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带着农场空间逆袭了(145)
闻言,温荔玉愣了愣,她依稀是记得外祖母来的当日,嫂子确实是塞了一大把银票过去,如此说来,今儿落户也没花家里的银子。
外祖母非但不是拖油瓶,反倒是个富裕又勤快的老人?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闹过头了可就真是招人嫌了。外祖母和你是有血亲,反倒我才是正儿八经的外人,你是她亲外孙女,不疼你疼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多个人疼你和成明罢了……”
程蔚瑶眼看火候差不多了,点出了最后的心理难关,这话甚至带了一丝丝威胁的味道,第一句话不中听但说的可不就是现实嘛。
温荔玉虽说有些爱钻牛角尖,但心思还是透彻的,知道程蔚瑶说了这一大堆都是为了家和万事兴,当即就展颜一笑。
“我知道嫂子为我好,我给外祖母道歉还不行吗?这一通下来,比宫里头教女书女戒的女先生还要啰嗦……”
小姑子有了个笑脸,程蔚瑶的心才算是落肚为安,两人出门的时候,热腾腾的饭菜已经上桌了。本来早该开席的,但是姨娘坚持要等程蔚瑶和温荔玉出来。
“是我小脾气上头,不是故意冲撞您的,外祖母,对不起。”
温荔玉走到了餐桌边还没坐下就先板正地给姨娘鞠了一躬,这正儿八经的模样倒是闹得姨娘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连连摆了摆手。
“阿玉坐下吃饭吧,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皇贵妃则是喜笑颜开地张罗着给大伙儿夹菜,她本来还忧心日后这女儿怎么和娘相处呢,如今正好,握手言和了,一家人和和美美。
“外祖母的手艺不错啊,您来青石镇的时间长,可知道当地一般都偏好什么口味的早膳小吃?”
餐桌上是最好谈事情的,程蔚瑶尝过了姨娘的手艺后点了点头,颇为认可,这要是放在现代,怎么着也是能评得上星级的厨师了,家常小炒都做的可圈可点。
姨娘的秀眉微微一蹙,她和皇贵妃这两日没少话说,知道程蔚瑶为了补给家用每日都起早贪黑地摆摊挣钱。但要说吃食方面,青石镇贸易往来繁荣,人口组成复杂,口味更是天南海北的哪儿都沾上一点儿。
“青石镇多以面食、馒头、肉饼、杂面粥等为主,多数百姓还是以吃包子为主,面食为辅……”
思来想去,姨娘还是把青石镇市面上叫得出名堂的早膳小吃都点了一遍,程蔚瑶稍微沉吟了一下。
肉夹馍是标新立异,茶叶蛋是中规中矩,这两个生意都可以交给皇贵妃和温荔玉去打理,自己想要挣钱还是得考虑符合主流的早膳。
包子就是个不错的选项,QQ农场近期收获了不少小麦,做包子用的中筋面粉就可以通过麦麸研磨而成。
只是自己能想到的其他商贩又何尝想不到,最流行的,市场反而最容易饱和,寻常的包子恐怕很难在其中杀出重围。
程蔚瑶把脑海里曾经接触过的包子类别都过了一遍,天津狗不理,扬州三丁包,杭州小笼包……
“外祖母,这市面上有汤包卖吗?”
这一问还真是给姨娘问住了,世面上鲜肉包子、葱油包子、素面包子等层出不休,要说带汤的包子,好像还真没见过?
姨娘那么一迟疑,程蔚瑶就把目标瞄准了灌汤包,既然这个包子还不怎么常见,那正好可以用来当招牌!
卷帘窥东京,繁华迷人眼,隶属古今,有不少朝代都把国都定在了开封。
可以说开封灌汤包算是地地道道的京都美食,甚至在后世,小笼灌汤包都能硬生生地凭借着皮薄馅大,入口软嫩鲜香等特点,斩杀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在网美食之中实现遍地开花,拿下天下第一包的美誉。
说干就干,为了明早能实践,程蔚瑶吃完饭后就开始了灌汤包的准备工作。
“我也来帮忙,从前在京都的时候曾经随老爷去吃过酒楼里的灌汤包……”
姨娘笑眯眯地进门,只是话刚说了两句,神色就暗淡了许多,她嘴里的从前此去经年,仿佛梦境一般。
从前皇贵妃有多得盛宠,她在府中便有多得老爷疼爱,如今想来哪有什么情深,分明是权宜之计。
“外祖母帮着和面擀皮吧,像这样揉手法要到位,揉出来的面团才能保证筋柔光滑,擀皮则要巴掌大小,不但均匀还得边薄里厚,一般我们包包子最少也得达到十八到二十一个褶……”
程蔚瑶一看姨娘这架势是要emo,连忙把揉面擀面的活儿给交接了过去。
毕竟是粘糊了大半辈子的人,乍的一分开心里肯定还是有些舍不得,忙起来就好了。
姨娘虽说年纪大了,但阅历也摆在那,三下五除二就掌握了诀窍,她的手巧,揉出来的面团个个白嫩光滑。
而程蔚瑶则是开始了打肉馅的准备工作,传统灌汤包的制作很是考究,她特意跑了一趟QQ牧场把养成的猪给处理了。
第136章 美人效应
考虑到是第一次卖灌汤包,一炮就得打响,在猪肉的选材上她特意选择了三分肥,七分瘦的上乘后腿肉。
没有绞肉机,所以只能手动打肉馅,先徒手打馅后用馅板,不仅顺序分明,甚至还附有一定的节奏。
“好热闹啊……”
厨房热火朝天的动静吸引了温成明,他探了个小脑袋,母亲和阿姐都有事情做,外祖母和嫂嫂也在厨房忙活,反倒是自己成了闲人了。
“你啊,等着试吃吧。”
程蔚瑶回头瞧了一眼探头探脑的温成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