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春(474)

作者: 妹姒 阅读记录

“其实呢,论家世、论容貌、论才华、论性情,广南二弟面面都是最优秀最好的,也难怪苏家姑娘也被……”林宜佳没有将话说明,但那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兴国公夫人抬眼道:“你是说,那姓苏的姑娘故意想要攀上广南?”

林宜佳连忙摇头,道:“我只是这么一说罢了,并没有特别指什么。唉,我刚刚看到三婶娘那么看重那苏氏女,而苏氏女古古怪怪的,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而已。二婶娘您可千万别乱说,坏了人家姑娘名声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作孽呢。”

林宜佳说着话。一边抚摸着自己的小腹,笑道:“说不定广南心意已经定下了,二婶娘只管准备娶新妇了呢!”

兴国公夫人闻言没有说话,目光闪烁。情不自禁地琢磨起来。

良久,她才道:“这我得问问南儿。我这做母亲的,总要替他寻一个真心喜欢的人回来是不是?”

“二婶娘真是开明的长辈。”林宜佳真心赞道。

兴国公夫人许是不够聪明,教养杨广东的方式也不算得宜。但她对待儿女当真是没话说的,全然一片慈母心思。

如此看来,她将来也会是一个好婆母也说不定。

而再见兴国公夫人离去时那微微闪烁着兴奋的神色,林宜佳知道,她这位二婶娘已经如愿地往她希望的那方面去想了。

“去,使人告诉二公子,说有位苏家信女在后山梅林里徘徊呢。”林宜佳吩咐蓝心道。

蓝心跟着冯嬷嬷学过一年,做这种事情最是拿手。只是从前极少有用武之地,可惜了些。

听到林宜佳吩咐。她当即技痒起来。道:“是不是将二夫人绊住一下。待他们二位相见的时候,再将二夫人引过去?”

林宜佳笑道:“恩,好。你看着安排就是。”

相国寺有名的是它几株经历历史的玉兰树。梅林说是林,却不过只有十来株种在一起。早春的时候有那么点儿颜色罢了。

而此时正值中秋,自然无梅花可观赏。

杨广南站在山石上,向下眺望。

秋日层林尽染出一片斑驳浓丽。

他撂袍坐下,取了一柄玉笛轻轻放在唇边。面对山林,有悠悠的笛声缓缓流淌出来。

苏宁柔痴痴地站在梅林边上,却不敢将脚踏入梅林一步。地上是被秋日骄阳嗮的薄而脆,怕只要轻轻一踩,就会发出咯吱的声音,惊扰了那笛声。

一曲许久。

杨广南缓缓起身,回头,目光落在了苏宁柔身上。

“我要回去了。”良久,苏宁柔轻启粉唇,道。

“嗯?”杨广南眉头一挑。

“在这里,我无法静心。”苏宁柔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道:“总是要说清楚的。”

她和他再没有机会的。

总不能因为她而家宅不宁。便真能,她也不能面对武兴候夫人。她过不去自己的心。就像刚刚,她只能夺慌而逃。

所以,只能告别。

苏宁柔闭了一下眼睛,才没让眼中的热泪流出来。

杨广南缓缓走了近前。

枯叶发生一阵阵脆生生碎裂的声音,咯吱、咯吱……

这短短的几步,杨广南想了许多。

他想起了杨广北的那番关于“分家”的话。想起了那四位闺秀,又想起了总是笨拙可笑的自己的亲生母亲,却是对自己莫不依从。

“你回去也好。”杨广南轻声道:“你是否记得,我那位大哥,为了娶到心仪之人,而闹出了许多事?”

苏宁柔怎么不记得。

虽然盛京闺秀们说起杨广北时,总是不免惋惜他的容貌和才华配不上他的出身,但对于他为了林宜佳所作出的努力,却是让这些闺阁少女们都心生钦佩,对林宜佳十分艳羡的。

但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有这样的赤诚的心意,其他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苏宁柔努力抑制住自己的颤音,轻声问道:“什么意思?”

“我一向都认为自己比我那位低调的大哥强许多。”杨广南道。

杨广北敢为了自己心意折腾全家人,他杨广南难道就不敢了!难道要承认自己不如他!

苏宁柔只觉得自己一向聪明的脑袋不够用了。

他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她所想的那个意思?但那怎么可能?!一定是她想错了……

“我只希望,你也能像大嫂一样,勇敢些。”杨广南缓缓地道。

苏宁柔脑中一片空白。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自己禅房内的。她的心中纷乱复杂,却完全不知道想些什么,理不出半点头绪。她也没想过去理,只是那么痴呆呆地坐在窗前。

“姑娘?姑娘?”苏妈妈端来一盏油灯。忧虑地道:“您这是怎么了?可是那里不舒服?若是不舒服,这里的方丈大师医术也是极高明的,让他给您瞧一瞧吧。女儿家的身体,可耽误不得。”

苏宁柔终于被唤回了神。才发觉窗外已经是一片昏暗,已经是日暮后掌灯的时辰了。

“姑娘饿了吧?”苏妈妈又道:“小娟那丫头一早就说出去拿斋饭,这走了都快两刻钟的时候,也没将饭拿来。也不知道到哪里野去了。”

“小娟心眼实。并不是贪玩闹的,许是有什么绊住了吧,左右我也没觉得饿。”苏宁柔随口替自己的丫鬟分辨一句,问苏妈妈道:“……知道杨家上下几时回去吗?总不能全部都住在这里吧?”

苏妈妈见苏宁柔终于主动问起了杨家人,心下高兴,道:“奴婢已经打听到了。大长公主是要住一阵子的,本来是只想留几位晚辈在身边陪着,兴国公夫人却说不放心大长公主的身体,让武兴候夫人留下来侍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