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掌家门(141)
宋锦悦以为自己看错了,仔细再瞧,那些婢女果真一个个面露杀意。
“怎么?如今国公府没了规矩不成?”宋锦悦扬声道。
赵嬷嬷看向身后的婢女们,示意她们且退下,众人这才退下。
“赵嬷嬷,等母亲醒了,告诉她一声,我来请过安了。我还等着去看大姐姐呢!就不在此同嬷嬷闲话家常!”
宋锦悦说完,便也不理会赵嬷嬷,带着皎明就离开了沈氏的院落。
一出了沈氏的院落,皎明心下还是一阵后怕,跟在宋锦悦身后,小声道:“二小姐,婢子瞧着,夫人院里现下的这些婢女瞧着大有来头。”
这话,宋锦悦倒是认同的。
昨儿已问过了宋管事,沈氏将这些人的卖身契收在自己手中,想要调查这些人的来历,怕是不易。
思及此,宋锦悦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她并未去宋锦夕的院落,而是直奔了田姨娘的院落。
自打昨儿沈氏母女回府,听说宋锦夕便闭门不出。
宫中几位主子,倒是没个下文,倒是将宋锦夕晾在一旁,不用去瞧,宋锦悦都能猜到,现下宋锦悦怕是已经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亦或者成了无头的苍蝇乱转。
京城虽然已经传开了,可众人也都知晓,宋锦夕腹中怀的是皇上的龙孙,众人自是持观望态度。
等入了田姨娘的院落,就听见屋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女子娇俏的笑声同男子爽朗的笑声混杂在一处。
宋锦悦顿住脚步,朝着正屋的方向看去。
这些年,她还从不曾听过父亲笑的如此欢快。
想来,田姨娘在父亲心中,怕是有着不同于娘亲同沈氏的地位。
通传的婢女打正屋掀了帘子出来,走向宋锦悦跟前儿,行了一礼,恭敬回道:“二小姐,国公爷叫您进去说话。”
宋锦悦微微额首,这才入了正屋。
父亲正靠着床靠坐着,田姨娘立在榻边,瞧见她进来,忙起身腾开了地方,又去一旁亲自端了茶水,递到宋锦悦跟前。
“二小姐,方才国公爷同妾身正说着您幼时的趣事呢。”
宋锦悦接过田姨娘端过来的茶水,看向父亲行了一礼,唤了一声“父亲”,这才看着田姨娘说着方才的趣事。
“让姨娘见笑了。”宋锦悦应着,倒是没有拨了田姨娘的面子。
宋国公这两日的气色,已比先前红润了些许。
可见田姨娘是尽心伺候的。
“悦儿,今日怎么想着来找为父了?”
田姨娘并不曾告知父亲,昨日在宫中发生的事情,已经那收回赐婚旨意的圣旨。
宋国公还只当是女儿得了太后青睐,由太后做主封为了郡主。
“父亲,女儿想借您的令牌一用。”宋锦悦道着来意。
宋国公神色微顿,打量着面前的女儿,“好端端的,要为父的令牌作何?”
“母亲院儿里来了好些陌生的面孔,女儿想着,去巡城司问问,看看母亲可曾为那些人办了手续。”
宋国公却是越听越迷糊。
“你母亲院儿里换了下人伺候?”
这事儿,宋国公并不知晓。
宋锦悦点头。
“沈氏!”宋国公语气中颇有些厌烦,可一张口还未出口的牢骚,在女儿面前到底收住了。
他便示意田姨娘去取了自己的令牌给了宋锦悦去用。
还格外嘱咐道:“悦儿,记得仔细查清你母亲院里那些下人的来历!”
“女儿明白,父亲放心。”
自打宋国公摔断了腿,宋国公对于国公府发生的变化,便格外留心些。
宋管事每日都来回禀府中大小诸事。
独独有关于宋锦悦同沈氏母女之间的事情,以及宋锦悦退婚之事,宋管事都瞒下了。
毕竟国公爷现下需要的,就是静心养好身体。
宋锦悦拿着令牌带着秦绾便出了府。
虽说还没到科考结束的时候,可她因为要去巡城司,之后便想着从巡城司直奔考场。
便不用再来回折腾,省的麻烦。
第124章 请杜大人帮忙提前普查
宋锦悦带着秦绾出了国公府。
上了马车,秦绾这才歉意说道:“宋二小姐,给你添麻烦了。”
眸中尽是满满地歉意。
现下宋二小姐身边,一时带出府的婢女,倒是没有人可选,可还是为着她,出府来接哥哥出考场。
宋锦悦笑着微微摇了摇头,为秦绾宽心道:“秦小姐,不必同我这般客气。”
离着科考结束还有两个时辰,宋锦悦便吩咐马车先去了一趟巡城司。
等马车停在巡城司门口,宋锦悦让秦绾就在马车上等着她就行。
她独自一人朝着朝着巡城司的大门而去。
巡城司的官差自是认得宋锦悦的。
见她来,拱手作揖,问道:“宋二小姐,不知您来巡城司有何贵干?”
“我来寻杜大人有事,杜大人可还在?”
“杜大人在的。”
话落,官差这才领着宋锦悦朝着巡城司后宅而去。
等到了书房门前,止步,示意宋锦悦在此处等候,他先进去通传。
宋锦悦微微额首。
那官差这才进去回话。
等了不多时,那官差就从书房内走了出来,邀请宋锦悦进去,“宋二小姐,杜大人叫您进去说话。”
宋锦悦这才一步步朝着书房内走去,那官差就候在书房门外。
等宋锦悦入了书房,官差并未曾将书房的大门给关上。
杜大人就立在堂中,看着走进来的宋锦悦。
还不等她行礼,杜大人便示意她不必多礼,出声问道:“宋二小姐今日来巡城司可是来问国公爷的马匹之事?”