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迷糊王妃冷王爷(146)

作者: 某R 阅读记录

夜嘉时真的打算放过她了。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次,她又承了南司月的情。

云出不怀疑他有这个能力,可她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至少,她从来没有为南司月做过什么,什么也没付出过——他那么强大,那么尊贵,那么无所不能,她什么都为他做不了。

既然还不了情,那就不要再欠了。

不过,今天下午,他就要回江南了,回到那个美轮美奂的南王府,继续他高高在上的生活。而她将留在京城,留在最底层的人群里,守住自己的爱与恨,从此天涯两隔。

想到这里,云出竟然觉得无比怅然。

昨晚那个意义不明的吻,在额头,悄悄地熨烫着她。

他对她的好,是他的慈悲。

她的离开,却是她的自知之明。

眨眼间,已经出了宫门,重新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着无数人在她身边来来往往,循环不息,云出莫名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昨天,在和夜泉他们分离时,还还那样清晰:和夜泉他们一起离开,在江南休养生息,然后伺机重来。

可现在,即便是夜泉,她也不能再去见了。

平静度日,她已经肯定,绝对是个笑话:就算生活能平静,她的心会不甘,会永远不平静。

所以,不能把这份不平静,带给包子他们。

更何况,此时明里暗里盯着她的人,更不知有多少。

离了她,他们或许还有一份平安的可能。

这样一想,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只觉得天地之大,竟没有她的容身之所,无人可依,无枝可栖,颠沛流离,不知所措。

……那就,活着吧。

姑且,先活着吧,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什么都无法去想。

她抬眼,重新看着从她身边擦过的人群,刚才还模糊的那一张张脸,突然变得无比鲜活清晰,有美有丑,有老有少,有笑容也有哭丧,闲逸的,急色的,快乐的,悲苦的。

芸芸众生,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酸甜苦辣、不完满但完整的生活。

她云出,也不过,是芸芸中的一个罢了。

云出重新打起精神,再次转身,朝圣山的地方,遥遥地笑了笑。

——唐三,从现在开始,我要在京城混了。

你等着我混得风生水起,骗死人不偿命吧!

44第二卷 京城风云 (一)新年(1)

年前又连绵不绝地下了几场大雪,当真到大年三十的那天,已经消失了好几天的太阳又破天荒的冒出头来,看来,是个暖和的新年。

夜都里,花灯已经扎满了街道,卖炮竹腊味的店铺生意出奇地好,城内的积雪已经被早起的人们清扫一空,孩子们舞着小花灯,在大街小巷奔来呼往。

有几个从城外进来赶集的乡里人见状,不由得感叹道,“京城到底热闹些,看这些花灯,啧啧,真希望我家的婆娘小子也能看到。”

“咦,你不知道啊,我们村子里也有这样的花灯啊。”另一个人提醒他道,“前几天不是有个公子,说城里太吵,他特意出资在我们村前的稻场上整了一个花灯会,我旁边的小刘小李,还过去帮忙了呢。”

“呀,那是好事啊,我们赶紧去看看。”说着,他们已经采办好过年要用的酒啊肉啊,还有给婆娘的小玩意儿,一脸喜色地朝村子里走去。

“……只可惜,今年不能去圣山朝拜了,朝廷还在封山呢。”快到村口时,那人又遗憾道。

其余的人唏嘘不已。

抬起头,不远处隐在云烟雾海里的圣山,巍峨静穆,隐隐约约,有几行黑甲兵往来穿梭。

圣山脚下,有一个年代已久的古老村落,名曰紫罗。

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起了一个这么雅致的名字,与村里的僻静贫穷还真不太相称。

紫罗村自制的花灯会,规模也不见得比京都的小。

那位不知从何处钻出来的唐五公子,便是看中了紫罗村的僻静,借了紫罗村的宽阔的稻场——就是水稻收获时用来晾晒谷子的地方——又找村长支援了一些人力,出资在这里办了一个盛大的花灯会。

平心而论,他的花灯比起城里的,更为别致一些。

没有特别庞大的骨架造型,最大的花灯也不过才一人高,但制作得栩栩如生,鱼虫鸟兽,都扎得生趣盎然,让人盼而忘忧,好像春日提早降临了一般。

不仅如此,它们的底座也制造得很特别,并不是固定在地上的,而是和孔明灯一样,放了一只粗粗的蜡烛。

到了下午的时候,花灯都准备好了,村里的来人孩子们扶携而出,绕着场子啧啧地观看,唐五公子正在场内指挥着花灯怎么摆放,见到他们,立刻笑嘻嘻地迎过去道,“大家有什么新年愿望,都可以请周师傅写在花灯上的。”

周师傅是村里唯一识字的账房。

大家一听,立刻乐了:不仅能看,还能写上自己的愿望呢。

老人们立刻围了上去,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心里话:家人平安啊,儿女和睦啊,老伴身体好啊,母亲长寿啊……

唐五公子则站在一边,也拿着一支笔,朝那个最大的人形花灯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行字。

有个略微认识几个字的小孩好奇地跑过去,歪着小脑袋,咬着指头,大声地念道,“三……厄……好……厄,云……”

唐五公子笑着把他推到一旁,挡住花灯,不给他看。

终于挨到了晚上,花灯都亮了起来,彩色的纸将灯光也映得五颜六色,一直生活在山里的人,几时见过这样的美景,不由得呼儿唤伴,喜笑颜开的品鉴议论。

上一篇: 玫瑰江湖 下一篇: 轻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