祖父当时是军中最高统帅,西北军几乎就是杨家嫡系人马……若武兴候老侯爷真的有一个不堪成器的孙子。只怕军中只怕更有议论声!
所以,这中间肯定藏有什么。杨广南想。
兴国公略微皱眉看了杨广南一眼。而后垂目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才轻声地道:“我早年有一段时间四处游历,在家中的时候并不多。但你伯父每每有信,都直言他长子聪慧非常,赞叹之情溢于言表。而你伯父本人却是一个相当自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