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春(579)

作者: 妹姒 阅读记录

林宜佳同普通人家的妇人一般,抱着福姐儿,从各家粥棚前面走过。发现应该是因为离得近,彼此都能看着,所以熬得粥都很不错,相差无几,以至于各个粥棚面前排队的人都差不多。

秩序还好。

林宜佳走进庆丰年的粥棚,看到阿庆嫂子居然在这里,此时正在指点着一个小伙计称米,口中利索地说着话,不禁微笑着走了过去。

阿庆嫂子看到林宜佳吓了一跳,忙将她朝里面请,一边道:“您怎么来了!”言语之中,甚至带了点儿埋怨的意思,显得十分亲近。

林宜佳笑着环视一眼自家的大帐篷,开口道:“你都来了,我怎么就不能来?”

阿庆嫂的丈夫阿庆是庆丰年的大掌柜。而阿庆嫂呢,应该是负责庆丰年所收留的那些孤儿之事,算不上庆丰年的人。再说,她是总负责人,按理不必非出现在这第一线。

阿庆嫂听了就道:“奴婢哪能同您在一起比!”

林宜佳笑了笑,就问起了这里的情况。帐篷内只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满脸眼泪,缩在角落里,目光呆滞,像是被吓傻了。

阿庆嫂子顺着林宜佳的目光看过去,开口回答道:“她是拐子巷张家的闺女,家里是买炸糕的。地动的时候,夫妻两个在厨房忙活,生的火炉子倒在了干草上,又加上一锅油……二人都没能逃出来。”

阿庆嫂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南城这边人穷一些,房子都住的久,基本上家家都有屋子塌了。除了很不幸被房梁瓦片砸中了脑袋外,一般都是受伤的,伤势也都不算太重。而死掉的,绝大部分开始因为地动的同时起了火。都是木头房子,天干火又大,一旦困住,能逃出来的少。”

林宜佳觉得自己嗓子有些发干,艰难地开口问道:“大约死了多少人?”

“不算多,死了上百人吧。”阿庆嫂道。

372 灾情

阿庆嫂沉重地道:“夫人别不忍心。这样的天灾,才死上百个人,真的不算多。其实,无论什么天灾都好,死人最多的,还是因为饥饿。”

“吃不上饭,吃不饱饭,老的小的病的弱的,就熬不过去。”阿庆嫂放眼看向外面绵延的粥棚,感慨地道:“因为是地动,反而朝廷上下都异常重视,赈灾及时,钱米也没人敢贪,所以灾民们都能吃个八分饱,反而不会死太多人。”

“如今已经是九月里,秋收已经过了。明年的农时也不会耽误,百姓们的生活很容易就能继续下去。”阿庆嫂道。

收到家里的粮食暂时被埋在了废墟里,但总能挖回去大部分。

而有了粮食,人的日子就能过了。

林宜佳明白,这是阿庆嫂这些年见多了天灾之后,才说出来的真心实意的话。

她因而想到前去广山城的杨广北和柳慎之。

但愿,他们的工作一切顺利吧。

此时,阿庆嫂也看到了青衣,顿时笑容和蔼起来,道:“小青衣,你都这么大了!想当年,我还抱过你呢!是不是如今学艺有成,被伯爷带出来了?恩,小姐就交给你了,婶子看好你!”

青衣怔了怔,看了看坐在帐篷一角的那个小女孩儿,对阿庆嫂子认真地行了礼,郑重地点了头。

“她才多大点儿,你们就这样压着她。”救灾公主井井有条,想象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林宜佳心情也没那么沉重了,露出一丝笑意来。

“夫人,我不小了,我能行的!”青衣急忙表态道。

林宜佳微笑道:“恩,我知道你很厉害。”

“不是奴婢自夸,咱们庆丰年,这些年,真的做了不少功德!”阿庆嫂子见状,感慨道:“已经救下来近千个孩子了……大的已经有十几岁。能自力更生不说,最让人欣慰的是,他们在外面挣了工钱,还知道回来补贴院里的花销。虽然很少,但心意难得,都是好孩子啊。”

这些孩子。若是没有人教导收留,真不知道会落到何处,能不能活下来。

阿庆嫂总会这么想。

林宜佳也很欣慰。

她当年不过是想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善心,如今善心出善果,她真的十分欣慰。

又问了一番庆丰年的情况,林宜佳才带着福姐儿离开了。

回程的时候。她的心中已踏实了许多。

青衣同林宜佳做在一起,在就要出南城的时候有些坐立不宁。几次扭捏之后,开口对林宜佳道:“夫人,我好像觉得,外面有人在窥视咱们。我想出去看看。”

“嗯?”林宜佳愣了一下。

她见青衣的神情格外认真,便点头道:“你就在附近看一眼,千万别走远了。”

“我不会的。”青衣认真地道。

她说完话,就掀了车帘。轻巧地串了出去,小小的身子到了车辕上。踩着车夫的肩膀,细细的腿儿一弓,眨眼之间就爬上了车顶。

蓝思不禁皱眉,心道:这个青衣,规矩怕是没有学好呢。一口一个“我”就不提了,这会儿居然爬到了主子“头上”去了……实在是不像话。

林宜佳对蓝思笑着摇摇头。

青衣单纯,她很喜欢。福姐儿身边的确需要一个能全力保护她的小姑娘,而不是那普通的小丫鬟。小丫鬟好找,但有如此武艺的青衣,却只有一个。

青衣并未在车顶上多待。

很快,她就从车顶上轻巧地下来,进了车厢,小巧稚嫩的眉头皱起,对林宜佳道:“夫人,刚刚有一个骑马的男人在朝这边看。我看见他的时候,他就打马走了。”

还真的有人?

林宜佳皱眉问道:“那人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